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觀后感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觀后感(一)

  我離開家的時間,超過有生之年的一半長了。記憶里的爸爸總是停留在我小時候沖我吹鬍子瞪眼揚言要揍我的畫面,那時的他生龍活虎、風華正茂。

  第一次發現爸爸變老,是有次我回家,跟他一起包餃子,漫不經心地說著話,一轉頭,看見他鬆鬆垮垮的下巴,和嚴重下垂的眼角。那一刻真正理解了那句話:父母的衰老是一瞬間的。

  從那之後我開始害怕,怕我來不及好好跟他相處,他就不在了。我越來越多地給他打電話。他忙,我也忙,但是我盡量多抽出時間跟他聊天,聊我小時候,聊他小時候,聊他和媽媽的事,聊早已經去世的爺爺奶奶,甚至聊姑姑們的種種。我就是想趁着他還能跟我聊,多知道一些關於他的事。我明白即使我再拚命攥緊,時間的沙漏也會在指縫中漏掉一些東西,但總好過最後我兩手空空。

  我的手機越來越好,數碼相機越來越高級,我竟然很少給他拍照,更別提拍視頻。意識到這個問題,今年秋天的時候,陪爸爸一起去看花展,各種花開得明媚妖嬈,我不斷慫恿他拍照。爸爸說:“不照啦,不照啦,你們年輕人照吧,我年紀大了都不好意思跟花照相了。”

  我說:“我記得你以前有個專門的相冊,放單人照的。”

  爸爸說:“嗯,確實有一個。”

  那是一本特別簡單的相冊,32開。那時候他還年輕,經常出差,用的還是老式交卷相機,無論到那裡都拍一張單人照,洗出來,按順序擺在相冊里。他說,以後要擺滿中國地圖。

  忘了是哪一年開始,相片不再增加了。

  爸爸說:“照着照着,發現不認識相冊里的自己了。”

  聽到這句話,我忍不住鼻子發酸,但是依舊堅持讓爸爸拍照。他終於被我說服,說:“好吧,還是跟花照一張吧,要不以後更不好意思照啦。”

  這是兩個月前的對話,我記得清清楚楚。這兩天看《流放的老國王》,想起那番對話,當時忍住的眼淚頓時就掉了下來。德里達說:“當人們寫作的時候,總是在請求原諒。”阿爾諾?蓋格爾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想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關於老年痴呆症父母的故事,井上靖寫過《我的母親手記》。跟那一本比起來,《流放的老國王》故事性更強,對父親一生的回顧更細膩、更感人。深受小農經濟浸潤的父親如何在戰爭年代九死一生,然後變成一隻固守家園的“蟹”,頑固不化地縮進殼子里,再不願意探出頭來。兒女們從來沒有深究過其中的原因。父親的舉止反常並且不斷做錯事,兒女們也只想到責怪、反感、厭倦,從來沒有靜下心來跟父親談一談。“那些年我們都在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父親是老鼠,我們是一群老鼠,而疾病是貓。”直到所有人都認識到“貓”的真相,做兒女的才開始漫長的反思過程,並且變勇敢,學着面對這個不可逆轉的事實。

  不可逆轉。衰老是不分貧富貴賤的,這是每個兒女在面對雙親時最無奈的事實。即使父母沒有患上阿爾茲海默症,他們的白髮和皺紋也讓人惦念和憂心。阿爾諾?蓋格爾有段話精準地描述了這種無力感,他的原話是針對老年痴呆症父母的,但是我覺得它適用於所有父母。他說,很多人說父母年紀大了反倒像孩子,這是不對的,孩子的特性是向前發展,是取得能力,而老年人會逐漸喪失能力。與孩子在一起,你感受到的是進步,而與老人在一起,你感受到的是喪失。

  “我如同在慢動作電影中看着父親漫漫滴着血,生命一點點從他身上滲漏出去,整個人的品質和個性一滴一滴從個這個人的身上滲漏掉。”

