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墨,攝山河大地——讀蔣勛文字之感念
手機:M版 分類:感想隨筆 編輯:pp958
一點墨,攝山河大地——讀蔣勛文字之感念 標籤:唐山大地震
一點墨,攝山河大地——讀蔣勛文字之感念
唐玲娟
墨,一滴。是千萬年的沉澱,還是億萬年的深情?
紙,鋪陳。是歲月的呼喚,還是生死輪迴之後一分一寸的蘇醒?
一點,一滴。墨與紙相逢,相戀,相廝磨。瞬間,山河,大地,人間滄桑,靜靜復蘇。
讀蔣勛的文字,讀到這種墨與紙相融合的最高境界。似乎,他手上的每一滴墨,與每一張紙相遇之後,都成了這世間種種可知與不可知的歡喜、悲哀、傷痛與感謝。
你會如信徒一樣虔誠,靜靜地坐在他的文字里,和他一起觀看世間萬物,觀看一些遠比憂愁和喜悅更廣大的事物。
第一次讀蔣勛,是在北國寒冷的春日,捧一本《孤獨六講》在手中,直面人生種種無法抑制的孤獨。從情慾孤獨到語言孤獨,從革命孤獨到暴力孤獨,從思維孤獨到倫理孤獨……就那樣,我獨坐於異鄉的青色茶吧里,就一杯暖暖的清茶,從午後一直讀到滿街燈火,那樣願意,那樣不舍離去。
“不論是打開電視或收聽廣播,到處都是call iri節目。那個沉默的年代已不存在,每個人都在表達意見,但在一片call in聲中,我卻感覺到現代人加倍的孤獨感。尤其在call in的過程中,因為時間限制,往往只有幾十秒鐘,話沒說完就被打斷了。每個人都急着講話,每個人都沒把話講完。快速而進步的通信科技,仍然無法照顧到我們內心裡那個巨大而荒涼的孤獨感。”
這樣的文字,似乎亦從我內心的惶恐與孤獨中來。很多時候,為了求得內心的解,我尋覓千山萬水。而今,終於在這裡與之呼應。
讀《美,看不見的競爭力》,我被美驚醒。從長久的蒙昧中睜開雙眼,開始懂得美是一種信仰,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自己對美的感動。
“美是我們生命裡面的一些記憶、一些懷念,一些努力活出生命極限卻不能夠完全在現實里完成的部分,停留成為美的標本。而這些美的標本,聽到它的時候會掉淚,看到它時會掉淚,有一種淡淡的喜悅與感傷的混合。”
亦步亦趨,從“美”的深刻領悟中走出,世界即刻紓解。在美的領域裡,可以遊走,可以憧憬,可以幻想。回到現實,我們仍然安分如初。
似乎沒有停留。邂逅《路上書》《忘言書》《欲愛書》后,又一次隨着他行走旅途,行走情愛,行走於每一處生靈的世界。
當他以大地般的雅量,匯合每一個顛沛流離的故事,匯合每一段情慾生死的記憶時,我不得不暗自思忖:若沒有萬世的修為,怎能成就如此大悲憫的智慧?
從此,我相信了世間有輪迴。有前世,亦有今生。
如同墨是億萬年前曾經活過的樹木的呼喚,紙是曾經風霜雨露之下的一株生靈的記憶,他或許亦是得萬世修為,而成今生的佛。
“我們常常被一點心小的事驚動,誇張着自己的憂傷、苦惱、心裡的痛,然而走到這陽光下,山河蜿蜒,彷彿亘古以來,眾生的苦樂都沉澱成一種清明,無苦無樂的安靜,還是那一個最初的天地罷了。”
來者自來,去者自去。他在筆墨里,靜靜地訴說著這世間的滄桑。
“山靜雲閑,如是機緣如是法;鳥啼花放,爾時休息爾時心。一山一山走,滿眼滿耳,不過是鳥啼花放,領悟與不領悟,都是機緣。”
與蔣勛的文字相遇,是不是也是我人生的一種機緣?或許,前世,我亦在佛前求了許多年。
大河流淌,星辰與季節,都在換位;山崩海嘯,城市與宮殿,落成廢墟。我在他的墨痕里,尋一頁詩句,即疊成化石。
就這樣,他所在之處,已是我不得不思念的山河大地。
(作者單位:長沙市天心區湘府英才小學)
相關範文
- ·讀蔣勛《孤獨六講》有感
- ·讀書的啟示——讀蔣書蓱散文集《河流傳
- ·點墨山河
- ·心之感念
- ·未曾泯滅的足跡(二十四)——前往神的
- ·獻給杜甫————————寫於2012
- ·一點感悟——讀《文化苦旅》有感
- ·結文字之緣,領略人生的美麗
- ·文字之外的心愿
- ·觀《唐山大地震》之感
- ·大江大河大武漢
- ·渭河大俠
- ·花落滿地——殘紅泣
- ·山清水秀的人間香巴拉鍾靈毓秀的旅遊好
- ·大美濕地——呼蘭河口子
- ·走進愛情聖地——普救寺
- ·旅遊勝地——山東蓬萊(2)
- ·游佛教聖地——五台山
- ·讀蔣捷《聽雨》有感
- ·蔣勛說紅樓夢讀後感
- ·蔣勛說宋詞讀後感
- ·讀《蔣勛說唐詩》一書有感
- ·咬文嚼字之七:是否“漏氣”——兼談絕
- ·點墨無痕,山水經年
- ·寂寞夜裡,不再為你點墨成殤
- ·青衣入戲,為誰點墨成痴
- ·一懷青澀情愫點墨染春色
- ·【徵文】兒的生日母難日,感念親恩——
- ·給自己回帖——感恩網友,感念頻頻的點
- ·知我者——讀我、懂我者——賞我
- ·放低一點,再低一點,哪裡都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