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輸在了起跑線上

輸在了起跑線上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看過一篇微博,有句話震撼心靈:“世界上諾貝爾獎有一半是德國人或德裔獲得的”。有位高中親戚作為交換生到德國上高中一年,所見所聞和微博里的文大致相同:德國的中小學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課程與作業,下午基本是不上課的!幹嘛?交友,野遊,玩!他們的幼兒園甚至規定不允許過早開發我們所謂的智力!原來德國人是這樣贏在了起跑線上的。

  即便是書本知識,也是他人的實踐總結。所以,人的正確認識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毛澤東《實踐論》中一句話的大概意思。教師的祖師爺孔子有句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句話可不是像有的人解釋的那樣:學習並不斷地溫習是件快樂的事。這句話的本意是:學習和實踐、練習相結合才是件快樂的事啊!孔子這麼說的,在其教學實踐中也是這麼做的。孔子的課程安排有禮、樂、射、御、書、數六門課。除了書、數是理論課外,樂、射箭、駕馭都可以視為實踐課程的,或稱之為技能課程的。禮,德育的教程。理論學習在孔子那兒並不佔據主要的地位。

  英國學者普坦爾指出:世界上重要的發明,有一半以上源於中國。但是當今世界,我看世界上重要的發明一半以上源於德國恐怕也不為誇張。近代中國的落伍,背離了孔子的教學模式也許是重要原因之一。孔子的學生,馳騁田獵的大喝一聲“駕”與彎弓射鵰的勃勃英姿,哪裡有絲毫文弱之氣?為何後世形容文人多用“文弱書生”、“書獃子”、“手無縛雞之力”等詞?“他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似乎成了文人自視清高的遮羞布了。於是當今中國,似乎也只能“山寨”了。

  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中國人都知道的,可是到了孩子這裡怎麼就行不通了呢?從幼兒園開始,我們的孩子就被填鴨子似的灌滿各種知識——他人的知識——理論的東西,看似學到了大量的知識,其實從根本上剝奪了孩子們自己認識世界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們除了會考試、夸夸其談外,並沒有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

  沒有一個玩耍的童年,其對速度、加速度、力量、壓強、色差、柔韌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等一系列的體驗就不可能有感性的認知,也就很難出大師級人才的,客觀世界對於孩子們的教育要遠遠大於書本上的理論。不是有句話嗎?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的。我們的教育實質上就是屏蔽了孩子們的彩色世界!不但如此,過多的不能消化的理論知識還會讓孩子產生畏難和厭學心裡,哪裡再有興趣探討未來世界呢?!

  攀比心理、人上人心理、現行的大學考試製度都在催生着“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怪胎似的話語! 當大學畢業生甚至碩士博士都感嘆收入不如藍領的泥瓦工木工時,不是社會不需要知識,而是社會需要不同層次人才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文憑貶值的表現。現行的教育把人都往“動腦”的那條路上趕的,一旦這條路上人滿為患,落單之人又無其他生存技能時,只能做無用的不平則鳴了。“我解得了三角函數,看得懂微積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讀得懂ABCD,到頭來發現自己還是文盲。”——這是哀嘆也是對現行教育體制的絕妙諷刺!

  普法戰爭后,德國人說贏在了小學教育上。把下午還給孩子吧! 玩,好好玩,也是孩子們成才的不可或缺的必經之路——因為玩就是兒童的社會實踐!

您正在瀏覽: 輸在了起跑線上
網友評論
輸在了起跑線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