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地鄉吃“三絕”
手機:M版 分類:優秀隨筆 編輯:pp958
《驢肉火燒》
河北也有許多小吃,一不小心住河北、京津一帶超過10年,也該歌頌一下河北,其實河北小吃有特色的遠不止此三種,“三絕”只是我個人的偶然歸納。
我個人吃過的驢肉火燒,以霸縣、廊坊、三河、河間、固安的為正宗(均位於保定境內或附近),經驗有限。火燒的面要當面製作,和,擀,邊制邊烤,烤爐半傳統,要燒炭火,爐中溫度要高,麵餅是爐里硬烤熟的才好吃,熟時噴香金黃外抹層油汪汪,厚如一壯漢手掌,形狀大小亦如手掌。趁剛出鍋的熱勁,用刀順着片開火燒,夾進新鮮五香醬驢肉,吃時伴以喝驢雜碎清湯,兩味一為濃郁霸氣,一為淳香而清淡,互為里表,吃后胃腸舒服,周身微汗,過去窮人認為這是勞動飯食,民間認為從中醫角度驢肉也可滋補脾胃,這一小吃年代久遠,歷久彌新,直至今日還在河北很多縣鎮流傳。
估計河北多山,所以古來驢多創此一絕。為華北著名傳統小吃。
吃一頓驢肉火燒今在哪裡都很便宜,最多十元八元即可,少則幾元,推想古時更便宜,所以一般平民都吃得起,久之培育出一種路邊“大眾小吃”。但一般說今日要找到正宗驢肉火燒還得到更小的地方,最好鄉鎮專門店鋪。
《驢板腸燉豆腐》
它和驢肉火燒有一點關係,但是一道單獨的菜。
初次品嘗在易縣的紫荊關鎮,這更是舊時窮人吃的東西,后流傳下來。“天上的龍,地下的驢”,驢肉香得霸道,豆腐沖和清溫,配在一起,天造地設,最好吃時佐以二兩白乾。記得2001年一日我們爬紫荊關關口附近舊長城,其上草叢拾得一條完整蛇蛻,周身潔白。後下山在鎮上小店吃半斤醬驢肉,配此驢板腸燉豆腐一盆,一瓶白酒,足矣。
當時有老友王勝利、詩人夢亦非在場,覺此店大盤切肉很適合武松來吃,想,如武松闖進非吃它十斤八八斤醬肉、兩盆板腸燉豆腐、喝幾瓶白酒為快!近年事物紛飛,亦非早遙遙南下,勝利竟一病在家,我亦大病一場轉愈。此味久不嘗矣。
《京東肉餅》
久住通縣,找不到傳統食品,尋來覓去,發現幾種:
通州老窖(白酒,未喝)、糖墩(一種面制小餅,傳明代李自成的軍中廚師帶來)、糖卷果(回民食品,用粘米、果仁等製作,吃時需油炸)、豌豆糕(回民食品,甜軟清淡適合老人兒童)、糖沾紅果(回民,兒童食品)、京東肉餅幾種,如再有可能也不多。回民一條街上的京東肉餅正宗,還有中山街有一家(后可能拆了),潞河醫院後轉彎巷中有一小店,余似未發現。
京東肉餅原產京東河北大廠縣一帶,古以有之,以新和好柔軟的面,夾以新鮮牛羊肉餡,內置蔥花等調料,擀成大張厚餅然後油鍋烙熟,再用刀切成棱形小塊,沾以醋、蒜,吃時輔以清湯,蛋花湯、米粥,或羊雜湯等。
此小吃亦不貴,一人10元8元吃下來,但這種餅正迅速失傳,碰到正宗更屬不易。
相關範文
- ·吉林鄉吃“三絕”
- ·荒地鄉黨政班子2011年民主生活會
- ·謁三絕碑有感
- ·“與世隔絕”
- ·”吃“如“情侶”
- ·散文《家鄉吃春》
- ·散文《家鄉吃春》
- ·政協委員學習心得 政協委員
- ·兩會學習心得—解決“三農”問題還須從
- ·面試要領拾零——“三要”、“三不要”
- ·把好“三關” 落實“三到位” 認真做
- ·兩會學習心得—解決“三農”問題還須從
- ·“三信”活動心得體會:堅持“三信”理
- ·實踐“三個代表”,把握本職定位,努力
- ·學習《教師“三生教育”手冊》心得體會
- ·大力實施“三大工程” 不斷推進企業兩
- ·抓“三講” 興“兩學” 創特色 全力
- ·學習貫徹“三個代表”始終牢記歷史的使
-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就要堅持“三個代表
- ·學習“三個代表”思想體會
- ·“三個代表”與##省交通實踐
- ·保持先進性,努力提高服務“三農”工作
-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 ·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 ·推行“一窗”服務 構建“三全”體系
- ·“三支一扶”心得體會
- ·認真踐行“三個代表”努力提高人大代表
- ·建立健全“三個機制” 確保“兩費
- ·按照“三個代表”要求,搞好統計工作
- ·自覺做“三個代表”的實踐者
- ·關於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