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捨得》

《捨得》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仔細想想,是不是所謂的舍最終還是為了得?是不是這樣的舍還是沒有脫離自私之心,慾望之心?如果是為了得而去有目的地舍,那麼一旦達不到得的目的,這樣的舍最終會另人心生怨怒悔恨。所以古人云:為善欲人知,善中亦有惡根;為惡不欲人知,惡中亦有善念。真正的“舍”,應是無意求“得”的舍,即舍有我,得無我。才是真正的捨得。

  能做到舍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然而舍其實就是那一剎那的自我超越,此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從舍到得是一個往來曲折,豁然開朗的過程。正如蟬在痛苦的蛻變中獲得飛翔,蠟燭在燃燒自己的軀體中獲得光明。捨得,本是來自佛家的一種禪悟,試想人生碌碌,赤條條來去無牽挂,有什麼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舍與得,都不過是一念的執着,《金剛經》里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看諸相非相,方見如來。也正像辛棄疾說的“悟人生,正類春蠶,自纏縛”。所以,捨得亦是生活的一種境界。當我們真正明白了點點滴滴充斥在生活當中的捨得的因果體現,使舍與得不再是刻意的執着與纏縛,而是精神上的自由與洒脫,便也明白了佛家講的“慈悲喜舍”,此時的舍,是布施,是放下,是喜悅,是自我對於大眾的完全融合。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我們唯有獻出生命,才能獲得生命。所以當我們真正有所領悟,捨得之間,我心淡然。

您正在瀏覽: 《捨得》
網友評論
《捨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