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教科語文之家活動發言材料

教科語文之家活動發言材料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小景

教科語文之家活動發言材料 標籤: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語文教師

  教科語文之家活動發言材料

  聚焦語文綜合性學習,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陳靜:

  我們是哈爾濱市阿城區金源芳菲小語研修團隊。今天我們團隊中的部分成員將就《聚焦語文綜合性學習,提升學生學科素養》這一主題和大家分享過程中的體驗與感悟。

  我們都知道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是語文學習的補充,它是語文學習的"必修課".然而在日常教學中,存在着很多誤區。

  比如,許多教師並沒有分清"語文綜合性學習"與"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之間的差別,語文綜合性學習被人為貼上了"活動"的標籤。很多教師常常將綜合性學習做成一鍋"大雜燴",各種因素都有,但有綜合卻無整合。

  這些都未真正理解到語文綜合性學習"綜合"的意義,其實,"語文學習"總是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相伴而生的。語文知識本身就綜 合了語言、文字、邏輯、文學、閱讀、寫作等多方面因素;語文的外延包羅萬象,綜合了政治、歷史、天文、生物等各學科知識,其範圍之廣、內容之豐富是任何學科無法比擬的;語文知識的綜合性和課程內容的豐富性,決定了語文學習是綜合學習的過程。基於這種理解,我們有了基於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群"構想。今天我們就圍繞綜合性學習和學生學科素養兩方面來進行交流:

  【一、 以"識"為中心的悅納課程 】

  "悅納"一詞,來源於佛教,前提是理解。在小學低年級,閱讀是突破口,但識字拖了閱讀的"後腿".因此識字要"提速",就必 須先架一條"高速公路".我們在低年級開設了以"識"為中心的"悅納"課程,基於獨具特色的地方歷史文化和獨具魅力的生活場景編寫校本教材,讓學生掌握認識漢字的多種方法與途徑;民間文學、詩詞經典這些曾經"沉睡"的課程被開發出來,繪本閱讀也進入了課程。 接下來就請關麗艷老師來談一談

  【1、研發地域性校本課程】

  (關麗艷) 語文學科的外延包羅萬象,這一特點也決定了豐富的生活場景可以成為課程內容。引導學生聚焦生活,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既能幫助學生豐富知識,積累生活經驗,還能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成長。

  作為村級小學,我們的孩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農村這一廣闊的天地就是他們寶貴的學習資源。在二年級下學期時,我以農業生產為切入點,讓學生識物、識詞,體驗勞動,豐富經歷。考慮到安全等因素,我們將關注點放在自家房前屋后的菜園。春種時節,向家長學習,認識常用的農具,認識常見的種子,與家長一起播種,然後在班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學校綠化美化較好,花園中有幾塊空地,承包給中高年幾個班級負責種植。所以到了高年級,我就讓孩子們搜集菜籽、花籽、花苗等,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耕種。孩子當然不太會,我雖然也是農村長大卻也是門外漢,於是我把問題拋給孩子們,讓他們去做調查,問會種田的家長,問學校年長的老師,按照調查中了解到的方法,我們一起勞動。我給每個小組分一小塊承包田,每個組員有明確分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站在田地邊上一邊觀察,一邊交流,哪種菜長的好,哪種花開得艷,哪一組種的更好些。交流中孩子們滿滿的成就感。

  看似與語文毫不相關的活動,其實孩子們獲得了最重要的語文方法:調查、觀察。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升。

  《在農曆的天空下成長》是我鎮的特色課程之一,同時也是我們晨誦、午讀、暮醒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是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的支撐。

  此課程是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根據四季變化學習詩歌,同時配合音樂、繪畫、傳說、民俗、共讀等。它還是一門綜合課程,涉及天文(地球的自轉、公轉、黃道)、地理、歷史、哲學、自然科學(養蠶、種花)文學藝術、儒道學說等等。感受着詩詞的溫暖和氣息以及先人的智慧,觸摸詩詞背後一顆顆偉大的靈魂。這樣的學習,我們能和千年前的古人一同呼吸。這樣的學習,讓他們敏銳起來,細膩起來,柔軟起來,情感豐富起來。

