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人散文 > 一位傳奇人物

一位傳奇人物

手機:M版  分類:寫人散文  編輯:pp958

  一位傳奇人物

  ——孫立哲

  杜書文

  孫立哲,在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中是一個響亮的名字。是一個在延安人民心目中值得驕傲的名字。在他十多年的插隊生涯中,他以赤腳醫生的身份,在救死扶傷戰線上,為延安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

  70年代初,筆者在延安地區醫院工作,對孫立哲的不凡事迹早有聞名。也親耳聆聽過他的先進事迹報告,領略過他光彩照人的風采,但卻只僅僅停留感性化層面上。1975年初春,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著名外科學家黃家駟,偕同人民衛生出版社幾位領導、編輯來到延安。要求到延川縣關庄公社關家莊大隊對孫立哲的情況做一番實地考察。並打算出一本適合於農村赤腳醫生使用的實用外科學。恰巧地區衛生局抽調我和地區葯檢所的徐鶴良陪同前往。接到這個任務,心情極為激動。一大早,我們乘坐着延安賓館專為黃老等人安排的“吉姆”和“伏爾加”(前蘇聯產品)直奔延川縣,在縣衛生局作暫短停留後,下午便到了關庄公社關庄大隊。早已守候在村口的孫立哲等知青們和隊幹部,熱情地迎接了我們。把我們安排在溫暖的土窯洞內。一切就緒后,人民衛生出版社的齊濤(女)書記,把帶來的一大捆醫藥衛生方面的書籍,交到孫立哲手裡。孫立哲接過書,感動得熱淚盈眶說:“太感謝了,這些書對我們太需要了,簡直就是及時雨呀!”接着縣衛生局長和公社、大隊領導向我們介紹了孫立哲知青小組為當地群眾防病治病的情況。晚飯後,知青們都擁到我們的窯洞內,看望七十高齡的黃家駟院長和年屆六旬的齊濤書記。看得出,知青們對這些從來也沒見過的國家重量級的醫學界權威人士的到來感到無限神秘和崇敬。黃老仔細詢問了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並講明了他這次來的目的和想法。孫立哲也代表知青們彙報了他們的創業情況、群眾的生活狀況和這裡嚴重缺醫少葯以及迫切需要醫療幫助的心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交談得親切而又愜意,直到深夜還不願離去。

  第二天,我們特意來到知青的住處,看了他們的居住情況和醫療站。窯洞是極其簡陋的,破舊的木窗糊了一層白麻紙。書籍大都散亂地堆放在炕頭,其中還有幾本英語醫學書籍,我們順便翻了一下,發現那上面還用紅筆勾劃了不少重點內容,更讓我們對這位年輕的知青刮目相看了。醫療站內設備同樣簡陋,一張檢查床,一張診斷桌,幾個出診箱,柜子里放着一些簡單的常用藥品,裡間有一個小型手術室,內置一張木製簡陋的手術床。門外的檐台上有一台舊的小型發電機。一個用於消毒器械的小型壓力鍋。正在診斷的孫立哲被男女病人圍得嚴嚴實實。啊!他們就是在這樣簡陋的環境里,為縣內縣外南來北往的萬千病人解除了病痛,為數以千計的病人做了大大小小的手術,而且沒發生一例事故。這不僅讓黃家駟這樣著名的醫學專家不可思議,就連我這個從正規醫院出來的普通醫務工作者,也感到萬分驚異啊!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年僅20出頭,沒有受過基本醫學教育的年輕人,能做出如此令人讚歎的成績,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謎。但這是事實。一個毋容置疑的事實。也竟成了我心中的一個謎團。我很想面對面的對他做一次認真採訪,但,一連幾天都沒有找到機會,因為他實在太忙了,自從初到的那天晚上見面之後,就很難見到他的身影。不僅是診斷室被圍得水泄不通,就是因下隊出診見不到影子。偶爾碰到,也是匆匆忙忙地打個招呼。我們住的窯洞離他並不太遠,經常在夜間聽到請他出診的敲門聲。偶爾看見,發現他眼圈總是黑的,眼裡總是布滿血絲。我提醒他:“一定注意身體”他總是說:“看見了病人,總是由不得自己,心裡總想着趕快讓他們脫離病苦!”。我問他:“這麼雜的病你都能看嗎?”他說:“不會的就翻書,書本是我唯一的老師!”他順手指着炕頭的一本《農村赤腳醫生手冊》說:“光這本手冊就已翻爛了3本。”

