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世俗評說 > 評余秋雨(3):余秋雨不該轟嗎?

評余秋雨(3):余秋雨不該轟嗎?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pp958

  一,名人出錯就該轟

  在市場經濟中,一些人製造和兜售假冒偽劣產品,民憤極大;誰也不會同情這幫唯利自圖的不法分子,原諒他們的欺騙造假行為。而且,國家也設立了相關的管理部門,支持大家打假。為什麼在文化界,名人就可以造假,用不正確或者不準確的知識欺騙群眾?甚至對起來揭露名人公開轉播錯誤信息和知識的行為,不但不支持,反而嘲笑;說他們是“妒忌”、“依靠打擊名人來出名”,“通過涮名人過癮”等,為謬誤及其傳播者開脫或者辯護。余秋雨先生公開宣稱,他在青歌賽中,意圖傳播和普及歷史文化知識。但是,實際上他接二連三地宣傳錯誤的知識(達十處多,請看下篇文章《評余秋雨(4):余秋雨發威了》),難道不應該指出來,讓他貽誤視聽嗎?

  指出名人的錯誤,不是故意降低他們的聲譽;要說降低的話,也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在上篇文章《余秋雨出錯不是為“媚俗”》中,提出在大庭廣眾下出錯基本上是生理原因所引起。一是因為過度緊張,二是由於漫不經心。前者不屬於態度問題,而後者完全是態度不認真、事先不充分準備,臨場不謹慎和嚴肅,夸夸其談,隨便講話所造成。名人們當眾出現沒有技術含量的低級錯誤,不是學識問題,而是態度問題。絕對不能因為他們是名人,就可以隨便亂說,不負責任,散布錯誤觀念和知識,荼毒群眾。

  轟擊名人的錯誤,不光是為了糾正他們的錯誤;而且也是逼他們端正態度,在公開亮相前充分準備,不要自毀形象。實際上是對他們的一種愛護。公開告訴這些名人,群眾中有能人,不可當成愚民隨意玩弄,隨心所欲地瞎扯;你們要想得到尊重,首先就要老老實實做學問,嚴謹地對待知識和學術問題。如果因年過花甲,精力有限,可以金盆洗手,退隱學術界;既然捨不得紅塵的名利,要下海公開亮相,那就得接受殘酷現實的洗禮,經受滾滾洪流的衝擊。

  二,青年揚名之路

  在武打小說中,後起之秀要想早日揚名立腕,通常採取向已經成名的武林名宿挑戰,把他們打敗,甚至打死。筆者不主張這種出名辦法,因為不公平。以自己的年輕力壯,去打敗一個年老體衰的老頭子,真是勝之不武。但是,這的確是一種較快成名的途徑。比武,年輕人自然佔便宜;但是,比文就不一定了。所以,近代社會的文壇後起之秀,如果真能打倒或者擊敗文壇的名宿而一舉成名,並非行為不當;因為他是依靠自己的勞動,首先在出版的書籍中尋找問題或者錯誤,然後查閱資料,進行考證得來的成果,應該鼓勵!

  也許有人會反對,認為會導致為了出名,青年們專門挑別人的刺,弄得學術界謹小慎微,人人自危。筆者認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真是雞蛋裡挑骨頭,不會有人認同,反而會招來蔑視。至於“謹小慎微、人人自危”,在做學問、傳播知識上,並不是一件壞事。在文化和科學界,就是要提倡嚴謹、認真、一絲不苟,不能治學不嚴、草率、想當然、依靠估計和猜想寫文章、出書和演講。如果不想下苦功、又害怕被搞臭,唯一的辦法就是退出學術界,不發表文章和作品,不拋頭露面,專門養老。我國學術界的優良學風,一方面靠知識分子自覺地嚴格律己,另一方面就是要有一個打假糾錯的隊伍,像商品打假一樣,盯着文藝文學歷史中的假冒偽劣產品,進行無情的轟擊。

  至於一些人因打假而出了名,為什麼就不可以?國人的毛病之一就是:把動機和效果混為一談。一碰到事情,首先看動機。如果是出自個人利益或者出名,就以目的不純而否定他的行動,不再考慮或者支持他的行動和效果。這種判斷“是非”的標準不是根據效果(客觀),而是以動機(主觀)為準繩在我國根深蒂固,危害極深。試問:在這個世上,誰不受“名利”的驅使?在滾滾紅塵中,俗家人為今生的功名利祿奮鬥;而出家人則把死後的事看的重,為來生苦修。在本質上,都是功利主義(請看拙文《佛家亦是俗家》)。所以,年輕人不必管別人說你是為了“出名”、是“妒忌”等等,做一名文壇上的清道夫,也是功德無量!

  三,成名的課題

  根據余先生在“青歌賽”中出現的一系列錯誤(請看拙文《評余秋雨(3)》),可以肯定,在他的著作《文化苦旅》等(包括其他名人的作品)中,一定存在不同的錯誤和曲解歷史文化。如果能仔細審核書中的解釋和論點,發現比較多的錯誤的話,可出版一本《對“文化苦旅”糾錯》,準保一舉成名;而且此書的銷路不會錯,還可發個不少的財!

  從事這項學術工作時,切記不要重蹈“余先生的覆轍”;一定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狠下苦功,準確考證。防止余先生“抓住一點、否定全盤”,動員他的徒子徒孫,具有“筆力千鈞”的名教授搞反擊。“以偏概全”是學伐們的慣用伎倆。

  全書最好分兩部分:確切錯誤和探索偏見。凡是有關對歷史和前人文字的解釋,例如李悅先生對杜甫詩句中“青冢”的解釋(見《余秋雨發威了》),可放在第二部分。公正的讀者看后,自然會認為李先生的觀點是正確的。

  多向真正的專家和學者請教,最好是幾個志同道合的哥們分頭鑽研,合作完成對當代文化歷史著作的校核。即使收效不大,出不了名,至少是一次深入學習歷史文化的機會。根據筆者的經驗,帶着問題學習和鑽研,效率最高,效果最佳。

  預祝各位達成心愿,早日成名!不、這種說法太露骨了,同我們老祖宗的提法格格不入;應該把真正的目的隱蔽起來,大談為祖國的文壇效犬馬之勞,無私奉獻!這不,高尚多啦!

  相關資料(在互聯網檢索)

  [1]民族隱患(4):解決腦力與體質矛盾的方法。

  [2]四談文言文的弊端——儒家文人不能令中國富強。

  [3]文壇上的刀光劍影——評“警惕文藝界的‘毒舌化異論’”。

  [4]談易經(4):易經在近代社會有用嗎?

  [5]性教育十問(一):怎樣實現長壽。

  [6]九談“紅燈區”——道貌岸然的老夫子也是無恥之徒

  [7]夢幻愛情與赤裸色情(1~4)【反愛情小說目錄】。

  [8]夢幻愛情與赤裸色情(4):愛情奴隸主義——情痴。

  [9]九談人類不是勞動創造的——新論點總結

  [10]談國家壟斷和暴利(1~5)

  [11]談鬼魂(8):死不瞑目

  [12]談文明(4):難道不要語言文明

  [15]談古論今文集(1~15)

  [16]金庸小說改版(8):“回歸山林”是欺騙讀者

您正在瀏覽: 評余秋雨(3):余秋雨不該轟嗎?
網友評論
評余秋雨(3):余秋雨不該轟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