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時事評論 > 兩個年輕人,喪命為哪般?

兩個年輕人,喪命為哪般?

手機:M版  分類:時事評論  編輯:pp958

兩個年輕人,喪命為哪般? 標籤:兩個文明建設

  媒體報道,3月23日,在哈醫大附院,兩個年輕人相遇,一個不到18歲,一個28歲,一個患者,一個實習醫生。

  這,應該是一次美好的邂逅

  ——不滿18歲的翩翩少年患者遇到壯志凌雲的青年才俊。對美少年,青年是良醫,除了學識醫術,更有年輕的膽識,兄長的理解,增積病例的激情;對俊青年,少年是弱者,是弟弟,是豐富自己的稀有案例……

  然後,他們應該有一次感人的分手:少年在兄長般的醫生那裡得到救治、得到指點,至少得到解除病痛的希望、得到戰勝病魔的勇氣;俊青年呢,在少年患者那裡欣賞到對生命的熱愛,看到戰勝病魔的頑強,得到付出愛心和能力后的感激……

  再然後。28歲的青年不斷遇到一個又一個“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高的,矮的,俊的,丑的……他忙碌在一個一個的病患中,沉迷日復一日的救死扶傷里,陶醉在一遍一遍的感激聲里。每天,下班后,他拖着有點或者非常疲倦的腿,但是心中很欣慰的回到家裡,盡人子之孝,享人夫之樂,做人父之事,得做人之趣,直到垂垂老去。

  水電氣在不該停的時候不停,不該漲的時候不漲;門把手水龍頭在不該壞的時候不壞,壞了有人來該怎麼修怎麼修,費該怎麼收怎麼收;一日三餐因為他的醫術醫德更不用愁,廚藝好吃好點,廚藝差一家人也其樂融融;夜晚雖不至於夜不閉戶,也不怕小偷冒了物管進門、壞人施放了迷藥入室;不用為孩子選校到處求人送禮,不用為家人遭遇莫名官司跑路——總之,白天,工作時,他就是一個醫生,或許有職務、有榮譽,或許沒有,都盡職盡責;下了班,回到家,他就是一個兒子、丈夫、父親,偶爾是別人的親戚、朋友和同學。他操心的,除了學習新知,提高醫技,研究病例,就是關心家人了。他不用做政治家每天關心新聞,不用做化學家研究污染,不用鑽研法律保護自己和家人,更不用做交際花上下應酬陪伴……他沉迷在簡單的角色中,內心寧靜,生活安靜,身心和順,受人尊敬。

  而未滿18歲的他呢。他可能是官宦商賈家的公子,也可能是鄉野市井中的“野小子”;他可能是品學兼優的乖學生,也可能是僅有些調皮偏好的個性娃;他或許會當兵,或許在種地;他的人生或者精彩紛呈、長命百歲,或者碌碌無為、短暫平凡……一般地說,他這麼年輕,身體好得很。即使不幸患病了,他依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伴的好朋友,老師、領導或者老闆手下的好苗子……他在老師那裡得到撫愛,在醫生那裡得到希望,在病友那裡得到勇氣……他和28歲的大哥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不能比,但是,他們同樣享受父母之愛,同樣經歷成長之惑,同樣感受凡間苦樂……

  然而,可惜極了,自然的規律沒有發生,正常的事情永不可能。

  假如,23日,他們不曾相遇——

  28歲的他。讀博了。工作了。結婚了。生子了。甚至成名了或者默默無聞。或者在中國,或者在其他某個國度。

  如果在中國。他開始收紅包了。學會並熟稔的給病人使勁開檢查單、開盡量多的高回扣的葯了……他工作很辛苦很辛苦,因為環境污染病患越來越多,也因為他們精湛的過度醫療,人們沒病成有病,小病成大病,疾病成慢病、久病了。他的錢越來越多了。甚至官也越來越大、名也越來越大了……疲憊的工作,容易的發財,驕傲的心理,他越來越不會做家務,越來越沒空陪伴孩子和老人,越來越不賴煩對妻子說話了——他的良好的自我感覺和忙碌、富裕終於拉開了與家人的距離。被家務、孩子和食品安全、假冒偽劣產品折磨的妻子首先成為不可忍受的黃臉婆。苦悶過一輩子有可能,但另一種可能幾率更大些:風情萬種、清新可人的導醫小姐、護士美妹終於以不可敵擋的可愛和女人味走進了他的中年生活。他很可能離婚了。用醫藥代表送來的大把鈔票和醫院發的高額績效獎和二奶、甚至三奶、小四過上了“方不往一生”的性福生活……

  現在還不到18歲的他呢。他或者命大好了,後來還發了,甚至可能成了大官或者巨賈,結局和人生故事和28歲那個兄長差不多。當然,他更可能沒幾年就死了,因為畢竟現在假醫假藥毒食品那麼泛濫,空氣和水都污染了,更何況他可能根本沒錢治呢。

  不到18歲的他向28歲的他舉刀了。還不到18歲的他把才28歲的他的生命無情的剝奪了!