  這是最觸動我的一段話,順着它我幾乎想到了很多可能發生在我爸爸身上的壞的可能性。其實事實已經說明一切了,爸爸時不時會說,眼睛花啦不戴眼鏡不能看書啦;頸椎疼得厲害有時候手臂抬不起來;以前能吃的東西現在反而開始過敏;以前搬動家裡的大花盆毫不費力氣,現在不敢輕易動了怕扭到腰……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是呈現的都是老態。他像一棵只活一季的樹,已經貢獻了綠色和陰涼、花朵和果實,步入秋冬的時候再送我一束柴禾,就真要消失了。

  米蘭·昆德拉說:“在我們稱之為生命的不可迴避的潰敗面前,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它。”因為理解,所以慈悲,所以很多人年紀小的時候討厭背課文,但是年紀大了之後想到朱自清的《背影》會淚流滿面。

  順着這本書的回憶,我還想到了爸媽的婚姻,第一次能夠正確對父母之間關係進行一次梳理。書中的父母離了婚,我自己的爸媽也一樣。

  爸媽離婚好幾年,我都沒有正面跟爸爸聊過這件事。他是那麼驕傲的一個人,永遠不認為自己有錯,甚至不認為媽媽離開他之後能夠過得好。後來媽媽再婚了,過得很好很好,我跟爸爸婉轉提起這件事,他才擠出一句:“她就是不肯聽我的,太倔。”

  那時候我誤以為他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希望妻子臣服於他的意志。直到很多年過去,我自己也要處理跟先生之間的關係,有一次我們吵架,他沖我吼:“我是為你好,你就是不領情!”我才恍惚明白,那些看似固執的男人並不是單純地希望妻子臣服於他,而是偏執地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愛對方。不得要領,鑄成過錯。

  阿爾諾·蓋格爾在書中寫到:“他們對婚姻的想象建立在無知上,他們還像大多數人一樣,忽略了一種小小的狀況:沒有人能夠改變別人。性格比善意更為堅挺。”“兩人身上都帶有可能使人幸福的元素,但是,仔細觀察,這些元素屬於不同幸福方式,是完全相反的。最終,導致兩人各自感覺不幸福。”

  我再也找不到比這更貼切的句子來闡釋一段失敗的婚姻。這是我爸媽夫妻關係終結的根源,也為我自己的婚姻敲響了警鐘。我寫過很多愛情故事,也有很多讀者給我寫郵件,傾訴他們的戀愛、婚姻苦惱,我想,我說了太多的話,竟然都不如這幾句精準。

  俄羅斯有句俗話說,生命中除了我們犯的錯誤,沒有任何其他的事情會重現。這句話警醒,卻太悲觀。我更希望世人能夠更加聰明一些,在過去的錯誤上學到東西,減少未來發生悲劇的可能。也許我們干預不了政治,左右不了時局,至少我們可以拿出更多的行動力,對父母好一些,多家人好一些。

  我曾經跟媽媽說:“媽媽,我覺得好遺憾啊,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從來沒有騎在爸爸脖子上的經歷。小夥伴們都有的。”

  那時候我爸媽已經離婚,媽媽對爸爸是有怨恨的,但是聽到我這句話的時候,她立刻糾正說:“你記錯了呀,是有的。不光是騎脖子。你很小的時候,你爸爸特別喜歡用一隻手托着你,另一隻手扶着你的腰,把你舉得很高很高,還不斷跟我說:‘你看你看,這丫頭又胖了呢,但我還是舉得動!’你開心得很呢。”

  真恨自己記憶力不好啊,竟然忘記了這麼美好的事。

  我想,在時光機發明之前,我是沒辦法穿越回去考證這件事了,但我相信媽媽的記憶不會有錯。我來不及回到過去,看到爸爸如何疼愛我。幸好我還有現在,和厚厚的一疊未來。當我陪着他給家裡的牡丹剪枝的時候,當我給他燉五花肉做扁豆燜面的時候,當我先生為了哄他高興故意輸他兩盤棋的時候,看他笑得那麼開心,我想,幸好啊,我還有機會陪你笑着變老。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觀后感(二)

