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競聘演講 > 西方競爭性民主政治比較研究

西方競爭性民主政治比較研究

手機:M版  分類:競聘演講  編輯:得得9

西方競爭性民主政治比較研究 標籤:職位競爭 研究生畢業

  二、西方政治競爭的表現形式

  西方政治競爭主要體現為政黨之間的競爭以及政黨內部的競爭,這與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魏弗爾蒂認為:“民主本身便意味着一種雙重的競爭過程:其一是普選中黨派之間的競爭,其二是這些黨派內部政治家們爭取黨內領導權的競爭。” 此外,利益集團、智囊團等政治組織作為政黨的後援力量,對政黨競爭產生了重要影響,它們之間的競爭是政黨競爭的必要補充。

  (一) 政黨之間的競爭

  現代西方國家都存在數個政黨,但由於各國的政體、政黨的力量對比、具體政治經濟形態發展變化等因素,政治競爭在各國的具體表現形式和內容各不相同。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英美模式

  英美模式的特點是:典型的兩黨競爭。在英美,雖有多個政黨存在,但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始終由兩個最大的政黨(目前在英國是保守黨和工黨,而美國兩個最大的黨是民主黨和共和黨)通過競爭交替組織政府,輪流執政。其他政黨無法與兩大黨抗衡;同時,兩黨執政也勿需它們的支持;因而,其他政黨基本上無緣進入政府,即使執政黨出於某種目的或發於善心起用其他政黨人士入閣,也不能稱之為聯合政府。

  英美兩黨競爭均發源於議會中的黨派分野。自政黨形成以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自然會發生政黨間的分化組合,但總的情況是大黨分裂為小黨后又由眾多的小黨組合成大黨或者一個政黨崛起而取代另一個政黨,因此政治舞台上見到的始終是兩個大的政黨。它們時而在台上,時而在台下,玩着翹翹板遊戲。一黨長期執政的情況時有發生, 多黨執政卻極為罕見。在英國,曾一度出現第三黨衝擊兩大黨的情況,但兩大黨輪流執政的格局始終沒有改變。而在美國,兩大黨以外的其他黨基本上不構成對兩黨地位的威脅,兩黨執政可謂穩如泰山。之所以形成如此穩定的兩黨競爭體制,據西方政治學者分析,主要緣自下列因素:(1)制度的因素。英美兩黨制均產生於相對多數選舉制,這種選舉制度有利於兩大黨而不利於第三黨的建立和生存。此外,美國的單一行政長官制也有利於兩黨的形成和發展。總統職位通過總統選舉產生,而不受各政黨在國會佔有席位多少的影響,總統選舉人團的產生是“勝者全得”,要麼獲勝,要麼失敗,因而引起政黨的兩極化。在美國,由於聯邦制的特點,各州州長、各州議會的選舉均採用相對多數制,這也有利於鞏固兩黨制。(2)歷史二元因素。兩黨制是美國社會結構利益雙元性的產物,美國建國初期以來每次重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衝突幾乎都是二元、兩面的。圍繞憲法的批准出現的東部商業利益和西部農業利益之爭導致了聯邦黨人與反聯邦黨人的產生。經濟利益之爭也導致南北方圍繞奴隸制及其種植園經濟而產生分裂,由此形成兩大陣營。20世紀城鄉利益的衝突又是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交鋒的重要因素,等等。(3)政治文化因素,英美兩國選民觀點中庸、適度、不走偏激,善於妥協,視政治為妥協的藝術。兩國的政治文化接受了妥協的必要性、短期實用主義的明知性以及避免僵硬教條主義的務實性。另一方面,在兩國社會的根本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方式問題上存在廣泛的共識。大多數國民認可洛克和麥迪遜關於個人自我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擁有私有財產權利的觀點,很少有人主張生產資料公有制。因此,政黨之爭不在於選擇公有制或私有制,而在於怎樣分配資源和財富問題。

  可以肯定地說,只要英美保持兩黨制的基本因素不變,即國家制度、政治體制和選舉制度不變,英美兩黨競爭,輪流執政的局面還將長期存在下去。這是英美長期以來政局一直比較穩定,經濟穩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2.法國模式

  法國模式的特點是:多黨兩極競爭。所謂多黨兩極,“即在多黨制的前提下,各個政黨依其觀點、政策的不同而形成兩大對立的派系,每一派系都有一個中心黨”。 目前,在法國,主要是以四大黨為主構成左右兩大陣營、右翼以保衛共和聯盟、民主聯盟為主(保衛共和聯盟是中心黨);左翼以社會黨和共產黨為主(社會黨是中心黨)。活躍在法國政壇上的主要是這四大黨。

