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中國教育模式的悲哀

中國教育模式的悲哀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pp958

  記得有人曾對中國式教育提出過質疑,但已不記得其內容是什麼,最近有一新觀點就是:我們應該學有道理的東西,還是應該學有用的東西,啟發很深,所以就想撰文對中國模式的教育提出質疑。

  有人說:人的大腦是無限制的,可以裝下無限的東西。所以說只要你肯學就可以做到學識淵博,我不這樣認為,雖說人的大腦可以裝下無限制的東西,但是一個人的一生精力是有限的,大腦就像一個倉庫,什麼東西都往裡面放,裝的東西太多了你就沒辦法分清和理順他們都是些什麼了,尤其是向中國這樣一個文明古國。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文化底蘊豐厚,該學什麼呢?這本身就是一種困惑。學習就像吃東西,如果你不管有營養或沒營養的食物一起吃下肚子里,只是感覺肚子飽了,但是到底這頓飯能為身體帶來多少好處,不知道,反正吃飽了。如果有人將你一頓所吃下的食物做一檢測,證明你所吃下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很有營養,但是,按照食物相剋相抵、相中和的原理,你吃下的東西對你的身體並沒有一點幫助,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不會感到飢餓而已。此時你會不會懊悔你的吃飯方式不科學,而又浪費了那麼多食物呢?那麼,我現在就告訴你,中國式的教育模式就是這樣一個結果,你又會做何種感想?

  有一則消息說:歷年來各個省市的高考狀元,截至目前都混的一般,沒有多少在事業上很突出的強人。咋一聽,很可怕,但仔細一想也很正常。按照目前應考制度,出現這種情況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都是嚴格按照應考要求死記硬背了很多無用的東西,才考成了狀元。就拿太平天國的那點事來說吧,“鴉片戰爭后,巨額的戰爭賠款,清朝全以捐稅形式轉嫁到民眾身上。加之鴉片和外國商品的大量輸入,使中國農村出現大批遊民饑民,引起人民多次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這就是整個事情的原貌。如果說學習,我們應該學什麼?應該學習起義的原因,官逼民反讓我們認清當時的歷史形勢,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反抗、起義。使我們明白再忠厚的農民也會因生存不下去時,向統治階級宣戰的,很簡單。然而,我們再想一想,在每次考試的時候,我們要記住的卻是:“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現行的應考制度根本不去考你形成起義的原因,只是讓你刻意的記住起義的時間和建號太平天國,甚至還會問你在哪個村發動起義,保不准他就會是一個填空題。要考試,你就得記,填不對不給分。汗顏,我們是否質疑過太平天國何時起義、在哪個村,建號是什麼,對我們今後的人生和生活有什麼幫助?這些都對我們有關嗎?除非我們都在從事歷史研究。其實,說句難聽的話,毫無關係,你愛什麼時候起義都行與我何干?本來這種教育體制就是從那些已經落後千年的教育體制衍生的,但是我們至今仍然在沿用。為了應試我們又不得不浪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迎合那種古老的教育考核模式,滿腦子都是裝着為了應試,而將來無用的東西,就是為了考個大學榮光耀祖。所以說,出現前面的狀元無建樹的結果就不足為奇了。看看,我們心愛的孩子整天背着碩大的書包的孩子每天都在學習些什麼?無用的東西!即便是無用,也得學,否則你就會“被無用”、“被淘汰”,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我們的教育模式是何等悲哀。

  這種教育模式已不知是幾千年前哪個朝代沿襲下來的,那個朝代已早已灰飛煙滅了,但,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所以也就不大被人們所質疑。我們應該是學有道理的東西,還是應該學有用的東西?但凡事受過中國式的教育的人不妨回頭想一想,從小學到大學,我們所學的東西有多少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能用得上。就拿學歷史來說吧,其實學歷史可以博古而知今,我並沒有感覺它有何不妥,但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卻是一味的強調我們去學有什麼,背誦什麼,每天就向你一味的灌輸那些沒用的東西,把你的思想灌滿了,時間佔滿了,也就束縛了你的想象力,至於那些有用的、實用的學不學,他們從來不去管,只要考試時你能過關就行。我們口口聲聲地講,封建王朝是腐朽的,然而,我們還是堅持了他們的教育模式,能不可怕嗎?能不悲哀嗎?因為,不管哪個朝代的隕落,新的一個王朝的的當權派,也就是說話算數的人都是用這種教育的模式教育出來的,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很多東西都是如此沿襲下來而已。天安門前豎起了孔子像,網上有很多批判孔子的文章說什麼孔子思想是奴化人民,維護腐朽的封建階級統治的學說。我不認為孔子有什麼錯,錯誤的是我們學習孔子思想方式的,仁義禮智信,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兩千年來我們都在信奉學習這個思想,也是從封建帝制時期統治階級利用儒教為主的傳統文化來維護腐朽的封建階級統治的一個工具而已。孔子的思想,實踐證明它的確能達到一個治國以禮,為政以德效果。並非是孔子的思想有什麼根本的錯誤,但是如果要把孔子的思想用來去愚化人民的工具就錯了,我們世世代代都在學習孔子思想的內容,周而復始的轉着圈,每個人從小學起,都是在不斷重複着上一代,上上一代所學的知識。洪秀全造反,父親學了沒用,兒子也得全力以赴的學,都在重複,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智慧。其實,人的大腦資源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應該是個富有想象力的天才,本該是善於想象的、放飛夢想的年紀,為了所謂的考核教育,讓你必須拿出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學、去背那些無用的東西,整個扼殺了無數代具有創造力的人,廢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才。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如果說,我們能改革一下學習的方式,讓上一代學過沒用的東西作為一個平台,然後讓下一代在這個平台的基礎上再往高的學,往深的學,不要再讓孩子們坐在現代化的飛機上,口中在背誦着孔老先生在馬車上感悟到的,之乎者也。讓他們的思想直接從孔子的思想高度向外求,向外發展,讓他們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直接去思考老子是如何寫出道德經的,思考一下道德經以外還會有什麼經,為何總是要等到西方列強的炮彈敲開了這個文明古國的大門時,才去發出老祖先的火藥發明原來還可以這樣玩的感嘆?其實,往深的想一想,不是我們中國人不聰明,而是這種早已腐朽的教育模式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殘害和扼殺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才。難道,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就真的沒有了人才了嗎?答案顯然不是的。很可惜,這就是我們兩千多年以來,學習孔子思想的根本錯誤。沒有學習為政以德,卻強化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遵守了教化,失去了問責的權利。其實,孔子的思想在今天還該學,但是,只能把它當成一門學科,而不可把它當成做人的全部,凡事都要拿那些條條框框去束縛人們的思想,機械的照搬套用。這就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為什麼儒家思想流傳了2000多年,至今還沒有從思想上再有新的突破的原因,莫非我們還在等待下一次用思想炮彈敲開中國大門時再發出驚訝的感嘆么?

