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身殘志堅的剪紙大師徐石生

身殘志堅的剪紙大師徐石生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身殘志堅的剪紙大師徐石生

  錢朝鑄

  一、坎坷的人生

  徐石生,1946年9月出生於安徽和縣黃壩,本姓趙,兄弟姐妹共11人,他最小。1947年在和縣人、原福建省教育廳廳長韓連和的介紹下,他被抱養給當年在和縣石跋河碾米廠任技術員的徐召庭(天津小站人)、陶文雅(蘇州人)夫婦做兒子,遂改姓徐。1950年,養父徐召庭先後調任縣政府建設科、水利科和工交科等部門的技術員、工程師等,直至今日,和縣城內仍有他當年規劃設計的特色建築,如縣政府對面的原工商銀行辦公大樓(現已成為銀苑賓館)。1951年,徐石生跟隨養母一同搬進和縣縣城住。按說,徐石生生活在這個幹部家庭應該有個幸福童年的,可不幸的是,1952年下半年在原城區小學讀書期間,他竟在一次滑板遊戲中被擁擠的同學們無意中從高處推下來跌成重傷,直至1954年被迫將左大腿截肢而形成終身遺憾。俗話說“破屋偏遭連天雨”,1958年,其養父又突然被打成右派分子,所以他的家庭立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他也只好輟學在家。

  1965年8月,19歲的徐石生被縣勞動局安置在縣建築工程隊工作。1967年1月,他因右派養父的影響而被“清理”回家。沒有生活來源怎麼辦?徐石生在一次偶然的靈感啟發下,竟自學起剪紙來。他先跟隨街上的老藝人學習刻制和縣人春節時喜歡貼掛的“門箋子”賣,后因“門箋子”屬於“掃四舊”的對象,就改刻毛主席像和“忠”字系列的剪紙作品,時間不長就在縣城裡小有名氣了。當時縣政府很多部門經常開展各項政治活動,需要在街頭巷尾書寫各種標語,都請徐石生來刻制噴漆字的坯子來噴制標語口號。後來,他憑着自學的財會知識被縣財政局錄取為助征員,參加每年5到6個月的午季和秋季徵收工作,直到1972年1月才有幸被照顧招工到縣糧食部門工作,專門從事糧油收購業務和結算的具體工作。他1978年成家,兒子徐津的出世更給他帶來了許多歡樂,可1998年,他因全縣糧食企業改制而被提前內退回家,直至2006年10月才正式退休。

  二、豐碩的成果

  剪紙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以質樸清新、簡練大方、丰韻自然、醒目傳神、出而不俗、簡而不陋等特點,生存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安徽和縣歷來民風淳正、文化底蘊豐厚,多種民間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剪紙藝術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說,徐石生剪紙藝術是深深地紮根於和縣這塊厚土上的。他的剪紙藝術應該從1971年開始算起,因為當時的和縣已經有一批追求剪紙藝術的人,如:和縣文化館的張曉勤、和縣一中的韋捷傑、和縣二中的王厚藝、香泉中學的沈魯、和縣農機廠的慶祖霖和西埠街道的吳忠鑫等,徐石生自然而然地成為他們“剪紙藝術沙龍”中的一員。當時剪紙創作雖然沒有報酬,但他們每個人的創作熱情卻非常高漲,先後創作出一大批上檔次上規模的剪紙作品,在安徽省內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和縣剪紙”藝術風景線,1982年3月,《安徽美術叢刊》編輯部特意編印了用中英文同時作序的《和縣剪紙》,其20多幅作品中徐石生竟有7幅。