  法國政黨兩極化形成於第五共和國時期。這種格局的形成,大致經歷了十多年時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工農業結構的變化,導致法國社會階級結構發生變化,為政黨兩極化提供了社會基礎。其次是憲法確定的政治制度對這種政黨制度的形成起了決定作用。新的選舉制度促使了政黨的分化組合和新的政黨聯盟的形成。此外,國內外政治局勢的影響,政黨領袖個人的人格魅力也起了促進作用。儘管兩大政黨聯盟內部各政黨力量的分化組合時有變化,但總體格局一直在議會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穩定性作用:兩大派左、右觀點鮮明,彼此對峙,相互制約;四大黨則通過組成兩大派的政黨聯盟方式,左右法國政治生活,其他一些小中政黨聯盟均無力與之抗衡,由此避免了第四共和國多黨競爭帶來的政局不穩的弊端,有助於第五共和國政局相對穩定。從80年代中期以來,法國數次出現左右翼“共治”局面。1984年共產黨和社會黨分裂,導致社會黨在1986年議會選舉中喪失多數,當時的左翼總統密特朗被迫任命右翼的希拉克為總理,這種共治局面在1993年再次出現。1996年,希拉克總統為了改變右翼政黨在國民議會中微弱多數的局面,決定解散國民議會重新選舉,結果保衛共和聯盟慘敗,社會黨大獲全勝,在1995年總統選舉中敗給希拉克的若斯潘坐上了總理交椅,實現了第五共和國以來的第三次左右翼共治,直到現在。按照戴高樂創立的第五共和國執政傳統,由同一政黨派別或政黨聯盟控制總統、議會和政府,建立總統的多數派,是保證總統充分行使權力和維護政府穩定性的有效手段。因此,左右翼政黨聯盟共治是法國政治體制中的特殊現象,是法國多黨制下各種力量互相鬥爭和妥協的特殊產物。80年代以來,在法國經濟、政治、社會以及比例代表制等因素的作用下,傳統的兩大派四大黨政黨格局中出現了以黨派林立和相互制約為特徵的黨派多元化現象。一方面,以綠黨為代表的新生政治力量和代表現代法西斯主義的極右政黨國民陣線以及中間黨派紛紛崛起,極右翼、綠黨和中間黨派勢力得到加強,傳統兩大派的地位有所削弱,兩大派在選舉中都開始積極向中間思想和路線靠攏,極力拉攏這些政黨的選民。另一方面,新的黨派多元化現象並未改變法國議會多黨中無一政黨占絕對多數的基本特徵,在競選和組閣中,仍然是利害相關的政黨組成左、右翼兩大政黨聯盟進行角逐。

  3.德國模式

  德國模式的特點是,三角均勢、兩極競爭。這種政黨競爭模式是聯邦德國政黨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在1947年聯邦德國首屆議會選舉中,總共有基民盟--基社盟(即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德國共產黨等11個政党進入議會。其中所獲選票的比例是:基民盟--基社盟獲31%,社會民主黨獲29.2%,自由民主黨獲11.9%,德共獲5.7%,其他各黨得票均不超過5%。這個情況表明,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會民主黨幾乎勢均力敵,誰都不佔絕對優勢,無法單獨組閣執政。在這種情況下,自由民主黨支持誰,誰就可以組閣。結果,基民盟--基社盟聯合自由民主黨,組成了聯合政府。1969年第6屆議會選舉中,社會民主黨一躍而成為第一大黨,但也未獲絕對多數,於是,便與第三大黨即自由民主黨聯合組閣並成了主要執政黨,而第二大黨的基民盟--基社盟只好充當在野反對黨的角色。由此開始了基民盟一基社盟同社會民主黨之間的第一次輪流執政。在以後歷屆政府(包括1990年德國統一后組成的新聯邦政府)中,儘管仍由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會民主黨兩大政黨輪流執政,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和選舉制度等的具體規定,決定了兩大黨中誰也不能強大到占絕對優勢的地位。自由民主黨是小黨,一般佔有不到10%選票,但卻在兩黨競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會民主黨任何一方一般只有得到它的合作,才可能組成聯合政府。1948年以來,除1966-1969年,聯盟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外,自由民主黨一直與其中的一個大黨聯合組成政府,其地位也較為穩定。這種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多黨聯合執政模式,可以說是聯邦德國及統一后的德國政局長期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綠黨作為一支新秀出現在德國的政治舞台上。在1983年聯邦議院選舉中,綠黨獲得了5.7%的選票,28個議席,首次進入聯邦議院,成為聯邦議院中第四大黨,從而打破了聯邦議院長期存在的由聯盟黨、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三黨主宰的局面。綠黨的崛起使自由民主黨的長期執政夥伴地位發生動搖。在1998年的議會選舉中,社會民主黨首次聯合綠黨組成了所謂的“紅綠聯合政府”,社會民主黨領袖施羅德出任總理,開始了兩極對壘的新階段。

  4.日本模式

您正在瀏覽: 西方競爭性民主政治比較研究
網友評論
西方競爭性民主政治比較研究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