  有人說:老師,是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一味的把知識向你灌輸的人。大師,是打開你的心靈看看你需要什麼就給你教會什麼的人。我很同意,也理解,使我明白了,為什麼在中國從事教學育人的人只叫老師,而不叫大師。

  也更明白,諾貝爾獎遲遲不肯光顧中國的原因。我們的教育體制如此,一代代的如此,知識的教化都是用一個模子拓出來的。同樣的一件事情,我們的專家會給你帶來三個答案,就拿該不該鍛煉來說吧,一種專家說法是:早晨空氣好,人休息了一天應該早上鍛煉。另一種專家說:人休息了一天,心臟的負荷相對的休息了,早晨鍛煉可能突然加大心臟的負荷,經過一天的工作心臟可以適應,所以要想鍛煉還是在晚上為好。還有一種專家說,人就像汽車,工作繁忙了一天,心臟等各個器官都高速運轉了一天,還是不鍛煉為好,就像再好的汽車,你一年讓他跑20萬公里兩年就會報廢的。三種答案,都很有道理。看看,不是我們沒有專家,而是專家太多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我們的這個世界上,我們學了很多有道理和知識,但越是學會了這些知識,就越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僅僅是一個鍛煉不鍛煉的問題就會讓你無所適從,哪裡還有心事搞發明、搞創新呢?因為我們的體制就只教育出了,西遊記可以從拍三遍,紅樓夢拍一次還不夠,還要投巨資再拍的,這些盲目挖掘古文化資源的藝術家,浪費了那麼多人力財力還引以為榮的人,卻沒有多少人敢用豐富的想象力去拍世界未來的片子。因為我們的教育體制只教育了向深挖,向下挖的人,沒有人敢去挑戰、去嘗試,向外思考,向外開拓。因為前者有參考,後者沒依據。也難怪,我們的老祖先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發明了火藥,此後,我們就一直引以為榮,把它作為炫耀的資本,夜郎自大的認為我們已是非常強大的,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後,西方列強用炮彈敲開中國的大門時,我們才半夢半醒的知道,原來老祖先發明的這玩意,不光能做炮仗玩,而且還可以做炮彈玩。才會理解為什麼中國落下了一個仿製大國、侵權大國的聲譽。因為我們所學的專業本來就不這是發明創造,開拓創新,而是有章可循,循規蹈矩。

  這種體制模式,教育出的結果只有一個,迷茫。就是很多人學了一輩子,至今還沒有弄明白該不該鍛煉的事情的這個結果。想來想去還是身體要緊,哪裡還有時間搞那些無聊的創新發明呢?推動人類進步的事情就讓那些看見什麼都驚奇,一點也不穩重的“黃毛子”去做吧。再說,那麼點獎金,在我們地大物博的中國,也算不了什麼?再說,那麼點錢能讓我們的官員吃幾次鮑魚呢?

  此時,不得不感慨,幸虧汽車、火車、飛機不是在中國發明的,因為,中國自古以來的這種教育模式就不可能有這些超常的想象力的產生。所以,當別人造出來的東西,中國就很容易模仿了,這也是中國國情的具體體現吧。因為這種模式教育出來的生存環境不適合有異想天開的想象或者出格的創新的行為出現,就是出現了也受不了那些熱嘲冷諷的眼神,也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至於為何諾貝爾獎遲遲不肯敲響中國大門的的原因,我們還該拿出大國的風範,理解吧。

您正在瀏覽: 中國教育模式的悲哀
網友評論
中國教育模式的悲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