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跟着時代的步伐奔跑

跟着時代的步伐奔跑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時代的步伐奔跑的太快,窮盡全力也難以趕上它的節奏。

  --題記

  小時候,我們村子里的人全住在窯洞里,那時候,還沒有電,每每夜晚來臨的時候,家家都點起煤油燈,坐在突突的冒着青煙的燈前,爺爺說:村裡來的工作組說在將來農村要建居民點,然後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並對我說估計我到他這般年齡的時候就可以實現了,那時他五十歲。

  此後幾年,大卡車拉來了一根根白嘩嘩的水泥電杆,村子里的人們喊着號子栽起來,拉起電線,一家家電燈亮了,人們欣喜若狂,煤油燈從此退下歷史的舞台。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放開收音機,或者聽一聽秦腔,或者聽一段新聞。

  緊接着,電動的磨面機轉起來了,一袋袋雪白的麵粉一會兒就磨成了,人們再不用抱着磨桿或者矇著毛驢的眼睛圍着石磨轉圈圈,轉了幾千年的石磨下崗了。

  隨着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的落實,連年糧食大豐收,家家糧滿囤,人們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人們在窯洞前面的院子里,蓋起了磚木結構的平房,家裡的擺設也逐漸豐富了起來,有些有發展眼光的農戶已購買了拖拉機、三輪車搞運輸,或者搞養羊、養豬、養兔等養殖業,生產的熱情十分高漲。戶與戶之間的收入差距開始有所分化,那時廣播里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就是“專業戶”、“萬元戶”,黑白電視機和彩電也逐漸進入普通家庭。

  到了九十年代,農民開始較大規模進城務工,但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家庭經營收入。當時政府就提倡優化農業結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兩高一優農業,使農業的潛力進一步得到挖掘。到九十年代後期,每縣已有數萬人進城務工,大多是青壯年男勞力,從事的主要工作便是建築業,當時便有這樣的新聞--“靈台縣女當家超萬人”。戶與戶之間收入的差距已拉得很大。

  到2000年左右,原先住在塬邊的人們開始往公路畔集中,一些村子比如像靈台縣星火鄉的蔡家塬村已開始有規劃的建設小康屋,一排排集中連片、規劃整齊的小康屋分佈在公路沿線,規模有一百多戶,人們出行及生產生活都十分方便。移動電話先是外出打工的人使用,最後漸漸普及到農戶。交通工具已主要成為摩托車。從2006年1月1日起,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農業稅被取消了,此後,還給農民發放種糧補貼。2006年、2007年相繼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和書費,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還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供應早餐。

  到2010年,全縣外出打工的人數已達到近五萬人,不僅男人們出去,女人們也大規模的出去了,家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有的甚至整戶外出。外出的女人們從事的行業五花八門,有做家庭保姆、賓館服務等的服務業人員,有做服裝加工、玩具生產的製造業人員等等。也就在最近幾年,農村的柏油路實現了鄉鄉通,通村的公交車開始奔跑在鄉間的道路上。

  農村人們的服裝開始花稍起來,女人們穿起了裙子。一村一村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小康生態家園建設得富麗堂皇,房前屋后花團錦簇,衛生所、幼兒園、健身廣場一應俱全,社區建設與城市小區建設完全一樣。有些生活較富裕的農戶開起了小車,有些外出打工的人們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裡買了房,安了家。鄉鎮、縣城的規模也逐漸宏大起來,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內地總人口為13.4億人,其中城鎮人口6.66億,鄉村人口6.74億,兩者基本各佔50%。

  時代像呼嘯而過的列車,飛速的發展和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讓人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窮盡所有的力量,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順應發展的潮流大步向前,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您正在瀏覽: 跟着時代的步伐奔跑
網友評論
跟着時代的步伐奔跑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