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讀後感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讀後感

  蔣招賓

  按照《易經》輪迴學說,以及國內外王朝、政權興衰規律,一個政權中心發展到一定時期,要進一步從興盛走向更大的興盛,需要高人出現,才可能實現中興。我國歷史上有著名的漢朝中興、唐朝中興、明朝中興、清朝中興。每一個中興,都離不開一位雄才大略、勵精圖治的元首,漢代有漢光武帝劉秀,唐代有唐明皇李隆基,明代有明孝宗朱佑樘,清代有康熙乾隆創造的康乾盛世。中國共產黨建黨90多年,建國70多年,當前的習李新政,具有中興盛世的明顯跡象。

  有人總結習主席是 "十如天子",一是人如其名,"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史記魯周公世家》),"近"就是很容易接近,言談平和,不擺架子;"習"就是按照規矩、法則來辦事。二是愛友如己。三是愛民如子。四是愛國如家。五是愛才如渴。六是號令如山。七是納諫如流。八是目光如炬。九是嫉惡如仇。十是大筆如椽。2014年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之江新語》,就是習書記親自撰文,原《浙江日報》頭版的特色欄目,累計短評232篇。十八大之後的一個月中,習近平四次引人關注的活動: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到廣東考察工作、紀念"八二憲法"頒行、制定"八項規定",分別對應小康、改革、法治、治黨"四個全面".可見,運籌帷幄,履新之初就已開始。十八大以來的兩年多時間裡,幾次重大會議,正構成"四個全面"形成的路線圖:十八大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要求"全面依法治國",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宣示"全面從嚴治黨",到去年12月,"四個全面"總布局完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主要收錄這段時間內的各類重要著作79篇,涵蓋政治、經濟、改革、法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反腐、外交等十八個專欄。我帶着敬仰、帶着感情,花了較長時間閱讀這本書,總體感受,一是高瞻遠矚,經國之書;二是慎思縝密,實踐之書;三是辯證精深,哲理之書;四是華彩樸實,文學之書;五是修身啟智,人生之書。筆者就感受最深的五個方面,歸納為"五意"談談個人讀書的體會。

  一、哲意——富含哲學道理

  "聖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聖人。"(第174頁,《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說明聖人與庸人一是可以轉換,二是源於定位,三是重在實幹。如果往兩個極端看,我們既不是絕頂的聖人,也不是絕對的庸人,但如果相對來看,每個集體都有聖人,都有庸人,就是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對照而來,就是看我們下了多少工夫。"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就在於"不恥相師,苦下功夫".關於怎麼下功夫,習總書記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總是留給有思路、有志向、有韌勁的人們。"作為已到中年的人,目睹了很多人從庸人走向聖人,也看到太多的聖人走下神壇,變成庸人,基本上符合這個定律。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第54頁,《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我們這些差不多踩不到青春尾巴的人感受尤深,比如喝酒、比如熬夜、比如跑步、比如竭盡全力做個什麼事,實現什麼目標,全部靠拼勁、闖勁和失敗了從頭再來的悲壯已經跟不上、來不及、不奏效了。所以在青春的時候需要儘早覺醒,奮鬥,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是最幸福的",不管是獲取心儀對象的芳心、成為某一職業的能手,還是理想生活狀態的達成,所以我不認為任何崗位是一個小小的舞台,三尺講台也好,哪怕一個家長、一個丈夫也好,所以我的20至30歲為教育事業而奮鬥,那種努力,付出,奮鬥了,有回憶,有故事,就不是虛度的,甚至是豐厚的,對得起自己的人生。當然青春不是絕對的年齡概念,有夢想,在奮鬥,就始終是青春的,甚至可以青春一輩子,像習主席,像美國炙手可熱的總統競選人希拉里68歲,拜登是73歲。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第67頁,《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告訴我們,未來是現在創造的,要積極奮鬥,不要悔;現在是自己的歷史決定的,要客觀面對,不要怨。這樣看來,子女培養也好,自身發展也好,就都能平和、理性、積極地面對。"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我們寫材料也好,搞創造發明也好,大國崛起也好,涉及到核心競爭,就必須有自己的東西。

  二、情意——感情真摯充沛

  一是真情。"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共同的根讓我們情深意長,共同的魂讓我們心心相印,共同的夢讓我們同心同德,我們一定能夠共同書寫中華民族發展的時代新篇章。"(第63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那種親如一家,密不可分,割捨不斷的綿綿情意,在根、魂、夢三個字,三句話之間,如此近,如此真,如此實,再冰冷的心也會融化,再隔閡的情也會走進,這種人間大愛、民族情懷的穿透力一下子就會點燃。