  回想當年,徐石生百感交集。許多人都還依稀記得他那拐杖發出“篤篤”的聲音,因為這種特殊的聲音將那古老的巷子拉得更顯得持久和悠長。他在同仁和名師的指點下,用手中的刻刀不僅繼承了傳統的戲劇人物、草蟲花卉到窗花門箋的基礎,還大膽地創作出種類繁多、絢麗多彩的作品,這些作品逐漸形成了徐石生“粗細結合、陰陽交錯、融我國南北剪紙藝術為一體的剛柔相濟、節奏和諧、樸實優美、丰韻自然”的剪紙藝術特色。他將南方的細膩、北方的粗獷和西歐的嚴謹都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既傳統、民俗又富含異國情調的獨特的藝術風格。由於他長年累月鍥而不捨的埋頭創作,所以其作品數以萬計,其創作題材多是人物、山水、動物、植物和花鳥蟲魚等,他的許多作品先後參加了在縣、地區、省和國家等不同級別展出,且榮獲了大獎的剪紙作品,如:1972年《八大員》首次參加縣美展,1979年《逢春》在《巢湖文藝》配文發表,1981年2月《節日歌舞》在《安徽文藝》發表,1983年《農村小品》在《安徽日報》發表,同年6月《安徽花鼓》參加全國八省市聯展,1987年《民間歌舞》和《成語故事》等參加全國商業職工書畫作品展並獲三等獎,《龍舞》還入編了《全國商業職工書畫作品選》,1988年《民間歌舞》、《一代新人》、《歡樂的幼兒園》等十二件作品參加“安徽省1988年迎春剪紙展”, 1990年《母子情》在北京美術館參加了“全國剪紙大獎賽”,1996年《福到了》參加在哈爾濱舉辦的“中國旅遊剪紙展”併入選《中國民俗剪紙集》,2000年《千禧年》在安徽電視台展播,2003年《龍舞》、《花鼓舞》、《福到了》、《成語故事》等參加了“全國暨華東地區殘疾人技能成果展”並都獲了獎,2005年《小鎮印象》在中央電視台二套“前沿”欄目展播並作了專題報道,2006年10月《百蝶圖》、《友誼之花》等參加了杭州首屆“國際剪紙藝術節”並榮獲優秀獎,同年11月《鄉間》《清明上河圖》等參加“中國中西部旅遊產品展”並獲“最佳旅遊產品獎”,2007年3月《團龍》、《團鳳》入選《中國龍中國鳳集》,有幸成為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及香港回歸十周年禮品……

  三、執著的追求

  現在,徐石生先生雖然年過花甲,但他仍在追求着剪紙藝術的與時俱進,每天都要伏案勞作,用他那雙長繭的手,將自己心中的夢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現實的圖案。他雖是個殘疾人,但從來不消沉不自慚形穢,將自己看成是一個健全的人,處處事事都顯示出身殘志不殘的頑強意志。他不僅經常拄着拐杖到處拜師訪友,而且還主動用書信或電話與我國南北方的剪紙大師交流探討。與他經常聯繫的有:由我國著名民俗專家、原文化部部長高占祥作序的《剪紙藝術》一書的作者鮑家虎,和縣人,是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安徽省剪紙學會會長;天津美術學院教授、全國剪紙學會會長仉鳳皋;全國剪紙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剪紙學會會長、全國唯一一家私人剪紙博物館館長秦石蛟;安徽阜陽剪紙大師劉繼成等。徐石生就是這樣用幾十年如一日的頑強拼搏,用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終於換來了自己剪紙藝術的輝煌。從1992年以來,他先後100多次參加了省、市(地區)、縣和全國各類美展,並多次榮獲省、部級和國家級大獎,中央、省、市、縣電視台也曾多次報道。其中《福到了》入選《中國民俗剪紙集》,《龍舞》入選《全國商業職工書畫展作品選》。2002年,他有130多幅作品被安徽省博物館館藏,2003年其剪紙作品入選參加全國暨華東地區殘疾人技能成果展並獲獎。其作品《蘭花印布》等分別被市、縣政府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領導和友人。其藝術成就先後被收錄於《和縣地方志》、《安徽省當代美術家人名作品圖錄》、《中國藝術名人網》、《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中國剪紙藝術名家大典》、《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等,他因此而從縣、市、省美協會員,逐步發展成為“中國殘疾人美術家聯誼會會員”、“中華民族藝術促進會剪紙委員會會員”等,並被中華民促會剪紙委員會推薦為“中國民間藝術大師”。他的成功歷程感動了許多身體健全的人,無疑為安徽和縣爭了光,為家鄉人民添了彩。

  二○○七年八月八日

您正在瀏覽: 身殘志堅的剪紙大師徐石生
網友評論
身殘志堅的剪紙大師徐石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