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壓強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一)
《大氣壓強》這節課主要講的是關於氣體壓強中大氣壓強的初步知識,與前面所學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一起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初中生的認識感性多於理 性,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大多來自他們的興趣;而物理教學又以實驗為基礎,實驗幾乎始終伴隨着整個教學過程 ,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大氣壓的存在,討論大氣壓的特點,應用大氣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讓學生一起參與動手做,給學生親近感和真實感。
這堂課如期完成既定教學目標,學生總體反應比較好。我個人認為這堂課有以下幾個特點;演是實驗;易拉罐壓癟,燒瓶吞氣球實驗,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入大氣 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己動手做覆杯實驗,擠壓皮碗實驗,礦泉水瓶扎孔裝水不流實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學生參與探究,體驗大氣壓的存在,使課 堂氣氛活躍,互動有效,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利用生活實際中的事例,深化對大氣壓的理解。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多,除了教材中提及的外,教師可以讓學生 放開思維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分組討論,看哪一個組舉出的例子最多,學生會舉出許多非常好的例子,例如:“醫生上常用的拔火罐”、“用鋼筆吸墨水” “、用塑料管從瓶口吸飲料”“、塑料掛衣鉤”、“注射器吸藥液”等等。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對學生舉的例子可以讓學生自己 利用大氣壓強解釋,對解釋不圓滿的教師再加以補充,這樣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 泵的畫面。說明它們的工作都是利用了大氣壓強,讓學生真正感覺到物理知識確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大氣壓的測量方法,首先做大氣壓支撐水柱的實 驗,讓學生獲取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分析在實驗時應該用密度較大液體,在液體中密度最大的是水銀,所以把水改為水銀,量筒改為托里拆利真空管,這樣逐漸過渡 地引出托里拆利實驗比較自然,效果好。
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學實踐后,發現與自己預設的還是有很大區別: 比如:在“覆杯實驗”中,有的同學提出,硬紙片不掉下來,是不是被水“粘”住了?這是在課前沒有預料到的,以後應注意此類問題的出現。我應該設計怎樣的實 驗去證明:紙片不掉下來是由於大氣壓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課堂中實驗較多,但對實驗進一步的剖析深度不夠,有些同學可能還會存在一知半解現象。 雖然小實驗準備的較多,但是還是不夠充分。如覆杯實驗時,第一次選擇的紙片不夠平直,實驗險些失敗。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二)
這堂課如期完成既定教學目標,學生總體反應非常好。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一堂有效教學示範課!我個人認為這堂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引入有效:“瓶吞蛋”實驗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入大氣壓幫忙把雞蛋壓入瓶內。
二、教學設計有效:教學理念新穎、教學設計合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如何實施,應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環境,加強交流與合作;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讓學生有成功感。依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從大氣壓強的存在到大氣壓強的測量再到大氣壓強的應用。特別重視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形成過程。
三、提問有效:不再是簡單的設問,學生不是簡單的用“是”或“不是”來回答。例如:大氣壓怎麼把雞蛋壓入瓶內 讓學生體會瓶內氣壓小於瓶外氣壓大氣壓強起作用。這樣提問有較強的啟發性與針對性,教給學生的不是簡單的知識,而是思維的方法。
四、教學活動實在有效:課堂氣氛活躍,互動有效,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例如:學生上講台親自拉馬德堡半球、學生做覆杯實驗親自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
學生上來喝飲料,一位同學能喝到、另一位不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理解平時吸飲料如何利用大氣壓強的。