  二是豪情。"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吮吸着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第29頁,《堅持和運用好馬克思主義活動靈魂》)《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等)全書四次提到,實際講話還要多,悠悠發出,泱泱中華,天地之間,蒼茫大地,自信、自強、自立,抒發一個中國人的豪情。與毛主席"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問蒼茫大地,誰舉沉浮"的豪邁情懷,異曲同工。

  三是激情。"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為了創新創造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第52頁,《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那種幹勁、衝勁、拼勁,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三、詩意——充滿詩情畫意

  "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第35頁,《實現中華名族偉大復興是中華名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對過去苦難的珍視、達觀;對現實成就的坦然、客觀;對未來前景的信心、樂觀,以及為之奮鬥的堅定,盡在詩意的表達。

  "我的家鄉陝西,就位於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裡,回首歷史,我彷彿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第287頁,《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本來是一個經濟學術上的問題,習總書記這句簡短的開篇,畫面的蒼涼、古曠、闊大,開路人的艱辛、付出、孤立、堅持,成功后的心酸、欣喜、自豪、珍貴,後來人的感嘆、震驚、敬仰、承接,複雜的情懷,詩一般的呈現。又如:"我們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在汪洋大海中‘雲帆高張,晝夜星馳’"(第313頁,《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境界類似於前,語言更加精鍊,奮鬥、艱辛、堅持、犧牲、悲壯、收穫的複雜感情更耐人尋味。

  四、民意——站穩群眾立場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的夢想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第40頁,《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後來的《出彩中國人》電視節目,備受觀眾喜愛,重要原因是按照習主席的民本情懷,看重普通人的夢想,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的奮鬥,普通人的人生。《中國好聲音》也是這樣,至少在觀眾看來,只看聲音,不看長相,不問來路,越普通,越真實,越個人越打動人心,即使是天後張惠妹的妹妹張惠春,出台,四位導師也毫不知情,完全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現,格外受到觀眾好評。

  "自覺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把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緊密聯繫在一起,始終以國家主人翁姿態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貢獻。"(第44頁,《實幹才能夢想成真》)實際上與原來的高大上,為共產主義,為祖國獻身已有不同,更加符合人性,更加尊重現實,更多從個人、個體,生命、生活,人權、人性的角度要求人、激勵人、評價人。正如習總書記著名的就職演說中講:"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完全從個體的民意出發,產生廣泛共鳴,贏得國人擁護、愛戴、歡迎。

  "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對人民智慧、力量、權利的充分認識和尊重。而"為青年馳騁思想打開更浩瀚的天空,為青年實踐創新搭建更廣闊的舞台,為青年塑造認識提供更豐富的機會,為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力的條件。"第54頁,《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則是完全是站在聽眾的立場角度思考問題,完全"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姿態和行動,出台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文件,就是為普通老百姓發展提供的便利。

  五、誠意——說真誠真實的話

  "怎樣治理社會主義這樣全新的社會,在以往世界社會主義中沒有解決得很好。馬克思、恩格斯沒有遇到全面治理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他們關於未來社會的原理很多是預測的;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后不久就過世了,沒來得及深入探索這個問題;蘇聯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探索,取得了實踐經驗,但也犯下了嚴重錯誤,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第91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恆的思想價值,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並沒有窮盡真理,而是不斷為尋求真理和發展真理開閉道路。"(第26頁,《堅持和運用好馬克思主義活動靈魂》)無論是在道路選擇,理論探尋、制度構建上既自信,又實事求是,勇於敢於承認缺陷和不足,非常誠懇。對待黨內腐敗現象,也是如此,直言不諱,自信、誠懇、擔當。外交上也是如此,"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中非關係不是一天就發展起來的,更不是什麼人賜予的,而是我們雙方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第305頁,《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

  "接受幫助,就是要聽得進意見,受得了批評,在知錯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第182頁,《從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受幫助,不是那麼容易,能批評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貴人,貴人難遇,有時貴人出現了,我們卻因為自己的面子、見識而拒之門外,實在痛惜。"父願子成龍,師願徒出眾",老師、父母是最希望自己的學生、子弟成長進步的,又何嘗不是批評最多的人。我常常想,我兒子要是知道這句話,理解這句話,踐行這句話,我作為父親該多麼幸福。

  全書博大精深,主要是習近平個人,也應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智慧,可讀、可學、可用的東西很多,需要思想家去理解,實幹家去落實,理論家去探究,我作為一個最普通的讀者,學識、見聞、能力、水平非常有限,截取其中的只語片言談體會,很可能是不準確的,或者是錯誤的,但期待激發大家的閱讀興趣,如果真學、真懂、真用,對工作、對人生都是大有好處的,或許能夠產生預想不到的驚人效果。

您正在瀏覽: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讀後感
網友評論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