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愛情散文 > 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

手機:M版  分類:愛情散文  編輯:pp958

走自己的路 標籤:做最好的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

  作者王興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走的路又不盡相同。和母親聊天,母親給我講起了關於父親的那段曲折而又泥濘的路的故事。

  父親早年曾畢業於50年代的省立單縣師範,畢業后教過書,隨後供職於法院做刑庭書記員,因工作需要,去青海工作,母親曾一同去過。後來因家中老人身體有病,悄悄回來。誰曾想,回來了就回不去了,就這樣在家面朝黃土背朝天呆了一輩子,永遠沒有走出那塊農田。

  我不禁為父親的不幸而嘆惜。也難怪,小時偶爾聽他輕聲唉嘆,與母親一起談論過去懷念逝去的那段時光。畢竟,曾有過稱心的工作啊!命運給予的是那麼多的傷痛和無奈,失去的再也得不到了,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父親的希望破滅了,而新的希望仍在。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我們兄妹身上。他在家經常看書,看完之後,擠出時間引經據典的來教育我們兄妹幾個。“做人要謙虛,驕必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世上最寬廣的是人的胸懷”……他是在教育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安慰和激勵自己呢?在農村,種地並不是他的專長,而家庭負擔並不輕鬆,老人需贍養,孩子需撫育,整日的操勞,使他過早生出了滿頭白髮。我們上學要花錢,本來條件就差,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

  父親生活節儉。記得我上小學三年級時,一次上午放學回家,見父親剛從集市回來,父親給我買了我喜歡的連環畫書、故事書,還給我買了一頂帽子,我高興得到處炫耀。可是看見父親用算盤在那兒算來算去,面色有點發愁,左邊口袋掏完,又去掏右邊的口袋,上邊的下邊的全掏完,仍是皺着眉,又計算起來,之後又用本子記錄好。家裡負擔重,無其他經濟來源,他只有靠節儉維持家裡的一切生活,而生活賜予他的是男子漢太大的責任和使命:要為家庭承擔一切!

  因為怕花錢,父親平時很少抽煙,有時幹活累的時候抽上幾口,母親總是嘮叨:“煙不是好啥,吸幾口就行了,吸多了得花錢吧,這上有老,下有小的”。於是,父親便默默地熄滅了煙。父親總是挑價格最便宜的煙抽,價格貴一點的留給客人。有時買不起煙,便到街上撿丟棄的煙頭,到家剝裡面的煙葉,收集起來用廢紙捲煙抽。

  看書是父親最大的愛好,什麼書都喜歡看,《三國志》、《水滸傳》、《三俠五義》、《李太白全集》等是他經常看的書,而他最喜歡看《對聯故事》和《名人格言》。因看書而耽誤吃飯是常有的事,還不時的教育我,想讓我長大後有自己的追求,避免走他的路。隨着年齡的增大,我有時笑父親的迂,我懂得不算少,更何況給我講的有很多是我學過的,並不新鮮。上大學時,聽一位著名博士生導師安教授講課,其慈祥的面容與父親是那麼相似,侃侃而談如父親的諄諄教導,我不禁淚潸潸了。可如今,我再也很少聽到有人這樣教導我了,我多麼渴望有一位像父親一樣的人能和我一同探討啊!

  在老家,以前那些經常和父親說知心話的人,談及父親的點點滴滴,總是嘖嘖讚歎,而此時,我的心裡空蕩蕩的。

  而今,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了,可“子欲養而親不待”,失去的那份愛再也找不到。當我成為一名教師,才深刻的體會到了父親當時的良苦用心。他是在教育我,更是用心血來哺育我:要好好做人,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縱觀古代文人和學者,何嘗沒有遠大的抱負,可留下的只有千古遺恨,深深的痛,綿綿的愁。

  詩聖杜甫,一生沉鬱不得志,過着貧困的生活,而留給世人的1500多首詩所展現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和高尚的人品,影響着一代又一代文人。

  文學家歐陽修,幼年喪父,在母親教育下成人,雖步入過官場,但看破了其腐敗和黑暗,后遭誣陷被貶,辭職回老家。

  著名的愛國詩人陸遊,一生仕途坎坷,而9000多首詩澤及後人。

  豪放派詞人辛棄疾,雖英雄虎膽,但幾起幾落,他倔強的性格難以立足於圓滑的官場,最後壯志未酬,憂憤而去。

  古代文人大都具有類似的結局,相同的命運,得志之人又有幾人與?正是因為不平凡的經歷,上天才賜予他們一種使命:“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做”。他們有了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而寫出了傳誦千古的經典之作。

  偉大的時代呼喚優秀的作品,今天,要為世人展示社會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世間的百態,探求出一條艱難而又神聖的創作之路。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父親是我的導師、我的指路人,但現在,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去摸索,雖漫長曲折,但其樂融融。

  劉德華的《忘情水》我不知默唱了多少遍,曾為自己走錯路而後悔過。可如今,我已不是當初的追夢少年,而是近不惑之年,生活賜予我五味,太多的話想述說,太多的感想要表達。我堅信未來的路一定會越來越寬,不管以後是否會風雨兼程。

您正在瀏覽: 走自己的路
網友評論
走自己的路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