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學作文 > 四年級作文 > 淺談物理學習中遷移能力的培養 2800字作文 ( 手機版 )

淺談物理學習中遷移能力的培養_2800字

分類:四年級作文  字數:2800字  編輯:得得9

淺談物理學習中遷移能力的培養 標籤:學習中的苦作文 學習中的苦與樂作文 培養作文 淺談作文

知識遷移能力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解決新問題時所具有的能力,包含舊知識與新情境的鏈接能力、對新情境的感知、對新問題的認知和解決能力,實現知識點之間的貫通理解和轉換,構建知識結構網絡,提高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將已掌握的知識規律創造性地運用到新的環境中,去探索未知的知識、規律.即知識遷移能力是創造性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在物理學習中從學會走向會學的重要一環,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觀點上的綜合和方法上的遷移,充分運用遷移規律,培養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提高教學實效。

一.巧用正遷移,促使學生知識結構化 

在物理學習中,必須從多方面、多角度對所學知識進行再認識,調整認知結構。對重要概念、規律不應只是簡單的重複,而要變通角度,延伸深度,提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聯繫,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產生新觀點、新解釋,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習,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記憶而學習,而是為了應用而學習,是為了實現對知識點間的貫通性理解而學習,這些均需要我們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為“內化”式的學習,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對知識的理解,為知識的遷移、應用奠定基礎和準備。如果沒有對知識的透徹和貫通性理解是無法實現知識遷移的。例如“光的偏振”一節的教學,利用軟繩穿過一塊帶有狹縫的木板,如果振動方向和狹縫平行,振動可以通過狹縫傳到木板的另一側,如果狹縫與振動方向垂直,則振動就被擋住,彈簧替換細繩,前後推動彈簧形成縱波,則無論狹怎樣放置,彈簧上的縱波都可以通過,利用這個實驗的遷移,來判斷光波是橫波還是縱波。又如:分析功能關係,重力做功,重力勢能減小,遷移到:電場力做功,電勢能減小.力和運動是高中物理的一條主線,複習"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時,可用牛頓第二定律來分析,也可用功能關係來分析,也可用動量定理分析,形成知識網絡。 

二.善於遷移,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習過程中的遷移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正遷移的發生不是自動的,它還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知識和方法的遷移。 

1.夯實基礎是遷移的前提 

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在知識遷移的過程中首先是作為基礎和背景起作用的,它為學習中的遷移提供了準備,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越精確、熟練,就越有利於知識的遷移。反之,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不精確、不熟練,就可能干擾或阻礙新的學習,這種現象也是學習中的負遷移。如果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時因掌握得不熟練而處於一種惰性狀態,即處於一種不活動的狀態,不能被提取出來加以應用,這種惰性知識也不利於知識的遷移。後進學生的形成,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他們不能激活作為獲取新知先決條件的已有知識經驗。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熟練地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規律,為學習的遷移提供準備。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也是遷移應用的前提。如:在“電勢差”的教學中,通過強化其概念的教學,可以順利遷移到其後的“電勢”“等勢面”“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係”,後面的學習又對前面的概念加深理解,廣泛的遷移可以深入對概念的理解。 

2.善於比較,及時歸納總結是正確遷移的保證 

比校是一種思維能力,比較就是將各種事物或個別部分的過程、規律、結論等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異同。比較有利於排除遷移中的干擾,使遷移正確無誤。通過比較,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使之思路廣闊,左右逢源,為遷移應用積累豐富的經驗知識。如通過比較可知:從同一高度無摩擦到同一水平面 ,末速度的大小與傾角及路徑無關。衛星高度越高,速度越小,周期越大。這些結論,可作為知識儲備,以便遷移解決一些較複雜的問題。 

3.聯想是遷移的主要途徑 

聯想是由一物理現象想到另一物理現象的心理過程,是培養創新思維重要途徑,創新思維是一種建立在牢固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基礎上的高水平的思維,它是一種知識與能力的遷移,更是一種提升、發展與創造.常見的聯想方法有: 

①接近聯想:即從比較接近的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想起,尋找遷移的理論依據.例如:2007全國卷Ⅰ,第二小題的實驗題來源課本,但不拘泥於課本,課本實驗“驗證碰撞中動量守恆”,採用了轉化的方法,把m1v1= m1v1?+ m2v?2中的“v”轉換為 m1OP= m1OM+ m2ON中能直接測量的長度,在高中物理實驗中,如;“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中,利用做平拋運動物體的水平位移與豎直位移求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利用狀態量與過程量的轉化,這種轉化思維如能遷移到今年高考第二小題,就能容易解決問題。此題考查了考生的實驗能力,同時又考查了考生聯想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②類似聯想:即從有相似的同類物理現象或過程想起,實現遷移的突破,如:江蘇高考,關於μ氫原子的躍遷就是一個新問題,需要考生聯想,應用玻爾理論,將氫原子的能級躍遷知識遷移過來,首先,先根據μ原子吸收光子后發出6種頻率的光,確定μ氫原子吸收光子后是躍遷到n=4的能級,然後再根據發出的光的頻率大小,確定使μ氫原子從n=2能級躍遷到n=4能級的光子的能量. 

三、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力避負遷移,發展思維能力 

知識的遷移要求對知識呈現的情境和知識轉換要靈活處理,而不是生搬硬套,彼此類似但有本質差異的知識之間,在遷移過程中有時會產生相互干擾和破壞,即產生負遷移,如振動圖象和波的圖象形式相似,前者對後者學習、認識常產生干擾,若將兩者不加區分、混為一談,就不能正確理解兩種運動形式的聯繫與區別,造成負遷移的主要原因有:錯誤的日常直覺經驗、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不深刻、錯誤的類比等。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加強變式教學,對所用的材料的內容和形式,善於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提出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教師應有意識地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變更事物的非本質特徵,通過分析、對比與評價,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勢的負效應。例如,學生對靜摩擦力的方向判定,由於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容易認為摩擦力的方向必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為此,教師應設計不同的情景,供學生分析對比,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實質,在平時教學中注重求異思維的訓練,採用變式教學,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總之,在培養遷移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既要培養解決類似問題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從其他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倡追根究底多問幾個為什麼,注意知識的融會貫通與變異遷移。簡單來說,知識的遷移要求對知識呈現的情境和知識轉換要靈活處理,而不是生搬硬套,所以,在應用以上所列方法時也不要僵化,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處理。教師的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要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教會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對於學生來講,學習的成效不僅僅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識,還在於能夠在新的情境中,應用已有的經驗去解決新問題,獲取新知識,從而產生預期的行為變化. 

參考文獻 

《中學物理》

《現代中學物理教學概論》

您正在瀏覽: 淺談物理學習中遷移能力的培養28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淺談物理學習中遷移能力的培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