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小學數學課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課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篇一:小學數學課教學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了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后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篇二:小學數學課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是啟蒙和入門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廣大教師在各個方面都做了積極地探索和實踐,摸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值得學習和推廣。

  一、闡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四大常見誤區

  1、熱鬧的氣氛就是好

  隨着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師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謂是費盡心思去營造快樂學數學的氛圍。在課堂上,學生唱唱跳跳,說說演演,形式多樣,表面十分熱鬧,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接受着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

  2、評價的尺度把握不到位

  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稱讚是樹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是儘可能的多表揚多獎勵,做到少批評甚至杜絕批評。

  3、合作學習就是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多採用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和共同發展的機會。但在實際教學操作中教師過多關注的是是否分組或者分成什麼形式的組,很少關心小組合作的實質即有效性。

  4、上課就必須創設情境

  教學情境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是教師為了支持學生的學習,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的教學環境。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趣味。

  二、針對以上四大常見誤區提出的相應思考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數學課程標準》向廣大教師所提出的一個要求,利用實物刺激激發學生興趣也不失為一種手段,但此種熱烈氣氛中的結果卻不是教師所追求的。把大量實物作為教具引進課堂中,必然會吸引人的眼球,有的學生甚至邊玩玩具和寵物邊聽課。作為教師首先必須在備課時想到這些細節的產生,因此在活動開展前或上課前作出相應的規定如把寵物或玩具放入抽屜。同樣地,活動進行中,學生這種熱情的表現在讓教師感到高興的同時也要讓他認識到:學生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更談不上傾聽別人的回答,加以思考。那麼教師可以以小組比賽記分形式(隨機從每組中請學生表達或表演,有誤者扣分記載),還可直接利用上課表現好的學生製作的教具作鼓勵給予再表演的機會等等方法來控制好課堂氣氛,達到有動有靜的學習最理想狀態。

  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體現教材的基本思路,不能完全拋開教材。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有所變化,創設的情境還應該賦予一定的時代氣息。情境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如問題情境、活動情境、故事情境、競賽情境等。對於低、中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學生,則要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教學中,教師不能簡單化地理解新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不要單純地用“生活化”“活動化”沖淡“數學味”,更不能把數學課上成活動課、遊戲課。

  總之,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應重新構建科學的教與學的關係,既要從傳統教學呆板的模式中走出,又不能駛入只看到新課程浮華形式的怪圈、只有不斷學習、探索先進的教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總結經驗,去偽存真,腳踏死地,與時懼進,才能穩健地推進課程改革,也才能真正走出“誤區”,走進新課程。

  篇三:小學數學課教學反思

  天天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等常規性教學工作,也常常反思教學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周三在月牙湖小學參加的聽課活動以及課後的研討,各位老師的踴躍發言和教研員的講評,讓我受益匪淺。反思自己的教學,有很多需要認真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一、關於課堂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有的老師講得很少,但他的課堂學生卻異常的活躍,這其中語言的作用是致關重要的,你的語言可以一石激起千層浪,也可以一下打蒙掉學生的積極性,這就是說課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精心設計,問什麼,怎麼問,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回答,我們要做到,學生能講的絕不要替代,學生講過的也不要不放心,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這是沒必要的,你這樣做了,學生會覺得你嗦,逐漸對你不感興趣,沒有了興趣何談學的好你教的數學課。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也常常意識到由於自己在講授時太嗦,因而時常會拖堂,而很多學生並沒有聽進去。所以多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使自己的每一句話都能給學生以啟發,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前進的方向,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會使課堂更精彩,學生也會愛聽你的課,你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出色。

  二、關於學生的主動參與。

  新課程特彆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而我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發現學生“假參與”的跡象。如:“同學們,某某同學的回答對不對”“不對嗎”“對!”“對嗎?”“不對”這樣的回答在課堂中司空見慣。細細分析,這反映了學生的盲從,更深層次地體現了學生沒有“自我”意識,沒有思考,信口答來,才會盲從。那麼,怎樣才能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呢?在實踐中我注意到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還需要教師察言觀色,抓住一些小事,將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問題比較簡單或者是有人濫竽充數,這時我就找差一點的學生回答,答對了我就給予一定的鼓勵,如果答錯了我會鼓勵他下次再努力,這樣就讓學生樹立了信心,不至於下次不敢回答。同時也給濫竽充數的學生以警示,以後要多動腦多思考。當無人回答或無人敢站起來回答時,我會用眼睛來搜索,察言觀色瞅准機會,看誰想回答而又不敢站起來的學生時,我就向會他投去信任的目光,鼓勵她站起來回答。這樣經過一階段的努力,大多數學生從課堂上找到了自我,因為他們知道即使是答錯了老師也理解自己,不會批評他們的,所以積极參与的次數增加了,課堂也自然就活起來了。要想學生真正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我們要多留點時間給學生思考,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見解並鼓勵學生大膽說。正如教研員所說:不要給學生先框個框子,然後讓學生去揣摩,去迎合老師的說法,久而久之學生將變得沒有獨到的見解,變得不會思考。

  三、關於課堂糾錯指導。

  課堂上要允許學生出錯,允許改正,也允許保留不同意見。不要怕因為呈現學生的錯誤而耽誤課堂時間。經常讓學生當“小先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在課堂上辯論,甚至提問題向教師“挑戰”!課堂上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當發現學生出現錯誤時,組織討論,找出錯誤,往往能更好地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近幾天,我們正在學習三位數加三(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我經常把學生的錯誤展示出來,集體訂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正確率也在逐漸提高。課堂上不要怕學生出錯,更不能追求表面的完美。

您正在瀏覽: 小學數學課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小學數學課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