  最近,27歲北大才女博士王帆的一場演講《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感動了整場觀眾,微信朋友圈迅速火爆傳播。“不要等到來不及了,不要等到沒有機會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願意缺席孩子的成長,我們也不應該缺席他們的衰老。”聽完你有沒有感動得掉眼淚?但也有人吐槽這是一份“雞湯”,動人暖心,在子女打拚生存階段卻難實現。你怎麼認為呢?

  達標:

  這讓我想起以前在《梅州日報》上看到的百姓故事片段,一位老者晨練完畢,煲了幾壺開水后便因心肌梗塞溘然長逝了。與病痛相比,孤單寂寞對“空巢”老人來說傷害尤甚。

  陳柳: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謝翅飛:

  無意行孝,再閑的人也總能找到種種借口。

  夢中山水:

  感恩是有時限的,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劇再重演。

  許素芬:

  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都是生活的無奈。每隔一段時間,一條問候短信、一個視頻電話、一件實用的禮物,只要能讓父母開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就是盡到了孝道。

  曾曉冬:

  能如此迅速火爆,是因為觸動了大家的心弦,引起了共鳴。相信很多人看后都會有所反思,有所行動。

  陳華:

  抽時間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聽聽嘮叨,做些家務當然更好!

  溫麗容:

  爸爸曾經對我說:做阿公的人還有阿爸喊多好啊!這句話我讀出了埋藏在父親心底的傷感和他追憶父母的深情。這句話成了我一直以來對父母無盡的牽挂,父母在的地方永遠是我的家,任什麼也無法阻擋我要回家的腳步!

  曾金紅:

  我身邊的一些同事、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有過這樣一種切身體會:有時候子女們兩手空空帶個人回去還不如多買些禮物多寄些錢回家更能讓老人們開心!沒辦法,很多普通家庭的思想只能停留在物質層面。“陪父母慢慢變老”,是中產及其以上階層所追求的一種精神享受,對於那些迫於生計不得不在外打拚的“潘俊崩此凳且桓鮃T兜納萃!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觀后感(三)

  早晨,打開手機,看到朋友圈被重陽節濃濃敬老情包圍,我趕緊撥通了父母的電話,好久,那邊才接通:“是閨女啊,我手機是不是壞了,怎麼老接不到你的電話?”我心頭一酸,才想起好久沒有給爸爸媽媽通話了。

  不懂事的我一直認為父母根本不愛我,我只是他們甩不掉的包袱,我從小做夢都想離開家,離開他們。直到我第一次離家去百公裡外的市重點中學讀高中,媽媽送我到車站,透過車窗,我看到一向堅強的媽媽眼裡噙滿了淚花。那一刻起,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是愛我的,他們奔忙於繁重的生活中,無暇顧及我的感受。也是從那一刻起我不再覺得自己是他們的包袱,我是他們的孩子。每次回家父母都將自己捨不得吃的東西留給我,臨行前會將我的大包小包裝得滿滿當當的。

  今年媽媽過六十六歲大壽,我通過《齊魯晚報》刊登了我和媽媽的合影,給媽媽寫了人生的第一封信,大字不識的媽媽反覆看着照片和黑色的字符,逢人就誇:“我上報紙了,閨女送的禮物。”幸福得像個小孩。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遺憾,趁父母健在,放下手中的忙碌,每天和父母煲煲電話粥,聽聽他們的嘮叨,利用假期多陪陪他們,看看歲月刻在他們臉上的皺紋,讓子女的愛不缺席他們的衰老。記得龍應台在《目送》中說:“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而對於父母,我要做的是必須去追,他們為子女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如今風燭殘年,我們要做的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您正在瀏覽: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觀后感
網友評論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