  這個課程讓我們真正實現了師生共同編織共同創造有意義的生活,成為真正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透過孩子們張張如花笑臉,傳遞出這個課程的精神實質----親近自然,親近詩歌,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2. 喚醒"沉睡"的文化課程。】

  (張秀玲)《在農曆的天空下成長》這一特色課程實施已經幾年的時間了。這幾年來,老師和孩子們都有着各自的體會與收穫。體會到語文綜合性學習對學生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還使我們的教育生活充滿美好的回憶和溫情的感動,更加熱愛我的工作。我校姜艷梅老師曾多次在區語文教師培訓會上做經驗交流,得到各位老師和領導的好評。2013年5月27日代表阿城區參加哈市"杏壇杯"校本課程專場比賽;2013年11月,《語文研究與教學》在封底刊發了我校校本課程實施情況介紹,姜艷梅老師的參賽教學設計也在這一期上發表。2015年5月20日,姜艷梅老師帶着《在農曆的天空下成長》特色課程走出大山,代表黑龍江省參加了在青島舉辦的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並為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作現場彙報,得到了劉總理和博科娃幹事的認可和好評。

  一路走來,大家都感受到了我們的變化。

  雖然活動很多很多,但孩子們的語文成績不但沒受到影響,反而穩步上升。因為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越來越濃,他們有極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孩子們更經歷了很多一生難忘的幸福時刻。這門課程帶給老師和孩子們的遠遠不止這些,她帶給我們的影響和震撼也許會撼動我們的靈魂。

  (張冬莉)隨着新課程的推進,教師的課程意識被喚醒,但兒童作為教育教學主體的課程意識常常被淡忘。其實,兒童骨子裡就喜歡睡前故事、成語接龍。隨著兒童的成長,從詩經漢賦到魏晉之風,從唐詩宋詞到元曲清音,都能讓他們思接千載,神遊八荒。

  驅遣想象——周遊民間文學。不管東方和西方,都有民間文學,這些故事淺顯易懂,語言非常豐富,不管是謎語、顛倒歌、還是童謠、 歌謠,朗朗上口,不失為兒童學習語文的好題材,既幫助他們認識了漢字,又豐富了閱讀。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識字的目的是為了正確的聽說讀寫的運用。

  我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探索出用猜謎語法(包括出謎面、讀謎語)教學生認識漢字。因為它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激發起學習漢字的興趣,在自信的心態下認識漢字,樂意學習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單個漢字,產生"我要學生字"的強烈慾望。

  如教"坐"字時,教師邊板書"坐"字邊說:"兩人在土上,這是什麼字?學生齊聲回答:"坐。""這就是要學的‘坐’字。"然後讓學生再把上面的謎語說一、兩遍,字形和字義就自然而然地掌握和理解了。

  再如我出謎面,讓學生猜謎底是什麼:

  一口吃掉牛尾巴(告);

  一點一橫樑,梁下開個窗,大口張着嘴,小口往裡藏(高);

  王先生白小姐坐在石頭上(碧);

  十字尾巴彎彎,算算比十少三(七)…

  恰如其分地將謎語運用於課堂教學中,把一些抽象的或深奧的科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變複雜為簡單、變深奧為有趣,能較好地培養學生靈活機智的性格和快樂學習的心情,學生在這種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會思路開闊、思維活躍,學習興趣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經常開展一些與謎語有關的活動。如舉辦謎語知識講座,開展謎語競猜活動等,通過活動向學生闡述有關謎語知識,並教給學生猜謎的正確方法。謎語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文化寶庫中一朵瑰麗的奇葩,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它雖篇幅極其短小,容量卻極其豐富。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妨擷之精華,拾其珠玉,讓學生在課堂上睹其芳,品其澤,領略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教科語文之家活動發言材料
網友評論
教科語文之家活動發言材料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