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批判》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魯迅批判》有感
朱涵
《魯迅批判》是著名學者李長之先生的一本小書。篇幅不長,區區十萬字,卻是研究魯迅的一部赫赫有名的經典。是每一個想深入研究魯迅乃至民國文學的人繞不開的必讀書。李長之在其中提出的許多觀點大多依然十分洞見。而且,不同於傳統的中國史學人物傳記,這本書運用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方法,認為作者的心理、精神狀態和童年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作家的作品。作品與作者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割裂開來,就無法深入理解兩者任一。在分析過程中,不僅僅是對文本作出評價,更需要從魯迅本人的精神面貌演變來推斷和解讀文字背後的來龍去脈和蘊含的深意。相比之下,傳統的中國史學人物傳記所帶的黑白分明的道德判斷忽視了人物作為一個個體在宏大的歷史進程中的渺小與力量之有限。把一部作品、一個人批判一番很簡單,畢竟人不能脫離現實而存在,不能在開啟上帝視角、了解所有完整的信息的情況下做出最優的判斷。而刀筆吏們若不深入探究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過程,看不到他們經歷過的傷痛和在政治道德困境中掙扎的痛苦,很容易站着說話不腰疼地用聖人的道德標準來否定他們的所作所為。而從精神分析的方法出發,至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少一些書生意氣的酸腐的道德評價,看得到魯迅的局限。而只有理解了魯迅的局限,才能更好地欣賞他作品的魅力,了解魯迅作為一名文化巨匠與舐着自己傷口的戰士的偉大。
由此而知,同司馬遷的《史記》一樣,這本《魯迅批判》最大的特點便是它的紀實性。不虛美,不隱惡,不預設結論,不假設立場。一切都從客觀事實和批判者本身的文學與美學的標準出發,論證總結。不會因為當時的政治需求而刪改觀點,也不會因為權力的淫威而妥協。這也導致了李長之的人生經歷與太史公有遙相呼應之處。太史公的《史記》是他自己理想的政治道德的總結與體現,許多地方與專制統治需求格格不入,對漢高祖與漢武帝入木三分的鞭撻尤遭統治者忌諱。而在民國時期,《魯迅批判》這本書被視為左派讀物而被查封;新中國初期反右運動中又被查禁,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公宣隊隊員指着李長之先生的鼻子說:"魯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衝著‘批判’,你就罪該萬死。"一本能把國民黨與共產黨都得罪的書,一位能在解放前後都遭到封殺的學者,卻能歷久彌新,或許正是這本書學術價值最有力的作證。畢竟,真正客觀和深刻的思想,是不怕政治力量的干涉的,而它正也是政治力量最害怕的。這正是批判家的風骨,不屈從於批判對象,不屈從於時代,不屈從於政權,更不屈從於普羅大眾,始終保持着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本書,若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講,也應該是李長之先生本人磊落光明,熱烈而嚴謹,明白而深刻的人格體現吧。
李長之認為,魯迅生在一個風雲變化,世代更迭的社會環境中。每一個生活其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對這變化有敏感的體會。但除了這個大家共有的大環境,魯迅本人獨有的經歷更是使之成為魯迅的重要因素。醫學教育帶給他的科學素養與最終的棄醫從文,小時候家道中落讓他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和魯鎮那充滿了執拗的農民性的生長環境,都給他的精神以及他的作品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就醫學教育來說,李長之認為最重要的是進化論的第一要義:生存。每個人都必須先生存下去,為了生存而掙扎與反抗。所以他的作品中滿是對普通人,對尤其底層人們的死與生存的關懷。有時候見的血淚太多了,他的筆下甚至會透出冷漠與麻木的氣息,但這恰是魯迅的自我保護,好讓他能修整之後生存下來,繼續戰鬥。而這對人的生存最深切的關懷,也是讓魯迅成為受五四青年愛戴的原因。
醫學教育給魯迅帶來的第二點性格特徵,便是魯迅對中國傳統醫藥的痛恨,這其中又延伸出對傳統醫藥所代表的封建社會中人的愚昧與無知的批評,和對與醫藥有着盤根錯節的關係的傳統文化的針砭。它們與現代、文明、都市的西方文化相比,區別大得刺眼。但最根本的,則是醫藥本身對人的救治或毒害是最直接和顯而易見的,而它所代表的封建文化與道德,則如慢性毒藥般腐蝕着、吞噬着每一個生存其中的人的心靈與精神。
小時候家道中落的經歷讓魯迅感受到了世態炎涼。他自己受到過的奚落、嘲笑和鬨笑,都在作品中有着反映,同時包含着一種過分神經質的驚恐和無限的同情。他看得到那些小人物的傷痛,因為那其中有他小時候的影子。交織着的寂寞與倔強,悲哀和憤恨,也是魯迅的文字最鮮明的特色。
農民的執拗性則是始終徘徊在魯迅筆下刻畫得最深刻的主題。他們偏執、愚昧、怯懦、懼怕改革,甚至不憚於對改革者施加最殘酷的冷漠與直接的迫害。但另一方面,他們的執拗又是他們堅韌的源泉,讓他們逆來順受,頂受着最煎熬的生存卻頑強地不輕易置棄。對於這種精神的了解不僅僅讓魯迅筆下的農村人物有血有肉而躍然紙上,更讓魯迅在和其他知識分子筆戰的時候時刻展示出純粹的堅持甚至偏執。這種持久正是農民精神帶給魯迅作為一個戰士的禮物。
