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散文隨筆 > 撩開藏茶神秘的面紗

撩開藏茶神秘的面紗

手機:M版  分類:散文隨筆  編輯:pp958

  雪域高原,世界屋脊,那裡不僅有最早的藏傳佛教,還有茶馬古道販來的黑茶。進藏黑茶,俗稱藏茶。

  《宋史》及西藏其它典籍記載,藏茶的傳說大概有兩種。一種說,唐代藏王松贊干布久卧病榻,一日倚窗而看,忽見小鳥口銜一支嫩枝飛來。藏王腦海靈光乍現,即命宮役取來熬水,服下后渾身舒泰,固疾竟不日而愈。藏王遂派人按此枝四處尋找,終在漢區(今四川)找到了茶這種植物。另一種說,唐代文成公主和親進藏時,曾帶三件寶物:茶葉、絲綢和筆墨。從此,藏茶和中原文化逐漸與藏胞的飲食起居融合,形成今天神秘而獨特的藏文化。

  兩種傳說,旨歸疊加:漢藏因茶而日漸親密,以致圓融無礙。事實上,藏茶的發展,在元朝統治西藏時期達到鼎盛。1206年,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率精銳鐵騎直指阿里,西藏宣告歸降。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第三子窩闊台繼位。窩闊台將甘肅、青海及原西夏屬區封給他的二子闊端,闊端將藏茶引入蒙軍的金戈鐵馬,因此藏茶隨軍到達中亞、西亞,遠播歐洲東部。直到今天,從中國運去的磚茶仍然是中西亞的至愛,被視為神品。藏茶流傳迄今,至少上千年歷史。藏茶不僅成為藏胞“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生活必需品,同時還成為歷代中央政府藉以控制西藏的政治利刃。這種區域封鎖和交易壟斷,使千年古茶在漢區也變得十分珍稀。

  而“茶馬互市”,古雅州乃集散地。《明史·食貨志》記載:“明初,雅州(今雅安)碉門茶馬司規定,西藏的上等馬給茶40斤,中等馬給茶30斤,下等馬給茶20斤。”到了戰馬稀缺的年份,雅州碉門茶馬司又改規定為:“上等馬給茶120斤,中等馬給茶70斤,下等馬給茶50斤。”這說明“茶馬互市”的政令以雅安為首發。

  清史載,康熙四十年(1710年),曾規定按照配給的銷往康藏地區的邊茶叫南路邊茶,產地指定在四川雅安,茶經名山、天全和邛峽五縣。銷售地在打箭爐。另有一說,也在康熙四十年,將輸入藏茶按產地分為南路邊茶、西路邊茶、雲南緊茶、兩湖黑茶和老青茶。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歲賞賜達賴茶葉5000斤,班禪則減半,為2500斤,每年由打箭爐撥運;此外給運銀200兩,謂之“賞賜茶”。每年由茶商採辦,實際數量分別為15000斤和5000斤。前者多出兩倍,後者多了一倍。可見,活佛也離不開茶的滋潤。《雅安縣誌·鹽茶》中提到:“賞賜茶單年三百包,雙年二百包,由道署領價,賞給達賴喇嘛茶,七十五包,包重五十斤,除折扣核減,實際領銀三百四十五兩,另由地丁坐支。”有清以降,直到新中國成立,藏茶更有佛緣。十世班禪活佛一生均飲用雅安茶廠特供藏茶。活佛兩度到雅安茶廠視察,對金尖和康磚這兩個品種情有獨鍾,珍愛有加。1986年8月3日,十世班禪專門為該廠題詞:“煦風送暖催春意,碧玉綠葉舞新姿,馨香撲鼻味醇美,雅安藏茶引嘉賓。”2005年7月,十一世班禪來到雅安,接受雅安政府的饋贈——雅安茶廠出品的金尖禮品藏茶。

  除了活佛,藏傳佛教與藏茶也關係密切。在拉薩,藏傳佛教雖然門派頗多,但對藏茶的珍愛卻高度一致,很容易達成共識。每到大法會盛典,雅安茶廠出品的佛茶均作為開光供奉聖物。許多寺院把藏茶作為鎮寺之寶。金尖和康磚往往作為活佛、喇嘛們互贈之佳品。寺院和施眾布施之間,最好的布施品也以藏茶為最聖潔的禮品。在藏區寺院,煮藏茶也挺講究,要有特別的職位,還要有很好的修行及福報好的僧人,才能享有煮藏茶、布施藏茶的資格。班禪活佛就是格魯派的藏茶代言,而寧瑪派、苯教等都崇尚金尖和康磚。因此不約而同,使藏茶成為宗教儀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川藏交界所謂的水乳大地,其實融合了漢藏的人文與宗教體驗。這也是中國茶文化鮮為人知的一面。

  自古名剎出茶壽。廟裡修行的僧眾,一般粗茶淡飯,生活簡樸,環境友好,得享天年。因此平均壽命遠高於芸芸眾生。茶,對僧人來說,既是每日離不開的生活飲品,同時他們還視喝茶和敬茶為與佛一味的象徵,並在品茶中感悟佛理。

  藏茶分清茶和酥油茶。前者指藏茶泡出來后,可直接飲用;後者藏族叫“打酥油茶”。酥油由牛奶中提取。製作時先將藏茶熬成清茶,再在茶汁中加入酥油和食鹽,倒入竹制或木製的茶筒。然後用一種頂端裝有圓形木柄的木棍,上下抽拉,使茶、油和食鹽達致水乳交融,最後倒進鍋里加熱,便成了香味濃郁的酥油茶。打酥油茶也成了藏族同胞款待客人的重要儀式。據說喝完剩下的茶渣,拿去喂馬,不僅長膘,還長力氣。

  藏茶的特點,號稱四絕。謂之“紅、濃、陳、醇”。紅,指茶之湯色透紅,鮮活可愛;濃,指茶味地道,入口爽而酣;陳,指陳香味,保存時間越久的老茶,陳香味越濃厚持久;醇,指入口滑而甜,滋味醇厚,不苦不澀。而在加工上,藏茶要經過和茶、順茶、調茶、團茶、陳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藝,約六個月左右,依古法炮製方可出品。標準藏茶外觀粗壯,褐黑有光,具備“紅、濃、陳、醇”四絕特色。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藏茶包含500種對人體有益的有機化合物,還有700種香氣化合物。不僅內含物質豐富,而且清香、青草氣香、玫瑰花香、桂花香、蘭花香、紫羅蘭香、水仙花香、果味香、木質香、蜜糖香、陳香等香型撲鼻而來,余香繞舌不絕如縷。藏民不喝藏茶就會腹脹、頭暈,因為藏茶能抗高原缺氧及強輻射,能抗衰老及“三高”,能調理腸胃等。難怪藏族諺語說:“青稞之熱,非茶不消,腥肉之食,非茶不解。”

  時至今日,中國人均茶葉年消費量僅為0。38千克,遠未達到世界人均茶葉年消費量0。49千克的水平,不過沿海發達地區尤其是潮汕地區人均達3千克,牧區人均則更是高達5千克。在此意義上,倡導綠色消費,弘揚茶文化,多喝藏茶,成為一種時尚。無論佛門中人或俗世中人,都可以向茶壽靠近。

  盛產於四川盆地西南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位處雅安雨極腹地1000米以上的藏茶,至此撩開她那神秘的面紗。

您正在瀏覽: 撩開藏茶神秘的面紗
網友評論
撩開藏茶神秘的面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