  一天,他真的病了,高燒40度。夥伴們把他鎖在了窯洞里,房東大娘為了讓他安靜休息,哄騙病人家屬孫立哲不在家。但他聽見后,立即翻身爬到窗口,撕破窗紙,叫住病人,隔着窗口替病人診脈開方。房東大娘還告訴我們;去年一個深秋的夜晚,勞累了一天的孫立哲剛躺在炕上,關家莊一位姓高的社員突然推門而入,說他的未滿周歲的孩子病危,孫立哲立即背上藥箱,拿上手電趕到高家。經檢查,患兒因中毒性消化不良,導致高燒、吐瀉,已處於昏迷狀態。孫立哲認為必須立即輸液。可是沒有輸液設備,於是就用注射器代替輸液器。他一條腿半跪着,彎着身子,雙手小心翼翼地推着注射器中的藥水,嚴格地掌握着速度。天亮了,患兒仍然不醒,他便和趕來的夥伴們輪換着注射,40多個小時過去了,當孩子慢慢蘇醒過來的時候,他卻昏倒在土炕上。由於他對醫術能刻苦鑽研,努力實踐,技術越來越精。治一個好一個,使許多重危病人從死亡線上蘇醒過來。而且醫療費用極為低廉。於是,當地人一傳十、十傳百,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一天下午我們隨孫立哲一起下鄉,看到前面許多老鄉在地里勞動,當我們走過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孫立哲來了!”霎時間老鄉轟動了,嘴裡高喊着孫立哲的名字,從四面八方圍住了孫立哲,不是敘說他們的病情,就是詢問孫立哲的身體狀況。問長問短。那場面真讓人感動不已。

  我們在關庄大隊的時候,延安地區組織的醫療隊也在這裡巡回醫療。這個醫療隊中,不乏醫療經驗十分豐富的各科高年資醫生。但由於這些人那時多數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是帶着改造的性質下來的。儘管他們醫術高,經驗豐富,病人並不找他們,偏要去找孫立哲看病。有一天,我們親眼看到,孫立哲的號一大早就被病人一搶而空,而那些“權威”們診室的病人卻寥寥無幾,異常冷清。為此,孫立哲向病人做了好多解釋工作,讓他們相信延安醫生的醫術。而病人就是不買賬,哪怕等到天黑也要他看。因孫立哲堅持在各大隊巡回醫療,地點並不固定,今天在這兒,明天在哪兒。一位從子長縣來的病人家屬,用架子車拉着自己的老母親,在關庄公社周圍追了3天,才追到了孫立哲。許多內蒙、山西、榆林、延長、寧夏的病人都是慕名而來,專找孫立哲看病。那時的孫立哲完全被神化了。

  我們在關庄大隊,前後呆了不到半個月。黃家駟院長對孫立哲的醫學知識和技術水平進行了全面考察,徵詢了他對新版外科學的意見和建議。並親自走上手術台對孫立哲的手術手把手的做了指導。而孫立哲也當面向黃老請教了許多諸如胸外科使用的Heartpacemaker(心臟起搏器)方面的問題,黃老很高興地做了詳細解答。通過一系列心貼心的交流,更加堅定了醫學泰斗對這位有志青年的無限信任。並放心地將他聘為新版《外科學》的編委會成員之一。後來聽說孫立哲在1978年以他紮實的理論和實踐知識,考上了北京醫科院研究生。成為當時少有的幸運者。

  對於孫立哲的成功,讓我產生了一系列思考。首先,他對這裡的群眾有着特殊的感情,老區人民的忠厚勤勞樸實的品德以及戰爭年代對革命的貢獻,深深地感動了他。其次,那個特殊的年代,給了他施展才能的環境和條件:艱苦貧困的生活環境、缺醫少葯的嚴重局面、群眾對治病眼巴巴期盼的眼神。激發了他刻苦學習醫術的堅定決心。當時,他也許並沒想成為一位技術精湛的名醫,也並沒想以此作為謀生和撈取財富的手段。而只是一門心思地想着儘快解除病人的痛苦,讓群眾儘快脫離病痛的折磨。正因為有了這種崇高樸素的思想,所以才產生了克服重重困難的勇氣和動力。有了這種動力,才促使他卧薪嘗膽,刻苦鑽研,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以至於翻爛100多冊醫學書籍的決心。三是黨和政府從政策上給了他最大的支持。拿現在的觀點來說,孫立哲既不是醫學院校畢業生,也沒有醫學技術專業職稱,屬典型的非法行醫。應在打擊取締之列,然而他卻是一個幸運者。因為那時一方面由於國家長期沒有評定技術職稱,更沒有頒發行醫執照一說。在這種大背景下,出了醫療事故是要承擔風險的。然而,黨和政府卻給他開了大大的綠燈。不僅鼓勵他大膽地為群眾防病治病,而且還讓他當上了縣上和地區的衛生行政領導。並通過多種新聞媒體大力宣傳了他的先進事迹,使它成為無可爭議的先進典型人物。雖然在粉碎“四人幫”后,在複雜的政治風雲中,他也不可避免地遭受過一些非議和打擊,但那是極不公平的。我認為孫立哲不僅是那個特殊時代的幸運兒,更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傳奇人物。三十多年過去了,雖然他去了海外,並且棄醫從商,搞了更為前沿的電子事業,但他在延安所創造的不凡事迹卻永遠留在延安人民的心中。

您正在瀏覽: 一位傳奇人物
網友評論
一位傳奇人物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