李長之先生認為,魯迅對於形而上的最玄奧深邃的哲學問題不甚感興趣。這恐怕不僅僅是當時中國面對的時局讓"救難"的緊迫性壓倒了一切,更是因為魯迅性格中的敏感、脆弱與堅韌讓他並不適合進行艱深而持續的思索,因而也不適合寫探索人性終極問題的長篇小說。魯迅是一個詩人與戰士的結合體。詩人,是印象的,感性的,被動的。他的注意力會隨着環境而轉移,作品也因此烙上了許多獨特的時代的印記。他的敵人是一切他看不慣的人,他的反應是強烈而即時的,如同他辛辣的文筆,諷刺着一切在發生着的可諷刺的事情。所以雜文和短篇小說是魯迅所擅長的文體,濃縮和精華了魯迅作為詩人那種感情濃烈與隨時宣洩的需求。而他的長篇小說則稍顯平淡。缺乏沉鬱的哲學思考做後盾,無法在隻言片語中閃現哲人的智慧,整體就顯得無力蒼白。
偉大的文學家不僅僅是有時局性的,更是有普世性的。而魯迅的普世性來自於他對農民性格深刻的了解與中國社會和普通人中農民性格的普遍存在。這讓他的作品即使放在當代也依然讓人讀完會心一笑,而後便緊鎖眉頭地陷入沉思。中國農民的愚昧,奴性,偏執與冷酷,魯迅抱着極大的憎惡與同情,不論是同村人消費着祥林嫂的不幸,咸亨酒店裡眾人對沒落知識分子無情地嘲諷,農民們在強權面前畏縮的同時,又貪婪地咀嚼着弱者的骨髓。長在農村環境里的中國人都有着一雙像狼一般又凶又怯的眼神,在他人後面不遠不近地跟着,在最孱弱的時候便毫不留情地撲上來咬一口。但這狼本身也是環境的受害者,因為在狼大肆發泄這淺薄而無聊的快意的背後,是現實生活希望的渺茫,把絕望與痛苦都暫時寄托在這幸災樂禍上。這般逼真的刻畫,只有真正了解中國農民的魯迅才能做到。
魯迅對農民冷酷與冷漠的刻畫入木三分,不論是《葯》裡面大家伸長了脖子看砍頭,還是阿Q死後圍觀者"槍斃沒有死亡好看"的評論,都讓人寒意頓生,悲從中來。冷漠本身還沒有這樣壞,但對於"冷漠"的冷漠和習以為常,就像魚生活在水中一樣以為是生活必須的部分,則讓人憤恨。魯迅挑選這一主題,源於他的敏感和敏銳,源於他鬱勃的詩人氣質。在對國民性和奴性的鞭撻下,更是對普通人深深的同情。這在魯迅近乎白描的文筆中得到了體現。
所以李長之先生說,魯迅的情感是詩人,而他的思想止於戰士。他的情感是粗暴的,充滿了力量,幾乎過剩。因為過剩,反而讓他能冷冷地回去深深地刻畫那筆下他含着淚諷刺的人物。他的美學不是傳統士大夫那吟風弄月的雅士情趣或逍遙山水的老莊情懷,而是一種不精緻的審美。這不僅是因為他不屑於有文人雅士一樣的審美情趣,或許更是因為他的性格註定他不能夠寫出那樣的文學。這樣過剩的詩人的情感,使得他的文字必須用許許多多的連詞,尤其是表示轉折的連詞,所連接起來。這是他情感翻滾與變化的紀錄。若沒有豐沛的情感支撐起這形式,光光學魯迅連詞的使用,只會變得拗口而膚淺。這也是許多人學魯迅而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的原因。
而魯迅的戰士氣質,除了因為他豐沛的情感之外,也是因為他對於深邃的問題不感興趣。所以他對急切的問題能單刀直入,躍入戰鬥並直中要害。他沒有自己的哲學體系,恰恰使得他能夠與所有他看不過的人論戰。因此詩人與戰士,在魯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相輔相成。
文學家的偉大在於他能夠同時抓住人性的本質與這個本質在時代中具體的表現,從而讓他的作品不僅在當時有讀者,在以後也有知音。魯迅就是這樣的一個文學巨匠。但是,之於魯迅,這或許恰恰是讓人難過的地方。他對國民性的批判在今天依然醒震聾聵,那幾十年了我們到底進步了嗎?改變了嗎?阿Q們不是還在嗎?依然吃着趙老爺的巴掌。祥林嫂們不是還在嗎?依然在別人的消費中過着悲苦的生活。那魯迅們在哪兒呢?那些有着最純粹的人性的關懷而且不畏強權地抗爭的民族的脊樑,這些像北方的雪一樣的孤獨的鬥士在哪兒呢?我們也只能用讀魯迅和寫魯迅來表達自己的憤恨。或許只有李長之這樣桀驁不馴的人才有資格也是最適合來做評價魯迅的批判家了吧。
是為《魯迅批判》讀後感。
相關範文
- ·《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讀後感
- ·讀《魯迅雜文選》有感
- ·讀《魯迅》有感
- ·《魯迅散文集》讀後感
- ·《魯迅雜文》讀後感
- ·《魯迅》
-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550字
-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1000字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3篇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700字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600字
- ·讀《魯西西外傳》有感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500字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000字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學會珍惜
-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6篇
- ·讀魯迅《鑄劍》有感
- ·《優勢談判》讀後感
- ·電影《東京審判》觀后感
- ·《東京審判》觀后感
- ·《東京審判》觀后感400字
- ·《東京審判》觀后感600字
- ·《東京審判》觀后感600中
- ·電影《東京審判》觀后感600字
- ·《東京審判》觀后感——為了忘卻的紀念
- ·劉再復雙典批判讀後感
- ·純粹理性批判讀後感
- ·反思和批判發展和農村發展的中國內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