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十月。秋語

十月。秋語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十月。秋語 標籤:十月圍城

  鋪開信紙,落筆之前,心緒總是難平。

  每次回鄉,往返的途中,那一幕幕如倒帶一樣在眼前閃過,心在寸許間,擁一懷溫柔,任胸口的潮水肆意飛濺,潮濕的心攀附在綠植的藤蔓上,看溫暖如何劈荊斬刺,風雨兼程。

  十月,野菊花開滿了山間,秋風掃過,而落紅片片。

  我一身疲倦,赴往那個魂牽夢繞的山鄉。

  時光的刻刀總在季節里舞動,時而深刻,時而淺顯,那些光陰里的故事,那些路過的風景,那些還未聽完的曲調,當記憶再度重現時,我唯一能做的,素筆臨摹,來珍藏曾經的紅塵歲月。

  山鄉的氣候有些乾燥,卻有透着幾分清涼的味道。

  偌大的砂石場上,陳列着各種陶罐、陶壇,村民們小心翼翼,輕拿輕放將這些土坯擺放在一起,只等進窯燒焙。

  小村沒有土地,一直以來就靠這種土陶壇、罐生存,它是採用天然陶土燒制,不浸不漏。

  山鄉的土陶罐又不同於“瓷”,它要比“瓷”粗糙很多,無論是在製作配方還是在窯火的駕馭都不會有準確的數據,最基本的燃料是以木柴為主,火候的掌握是要靠老把式的經驗。

  陶是土與火的藝術,而那窯就是土與火交融的舞台,是幽藏烈焰的秘密和催生泥土脫胎換骨的地方,沒有窯就沒有這些罈罈罐罐,窯,在那個年代,給了山鄉賴以生存下去的力量。

  陶的造型各異,這些最為樸素的民間工藝品在上個世紀是個很火爆的行業,它所體現的不僅僅是一個群體,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文化。

  多少年過去,那些回不去的原鄉,儘可能的丟失了曾經養家糊口的手藝。

  而今,能夠守在陶窯身邊的也都是那些彎曲的背影。

  他們,兒孫滿堂,日子,溫暖安心,如此,艱辛勞作,只為一種生活姿態,一種精神傳承。

  步入山鄉,我如此幸運,目睹了一場久違的盛大的勞作場面,嗅到了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

  從頭到腳,將他細細端詳,身體消瘦,面部黝黑,額頭上花瓣層層疊起,舊衣布衫,腳上的黃球鞋已經洗得發白,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意味深長的感動。

  這樣的時候,想想自己為了那一份責任和義務,如昆蟲一樣寄居在城市的一角,捲縮起自己的激情和想象,天地遼闊,生命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

  往事中的飄泊和離別,漸漸模糊了雙眼。坐在溫暖的陽光下,凝望山鄉的塵煙和風情,那一雙雙黃球鞋卻能夠讓人平靜,安然、踏實。

  這些黃球鞋,見證了他們此時彼時的辛勞節儉;見證了他們心頭的苦與甜;見證了在蹉跎歲月里,他們肩頭扛起的沉重擔子!

  有人說,遺忘能夠讓人堅強。

  我說,念起,有暖,有愛,還有希望。

您正在瀏覽: 十月。秋語
網友評論
十月。秋語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