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龍應台《美麗的權利》有感

讀龍應台《美麗的權利》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龍應台《美麗的權利》一書有感

  By Anna Lv AMDream

  首次閱讀龍應台女士的書籍,她的思維十分理性,下筆的文字猶如子彈,字字珠璣。很久沒有遇到一本能讓我凝神通讀的書了,很久沒有認真地寫一篇讀後感了,很是慚愧。

  談美麗的權利,實則在談女權,而面對這樣的話題,人人都有自己的解讀,就連我這樣的女子都會有自己的認知,不管是激進派的,保守派的,借用本書的一句話,當我們在談"女權"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在爭取充分發展的權利。

  才疏學淺的我,抱着一份敬意,分享自己在讀這本書的感受。是不是沒有對於女權背景的了解,我們就不能參與這個話題呢?在《美麗》這本書里,我的思考一直跟隨着龍女士那隻急切的筆,亦或是本書里收錄的其他讀者的文章來尋找答案。代序里她寫自己,"毫無選擇,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我什麼也不是,只是我自己。我對世界有着超出尋常的好奇;因為好奇,我得以用近乎童稚的原始眼光關照世界的種種,這種眼光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我對人和事又懷着極大的熱情,熱情使我對人世的山濃谷艷愛戀流連。別人的流連也許以華麗的辭藻托出,我卻喜歡簡單,總想讓自己的文字如連根拔起的草,草上黏沾濕潤的泥土。"

  《美麗》一書分為三輯,每一輯,都會有一篇主文章,以此引發不同觀點的辯論,每一章輯里都有出彩的觀點。開篇的一輯下筆之重,引起的爭論之多,這裡面的說了社會群體里各個年齡層的女性,她們或柔或剛,在依然重視男權的社會裡,這些女性的生存現狀,以及反映的一些由於觀念導致的問題。由"查某人的情書"一文,可以讀到,作者作為一名女兒,妻子,兒媳,大嫂,和女人,每一個角色都有許多煩雜的事務等待着她處理,究竟哪一個角色才是屬於她自己?或許諸多中國女性有着同樣的不解。

  女性,我們在分擔著社會給予我們的生育責任和家庭責任的同時,依舊要在工作場合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們希望得到認同與理解,而不是處處透着一種被動接受的責任,這些是你應該去完成的事情,這樣的態度,讓人透不過氣,也無法理解,這樣的應該究竟從何而來?但我們依然能夠理解,男性也有社會價值體系里給予的不能抗拒的壓力,所以在家庭里,我們試着分擔了繁雜的家庭事務,是出於愛和體諒,也是希望我們可以在同一個平等的位置上,相處與交流。

  女性亦可在社會中,找到自我的社會價值,在《美麗》一書的第二輯星洲風波中,我們看到的女性理性探討社會問題的可能,並且是從批評的角度出發,而批判有時候並不是不好,是出於希望得到改正,做的更好的關切之心。作為一個寬容的人或國家,我們要肯定真實的批評,合理的自我審視,適度的做出改正,善於接納幫助自己成長的不同"聲音".

  最後一輯,以"啊,上海男人!"為主導,跳脫出了之前略顯強硬的行文風格,轉而舒緩俏皮了一些,上海男人作為地域特色化的一列分支,總被傳聞得略顯"娘娘腔",而舊時上海女子被形容的"嗲兮兮"得風情,現如今也是少有顯見。於此同時國內的青少年成長問題也開始凸顯,大家覺得男老師少女老師多,教育環境導致現在的男孩子越發的"溫柔",女孩子越發的"勇猛",於是家長們開始擔心,男生是否缺失的某些男性氣概,而女生是否又太過男性化?這樣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或許是我們越來越重視男女平等問題的引線。

  這本書寫在1985年,而放在今日的中國,又完全沒有距離感,有些問題依然存在,但可貴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女性開始發現自我,願意為爭取人性的平等發展的權利而努力。還是引用本書最初吸引我的一段話作為結束吧,"所以,當我們在談女人處境的時候,我其實同時在談男人的處境,因為,如果女人覺得自己被雙重負擔壓得透不過氣,如果她覺得丟失了性別和自我造成了心靈和情感的殘障,如果她的女人角色使她疲憊不堪,力不從心,那麼與她共處的男人,下廚也罷,不下廚也罷,怎麼可能生活在幸福快樂中呢?"

  2016年4月17日

您正在瀏覽: 讀龍應台《美麗的權利》有感
網友評論
讀龍應台《美麗的權利》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