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魯迅走進了網絡

魯迅走進了網絡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話說魯迅穿越到了現在、生在了一個人普通的農民家庭,在醫學院學習了幾年,發覺現今大家富裕了,可是精神匱乏、感情泛濫、良心缺失,人與人之間只要稍微碰了一下、就是法庭裡外張口閉口要錢,做事辦事講關係講圈子,貪污腐敗就像假貨水貨一樣普及到了每一個角落。因此,他決定棄醫從文,他想呀,文壇的人有文化有素質,一定是塊乾淨的清幽。因此:用筆名 “令飛”開始了創作。

  魯迅認為:現在的狂人越來越多,於是呀,他就寫社會上的狂人,他寫了修改,修改了又寫,如此反反覆復,最後終於寫成了《狂人日記》,他再把這篇文章認認真真審核一遍,自己覺得這篇文章達到了對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和批評,對歷史和文化的揭示和揚棄,對人本身存在和人性善惡的多維思考,對人類的終極關懷。他認為:這篇文章一發表,立刻會引起轟動的反響。他想呀,中國散文網讀者頗多,因此就用“令飛”這個筆名發表在了中國里。

  第二天,魯迅帶着欣喜的心情進入了,他想呀,他的文章到現在的點擊率至少也會有幾千人吧!當他進入,發現自己的《狂人日記》點擊率還不到一百人,裡面評語有幾個“贊”,有幾個“欣賞”,有個讀者給他的評語是“枯燥無味、索然無趣”,有個讀者給他的評語是“沒內容、沒思想、沒精神、應多學習、希望下次看到你的好作品”。魯迅帶着納悶的心情認真拜讀起了編輯推薦的好文章,魯迅連續看了七八篇編輯推薦的文章,這些文章有的寫愛情、有的寫離愁別緒、有的歌頌祖國、有的寫山寫水,幾乎篇篇點擊率上千上萬,幾乎篇篇讀者給的評語都是“精彩”、“推薦”、“喜歡”之類。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文章只是簡單或膚淺地圖解現實,不過只能供人消遣和休閑,文字漂亮,從文學生命力的缺乏可以看出他們還處在時代和現實的包圍中,他們還沒有衝進歷史和文化的內核。

  魯迅又在發表了《吶喊》,只是次日打開,看見讀者也只是廖廖幾十人,審核編輯還認為他的文章不健康,有意給他予封殺。魯迅納悶,就和網絡里的一位推薦作者聊天,聊着聊着就問讀者點擊率高的秘訣,推薦作者告訴他:你寫的文章一定要文字華麗,多寫愛情的,多寫山水情懷的,多寫一些大家喜歡的,多寫一些反映正能量的事物……這樣,編輯才會推薦你的作品,可是這樣你還遠遠不夠,你還得必須去讚美其他寫手的作品,特別多讚美那些推薦作者的作品,不管這些寫手寫的作品如何,你只管一個勁兒地贊,這樣你的文章點擊率才會高,你以後才能成名成家……

  魯迅因此草草就寫了一篇《花兒開在愛情里》,魯迅把文字儘可能的用得優美,儘可能用上“流年”、“捻”、“氤氳”等字詞,雖然魯迅認為寫的有些無病呻吟有些歇斯底里,但至少也夠得上二三流的水平,魯迅匆匆寫完沒修改也沒斟酌就立刻發表了,發表了之後他給網絡里的其他寫手寫的文章一個勁兒的讚美,直到讚美的他手酸心酸……

  魯迅次日打開,發現自己的《花兒開在愛情里》被編輯推薦,點擊率七八千人,讀者給的評語幾乎都是“贊、精彩、推薦”之類的……

  魯迅了發現網絡里的真相,他覺得寫文章沒意思,過去寫文章叫“酸”,現在寫文章叫“勢”,一點也沒意義,因此:他收拾起了自己的行囊,又穿回到了從前。

您正在瀏覽: 魯迅走進了網絡
網友評論
魯迅走進了網絡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