  太偶然了!像媒體說的,假如那天28歲的他不是在那辦公室!假如那天他被學校或者同學的一個什麼事絆住了腳!假如他不是對牆坐着!抑或那時正好在衛生間里……又假如,不滿18歲的他那天沒去這家醫院,沒空出門看病,遇到的是另外一個醫生……

  很多的假如可以改變那天的歷史和人們的記憶。可是偶然沒有發生,悲劇發生了!虛18歲的少年患者去了這家醫院發瘋時正好28歲的他面朝牆坐着!

  這事便成了必然。

  我們肯定不得不想,不得不揣測,不得不懷疑,這個少年,他會不會是個更可憐的受害者?

  虛18歲的他,竟這樣舉屠刀向一個一時碰到的陌生醫生的患者!

  他是怎麼出生的?出生在誰家?遇到的是怎樣的父母?——是計劃的還是非婚生?父母是真愛他還是他只是誰的籌碼?他出生後父親還在家嗎?父母還沒有離異?

  假如以上答案都是正面的,好的。那麼,他的父母受過教育嗎?做什麼工作?他們勤勞還是只顧自己賭博?他們的愛讓他喜歡呆在家嗎?他沒有沉迷網絡遊戲里?……。

  又假如這一切答案都是正面的。他為什麼才不到18歲就得這麼多可怕的病了?是遺傳的嗎?是小時候沒打好疫苗嗎?如果沒打,是相關單位相關人員疏忽還是父母大意?

  如果這些都好。他生活在什麼地方?有重金屬污染嗎?二手煙?垃圾發電廠?甲醛傢具?還是做童工得了職業病?

  假設以上都好。無論如何,他應該是進過學校的。老師罵過他嗎?打擊過他嗎?因為成績不好嫌棄他嗎?——總之,他喜歡呆在學校嗎?還是禁不住網吧老闆的百般誘惑沉迷網絡?

  但願他不是食品污染的受害者!但願他就是純粹的先天發育不足!

  如果是先天體質弱,感染任何病都是可能的。關鍵是,生病後,及時去看了醫生嗎?父母積極給他治了嗎?父母有條件給他治了嗎?他去過什麼醫院?碰到過哪些醫生?醫生們讓他一次又一次檢查了嗎?醫生給他開的葯是適度的嗎?還是大包小袋的,吃了還什麼效果也沒有?甚至過段時間更嚴重了?如果他家經濟困難,有沒有一個醫生又不認另一個醫生的檢查結果,一家醫院不認另一家醫院的檢查結果,儘管機器是一樣的,檢查是相同的,在身痛之外給他的內心製造更深的傷痛?

  假如這一切答案都是正面的,好的,最後,我們想問,當他經濟捉襟見肘,或者內心對疾病充滿恐懼時,醫生行使了天使的職責嗎?是安慰過、鼓勵過他,認真對他指點如何服藥、如何飲食,還是像打發叫花子一樣忙着給幾十個乃至幾百個病人開藥?抑或是因為老婆(老公)出軌心煩意亂,因為孩子選校憂心忡忡,因為剛買的家電壞了情緒不佳,因為美女剛送了個秋波心猿意馬,而對他冷冰冰,不賴煩,瞧不起呢?……

  我們但願一切不好都不存在,一切都在情理法之中!

  但是,一個小小少年,他那麼兇殘的向群力舉刀,還結果一個力量遠大過自己的青年的生命,他的內心之力一定是很大很強的,而且決絕堅定,像電影中的冷酷專業殺手似的。

  18年裡,他一定遇到過誰,一定經歷過非同尋常的事情,他的內心一定吸納了很多很多的恨的垃圾!

  一個虛18歲的孩子,他的身體病了,心裡病的更重!

  28歲的他,如果不是特別堅強,特別自持,特別憧憬社會的真正美好和幸福,今後他也會“病”的。因為不斷上漲的物價,因為不正常的晉職晉級,因為害怕成另類,因為巨大的錢、色誘惑,等等,等等。不改變一些社會之標,連28歲的他今後的孩子會不會成為今天這個虛18歲的他,恐怕都誰也說不清。

  如花的生命轟然凋謝,優秀的獨子突然夭折,青年的才俊橫遭摧毀,大白天公共場所天降屠刀奪命……誰不悲憤?誰不痛惜?見者誰不恐懼?

  像媒體和媒體人所說,受害的不止受害者家人,一些糾紛令人揪心,反智邏輯也催人深思。

  是時候看事件背後的真相,看一個一個故事發酵背後的點滴積累過程;

  是時候讓制度、秩序、正義、公平、希望來到改革至今卓有成果的社會;

  是時候讓社會管理跟上建設的步伐,阻止建設的碩果像東流之水一去不回。

  2012年3月30日

您正在瀏覽: 兩個年輕人,喪命為哪般?
網友評論
兩個年輕人,喪命為哪般?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