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思想鉤沉 > 國人的悲哀

國人的悲哀

手機:M版  分類:思想鉤沉  編輯:pp958

  國人的悲哀

  (預祝小悅悅儘快脫離危險,祝願小悅悅能夠康復,今作此文為盼,讓我們每個人都為小悅悅默默地在心底祈禱)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點30分,發生一件震驚國內的事件:廣東佛山南海黃岐的廣佛五金城裡,2歲女童悅悅在過馬路上不慎被一輛麵包車撞倒並兩度碾壓,隨後肇事車輛逃逸,隨後開來的另一輛車輛竟然直接從已經被碾壓過的女童身上再次開了過去,七分鐘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都對此冷眼漠視,不聞不問。

  最近諸如此類“見死不救”的事件已經是屢見不鮮。從扶起跌倒老人的“彭宇案”的一再發生,導致更多的人更加不會去做這樣的“雷鋒”,怕做雷鋒。每當要扶起跌倒的老人之前總是要首先考慮一下:該不該扶,能不能扶?小悅悅事件又釀就一場家人的慘案,卻更多反應的是國人的悲劇:悅悅躺在那裡痛苦掙扎,在隨後的7分鐘時間裡,先後路過的十八人離悅悅僅1米之隔全都當作沒看見,甚至連個打電話報警的人都沒有。

  之後的事件更加是令人怒髮衝冠。好心的拾荒阿婆——陳賢妹不怕被人冤枉,奮不顧身地就起小悅悅,沒想到竟然引來了很多人的質疑:老人是想出名;街坊鄰居知道老人獲得了兩萬元的獎金以後竟然噓聲一片,從這“噓聲”和“質疑”中,阿婆很無奈地說道:“做好事,也覺得不容易。”

  我們不禁在想:國人的良心都去了哪裡,口口聲聲的愛心都丟棄到了哪裡?這就是如今的國人:不敢做好事,做了好事還要被人背後懷疑。這樣的“質疑”和“噓聲”對於一位老人是多麼地失望,對於小悅悅的家人是多麼的寒心,對於一個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古國是多麼的慚愧?難道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要等到我們這一代人而使之鈍化么?優秀的傳統文化怎麼就倒在了人類道德的底線之中。

  十八個人,一個鮮活的生命竟然視若無睹,反應的不僅僅是個人的道德的缺失,更多的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墮落,十幾億人民的深刻思考。如果人人都要在救人之前找到一個“證人”、“拍上照片”,那樣的話我們泱泱東方大國豈不是人人自危,國家何以和諧出世,人民何以幸福安康?

  幸福的指數是道德的底線,沒有道德的幸福,那將會怎樣的一個幸福指數;沒有道德的自覺性,那還能作為人類道德的一份子?綜觀,並不僅僅是我們個人的道德的喪失,法律和制度的缺失也是作為道德缺失的一個因素。自從2006年的“彭宇案”后,許多人對“路遇老人摔倒是否會幫扶”心結難解。更多的是對於“救人”的心結難以平靜。“救人”反而被判處了“害人的兇手“,“扶人”竟然成為“撞人”的肇事者。所以看來“見死不救”並不都是個人道德的缺失,一方面也是因為制度還很不完善,弄得即使是有道德的人也不敢隨意的使用道德來做好事情,沒有“火眼金睛”,就不敢貿貿然“打死白骨精”,否則只能遭到“唐三藏的緊箍咒”。

  無論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官二代”、“富二代”,“寧願為妓,不願為師”,還是“扶老人的火眼金睛”,我們都無不看出來是我們社會上的道德出了問題。我們國家在蒸蒸日上,飛速發展的同時,而我們社會的公眾道德意識卻在不斷的下滑。我們不禁要問:經濟的發展,難道就應該忽視道德的培養。社會進步的太快了,導致人類的步伐為了能夠緊隨其後,不得不拋棄身上所有的重擔,去無情無意無知無力的追逐着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國家的飛躍式發展,迫使人們也不得不給自己安裝上“筋斗雲”,把能夠拋棄的統統遺忘了,甩開了影響經濟因素的一切負擔,好讓自己能夠飛的更遠,走的更快。但是不要忘記了,人類之所以是高級動物,那是因為他們有人類特有的情感和工具。如果社會的發展把全人類的道德意識都丟棄了,那麼未來的經濟社會將會是怎樣的一個戰亂?

  我們可以死,但是我們人類死去的是血肉,我們的靈魂永遠不會倒下。道德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底線,如果我們連最起碼的生存底線都沒有了,那我們或者不就是一具行屍走肉和冷酷無情的殺手嗎?我們之所以會有愛情、友情、親情,那是因為我們需要關懷和愛,我們人類是有情感道德的生物,我們又怎能夠拋棄了一切去不斷的追求金權物慾?人類的本性的是善良的,但是社會的現實又扭曲了善良的本性。如此看來無論是個人的道德意識還是社會法律法規的道德約束,我們作為個人,應該學習阿婆的精神,我們要相信:社會上更多的正義還是站在我們真正的“雷鋒”這一邊的。我們能夠做的不是質疑阿婆救人的動機,毫無疑問一位年邁的老人是發自內心救人,是在拯救一位自己同胞的“親人”。作為社會更多的是應該完善制度的建設,不要再讓好心人溫暖的心懷變得“寒冷“,不要再讓活着的“雷鋒”而又一次的“心灰意冷”。社會啊,請停一停腳步吧,看看我們道德的大廈會有多高,多麼的堅實?聽一聽我們雷鋒的靈魂在訴說些什麼:拯救人類的道德意識,喚醒麻木人的道德意識,還原我們人性的起點——道德,救救小悅悅吧,她還在掙扎!

您正在瀏覽: 國人的悲哀
網友評論
國人的悲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