“實驗也有失敗,請耐心等待”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五、學生學得有效:教師充滿激情的講解感染着學生、鼓舞着學生,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語言清晰、生動有吸引力,充分彰顯教師的人格魅力。課堂問題得到合理、機智地解決,充分反映教師的基本素養,使學生“善學、樂學、會學”
大氣壓的測量是本節的難點,如何設計實驗?我用逐漸增高的管子,把無形的大氣壓的測量轉換成液體壓強的測量,學生輕鬆理解、掌握該難點。
六、多媒體使用合理有效:一個是托里拆利實驗用水銀,不方便在課堂上演示;另一個是大氣壓可托起多高水柱也是在教室中無法完成的,利用多媒體可以達到與實驗同樣的效果。
不足之處:課堂上兩個女生拉吸盤偶然拉開了,應及時讓他們解釋問什麼拉開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兩位同學在做馬德堡半球實驗時不慎將細玻璃管踢碎,給後面的講解帶來不便,我靈機一動用試管代替矮一些的玻璃管,達到了同樣的教學效果。
總之,我認為:這是一堂非常難得的有效教學示範課,充分展示了授課教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學素養。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三)
在備《大氣壓強》這堂課時,我力圖體現新教材的理念,通過覆杯及其他的實驗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上,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實驗的原理,拓展學生的思維,真正體會到大氣壓的存在,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在做覆杯實驗時,我將紙片蓋在杯子口,然後倒過來,紙片由於重力掉下。然後在杯中裝滿水,將紙片蓋在杯子上,然後倒過來。學生們驚奇的發現,紙片居然沒有掉下來。我順勢提問——這是由於什麼原因呢?有的學生思維很快,說:“紙片被水吸住了!”這個答案令我很意外。我靈機一動,將杯中水倒掉一半,此時,杯中也有水,倒過來為什麼紙片掉下來了?看來不是被水吸住了,而是被大氣托住了!這樣結合理論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容器外存在壓力或壓強,從而認識到大氣也有壓強。
在講馬德堡半球可利用塑料吸盤,讓它吸在玻璃板上,讓學生感受大氣壓的大小。
托里拆利實驗對認識大氣壓值很重要。由於水銀有毒不適宜在課堂演示,但通過動畫講解,在動畫設計中一定要有玻璃管豎直和傾斜的對比及玻璃管粗細的對比,讓學生知道水銀柱的高度差與管子的粗細、豎直與否都無關。
在“大氣的壓強”一節的教學中,除了做一些演示實驗之外,我們還應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說出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有關生活事例。學生們經過回憶可以列舉出大量事例,其中僅與“吸盤”有關的常見事例就有:
(1)把帶有掛鈎的塑料吸盤按在玻璃上,能掛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來;
(2)帶有塑料吸盤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緊緊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帶起來;
(3)有一種尾端帶吸盤的羽毛球,球被投過來時,只要用一個光滑的塑料板迎着它,球就能牢牢地吸在板上;
(4)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盤,擠壓出空氣后,需要用很大力氣才能向上提起;
(5)有時可以看到,搬運大塊玻璃板的工人不是直接用手去抬玻璃,而是用兩個橡皮吸盤壓在玻璃上,能很方便、很安全地把玻璃板抬起來。
這些事例能夠配合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切身實際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學生學習起來感到親切,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相關範文
- ·壓強教學反思
- ·液體壓強教學反思
- ·液體壓強評課稿
- ·四強教育心得體會600字
- ·四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600字
-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 ·學習王強教授事迹心得
- ·四強教育心得體會
- ·黨員四強教育心得體會
- ·堅持四個為榮思想加強教師職業精神演講
- ·四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規定
- ·河東區大氣污染專項治理實施方案
- ·大氣污染防治標語
- ·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 ·區大氣污染專項治理實施方案
- ·2009年世界氣象日致辭——以人為本
- ·大氣
- ·大氣晚成(對聯)
- ·靈氣-大氣-秀氣
- ·他們說的“大氣”
- ·做人其實是做的“大氣”
- ·自己很渺小、但大家一起就是大氣!
- ·大氣之愛
- ·對教學反思的“反思”
- ·教學反思:教學方式
- ·“中點四邊形”教學設計 教
- ·讀《有效教學》教學反思
- ·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四步”走教學反思
- ·高二上學期英語教學反思
- ·聽小學高段英語寫作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