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經驗交流 > 機構編製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機構編製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手機:M版  分類:經驗交流  編輯:小景

機構編製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標籤:工作經驗 工作經歷 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 找工作

  創新機制強化監督努力把編辦工作做實做強

  近幾年來,為進一步加強機構編製管理,鞏固機構改革成果,防止機構編製再度膨脹,推進機構編製管理制度化、規範化進程,我們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緊緊圍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適應當前形勢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突出機構編製工作的嚴肅性、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增強了編製部門在人員編製工作方面的權威性。其中最深的一點體會是:只有把機構編製工作置於全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布署,積極發揮部門自身的能動性,加強部門協作,把好關前管理,抓好事後監督,就能逐步形成一套適應當地機構編製管理的行之有效的辦法,進而實現機構編製管理的各項目的。下面簡要地談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

  一、善於在機構編製管理運行中發現問題、尋找原因

  前幾年,我們和其他機構編製管理部門一樣,在人員編製管理方面是比較被動的,工作運行中我們感到,過去的“數字化”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現實需要,其弊端十分明顯:一是用人單位在編製管理方面基本處於半封閉狀態,除了單位領導和人事工作人員知情掌握外,其他人員很少了解編製情況。很多情況下,往往是當事人遇到個人利益受到磨擦后才知情。二是給一些用人單位在人事工作紀律上留下了可乘之機和隱患,包括編製使用上的隨意性,尤其是大系統單位,在編製性質、工資、經費來源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弊端較多。三是魚目混珠,吃財政空餉,長期在編不在崗,既佔據編製,又冒領工資,或由所在單位長期領用該員工資。四是退(離)休人員經費來源不清,退(離)休前屬於企業的人員,退(離)休后混入財政統發範圍等等,使機構編製管理和用人單位在人員變更等相關問題上諸多“後遺症”。所以因為人員身份、入編性質、工資待遇等問題上訪、滋事現象時有發生。針對出現問題,我們不迴避矛盾、不推諉責任,積極查找屬於編辦工作環節上的原因,那就是機構編製管理透明度不高,管理比較粗放,編製管理程序的操作性較差,在屬於我們掌握的管理資料中表現出“只見數字不見人”的狀況。

  二、善於探索機構編製管理新模式,把編辦工作做實

  為提高編製管理的有效性,強化機構編製管理的嚴肅性,我們從機制上入手加大管理力度,控制機構編製的增長。從1998年3月份開始,經過大量的前期調研,悉心探索,創立了“機構編製實名制管理”模式雛形,從可操作性入手,重新設計製作了“機構編製管理證”。新的機構編製管理證除包括機構名稱、性質、規格、經費形式等基本內容外,還增設了年末在編人員花名冊和退休人員花名冊,年度審核記錄等內容。在編人員花名冊細化到人員的姓名、性別、族別、出生年月、參加工作時間和職務等內容。不但能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機構的名稱、性質、規格、經費形式等內容及變化情況,對機構中在編人員及離(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也能一清二楚,對機構人員增減、流動狀況也可一目了然。這為建立機構編製長效動態管理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其他相關部門工作提供了準確的依據。

  另外我們完善機構編製台賬資料,重點是建立《機構編製台賬》、《組織機構台賬》、《退(離)休人員台賬》3本台賬,台賬在表現形式上採取了表、圖、文相結合,展示清晰,便於查閱。近幾年來,對台帳的內容不斷延伸,成為我市組織機構沿革、編製核定沿革、在編人員和退(離)休人員等方面的縱橫向史料的寶典。目前已將三本台賬的全部信息錄入到微機,建立了全市機構編製人員信息庫,初步實現了微機化管理。並在管理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和規範,為機構編製管理提供基礎資料。

  經過幾年的運行和改善,現在我市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實用的“編製實名制管理”模式,包括:實名制登記程序化配套管理、微機化機構編製台賬詳情資料、強硬化機構編製年度審核與糾正處理。

  三、善於運用機構編製管理新模式,把編辦工作做強

  強硬化的逢年必審的機構編製年度審核與糾正處理,是我們對機構編製實行動態管理的重要環節,作為“編製實名制管理”的組成內容之一,它可以及時掌握機構編製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加強機構編製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

