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哲理散文 > 不可說

不可說

手機:M版  分類:哲理散文  編輯:小景

  塵世種種,皆有其一個潛在的境界。

  天地始於混沌,起於迷茫。人類便在這混沌與迷茫之中,應着自然的召喚,去感知它的內涵。於是,他們忍受着歲月千萬年的重煅:生入俗世,死入塵埃,代代傳承,生生不息,反反覆復地演繹着世間的悲,歡,離,合。靈魂在這反覆之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華。

  然而,面對生命的玄機重重,人之好奇層出。故芸芸眾生以其疑惑之目示佛,以求答案,然佛僅淡然一笑,曰:“不可說。”

  正因為事物有着其玄妙之處,所以深奧之物便有了其獨到的韻味;它不斷刺激着人類探求生命真諦的好奇心。生命的探求講一“悟”字——僧人以之為媒介,來讓心靈與日月相感,與乾坤相通,以求大徹大悟。即便未果,坐寂於八荒之間,飛升於六合之外,羽化而登仙,也如飛蛾撲火一般耀眼而絢爛。昆蟲尚知憑自己追求光和熱,倘人類只知慵懶地從別人那裡尋來答案,卻不願耗費一縷心思去悟。那生命豈不如同雞肋?生命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亦是一個悟的過程。既然是過程,結果似乎就不是那麼的重要,即便未得結果,也只有憾,沒有悔。所以,面對懶人所問,一句“不可說”方可置之死地而後生,讓其自悟,才合人類傳承之大道。

  人類,妄圖用一切手段將自然變得簡單化,條理化,將自己永遠都束縛在追尋功名利祿的道路上,卻驚異地發現天地依舊混沌:天地萬物本沒有一個極為精準的概念。譬如對於錯,二者本沒有一條明確的界限,超出一切世俗的羈絆,錯亦是對,對亦是錯,錯錯對對,是是非非,皆出於心。是故: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禪,諦易通於心,卻難言於表。人之思維本為獨立,對事物的見解也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與其強行以語言糾葛,而使其混沌不清,倒不如一句“不可說”與之相通於心,交融於神。與其強行灌輸自己的思想而招致不滿,倒不如一句“不可說”讓其獨闢蹊徑,或許到能另出一番境界。

  世事多為不可說,需讓人以心去悟。

  痴迷終生不解吾之所云,仍以問佛,然佛依舊一笑,曰:“不可說……”

  兩境

  蕭龑

  雷霆四起,夜乍驚,大河波瀾萬頃。鐵索橫江,雪浪涌,絕壁百丈玄冰。瀚海鐵青,長空冷凝,幾番忠魂影?江山易主,又嘆幾家浮萍。時值五龍吞日,偃旗斷金戈,苦雨風腥。狼煙彌散。籠關山,誰堪逐鹿問鼎?阿房宮闕,三百里一炬,焚火京都。沉舟一戰,何懼飛山壓境?

  月影孤伶,星隕落,只盼一醉酩酊。獨登西樓,攬殘陽,塵世誰解我心?華光縷縷,秋水盈盈,再夢江南景。點點愁緒,望斷天涯紅綾。 仙風即隨鶴去,芳艷俱凋落,琴弦捻斷,風月故好,空長嘆,怎奈韶光無情?長歌有恨,流水太匆匆,煩郁皆拋。尋樂逍遙,閑韻共邀黃鶯。

  萬法皆由心生,萬情皆由心起。兩心,便生兩境……

您正在瀏覽: 不可說
網友評論
不可說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