  我市的機構編製年度審核工作自1998年以來,已形成慣例。我辦每年用近1到3個月的時間,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機構的編製執行情況進行審核。主要審查在編人員是否在崗、編製與工資基金是否對應、退(離)休人員審批與退休金來源是否錯位,用工行為方面是否存在違規等。針對審查過程中發現的停薪留職人員及其他原因長期在編不在崗人員、內退人員、長期病假人員、退休未減編等情況,我辦經歸類後主動與人事、財政等相關部門會商,按政策規定和各自的職能範圍,分類予以處理、糾正。

  每年年初書面通知各行政事業單位按序參加年審,對部分情況複雜的單位,我們同時組織力量到單位審核,這項工作始終得到了用工單位的積極支持與配合。僅以2003年編製審核處理為例,按照慣例,2004年初,我辦對2003年編製執行情況進行了審核,發現全市各種情況的在編不在崗人員113人。其中,停薪留職人員及其他原因長期在編不在崗人員69人,內退人員20人,長期病假人員13人,退休未減編4人,其他情況7人。年審后我辦立即與人事、財政等相關部門領導開會商討,馬上着手糾正。對長期由職工個人或用工單位冒領工資的,予以停發工資,並要求用工單位清退已領工資;對調出人員、死亡人員及其他情況未予銷編的立即註銷編製;對於混崗混編的予以“正位”處理;對於違反規定單位內部搞“停薪留職”的予以糾正,當事人要麼返回單位上班,要麼註銷編製;對其他形式在編不在崗人員,針對不同情況分別予以了處理,達到正本清源。這樣做,既杜絕了吃財政空餉,減少了財政開支,規範了用工行為,嚴肅了人事工作紀律,也維護了機構編製管理工作的嚴肅性。

  四、加強監督管理維護編製管理的權威性

  加強機構編製監督管理,是機構編製部門的基本職責。我們感到監督管理工作能否產生良好的效應,前提是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有效的監督管理運行機制,核心是我們自身行為的公正、公道。近幾年來,我們在監督管理工作上始終抓住機構編製管理政策和辦事程序、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等幾個基本方面:

  一是切實把好機構編製審批關,嚴格控制機構編製數量,防止機構編製膨脹

  嚴格執行黨政機構改革“三定”方案,嚴禁擅自設立機構、提高機構規格和變更機構名稱。嚴格控制人員編製數量。嚴格執行機構編製“一支筆”審批制度,凡涉及機關事業單位職能配置、機構編製和領導職數增減事宜,全部報經機構編製部門辦理。健全和完善機構編製管理和人事調配、財政預算管理相互配套的一條龍運行機制。

  二是堅持機構編製管理政策和辦事程序,把好編製入口關

  凡屬入編進人,除極個別情況外,均報編辦辦理或由編辦提交編委會研究決定。近年來由於大中專畢業生和轉業、退伍軍人指令性分配安置等原因,一些用工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在把握政策上口徑不一,不按分配工作程序操作,人為地形成分配事實。針對這種不良傾向,我們及時向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關於加強編製控制,嚴格辦事程序,切實減輕財政負擔的建議》,從做好政策把關和宣傳疏導工作、嚴格分配工作的業務程序、堅持層層把關、堵住源頭、嚴肅工作紀律等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引起了市委、市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促使相關業務部門和用人單位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做好宣傳疏導工作,嚴格分配業務程序,堵住源頭,嚴肅工作紀律,明確工作責任,有效遏制了超編進人的勢頭,在一定幅度內減輕了財政負擔。

  三是營造機構編製監督管理工作良好的外部環境,強化綜合調控

  機構編製工作,從單純業務角度看是編辦一家的事,但從業務的涉及面看,僅憑編辦一家從管理到管理,往往效果欠佳。領導的理解支持,綜合部門的密切配合,管理對象的積极參与等,都是我們對機構編製管理工作的主要元素和必備條件。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始終注意加強與相關綜合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及用工單位之間密切合作,本着“協作、支持、監督”的原則,遇事同相關部門主動溝通,坦誠合作,有效地避免了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相互制肘,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變了編製部門一家守關,兩目相視的管理格局。逐步形成了以編辦、人事、財政等相關部門聯動的運行體制和約束機制,建立了機構編製與經費預算相結合的約束管理機制。工作中,我們堅持平等協商,和睦相處,和諧協作,各部門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攜手把關、齊抓共管的格局。通過財政預算管理手段,強化編製管理;通過編製核定,確定人頭經費。充分調動各部門自覺控編的積極性與責任感,為我辦正常有序地開展編製管理工作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您正在瀏覽: 機構編製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網友評論
機構編製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