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老電車
手機:M版 分類:生活隨筆 編輯:小景
看電影《讓子彈飛》,影片中駿馬竟然拉着火車飛馳的鏡頭,讓我忍俊不禁。有趣的是,我曾乘坐過大連和北京的老電車。
今天和孩子翻閱外出旅遊圖片時,又看到了我們去大連和北京時拍攝的關於老電車的圖片。尤其是大連的老電車,看着就讓人着迷、留戀。
去大連是在2013年8月的高溫天氣。當時安徽溫度高達40度,而大連的氣溫在28度左右,在那裡一周休閑的避暑時光,的確是一段難忘的記憶。金石灘海洋公園、極地館、鳥語林、黃金海岸、星海廣場、旅順軍港、棒棰島.......,眾多大連旅遊景點,經過近半年的時間沉澱,相比較而言,在腦海中總是保持清晰影像的還是那裡的老電車。
我說的老電車是指有軌電車,它是大連的名片之一。去過大連的朋友,只要有機會發現這裡依然保留着老電車這種老的運輸工具,一定會和我一樣感到新奇。導遊小胡驕傲的說,目前全國只有大連、鞍山、長春依然保留了有軌電車,而大連的這套系統一直保持着100年來的原汁原味,老電車已成為這個城市特有的符號。我曾在一些書籍資料當中得知,大連老電車也承載着許多物語故事,像周恩來、沈從文、丁玲都曾乘坐過它。就此一點,浪漫之都大連又增添了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底氣。每當它咣當咣當地駛過街頭,給大連人留下的是最牢靠的溫馨,給外來遊客更是帶來久遠的歷史回味。隨着時代的進步,大連老電車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車了,雖然仍是軌道交通,雖然駕駛方式和電車外形仍保留了幾十年前的樣子,但功能卻不可同日而語了。
記得那天臨近傍晚,我和同行的朋友在遊玩了黃金海岸往酒店返回的時候,專門找到了大連201路老電車運行路線,去體驗乘坐老電車的感覺。運行100年了,我本以為可以稱為文物的老電車,乘坐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限制或者講究。當我花了2元錢像當地市民一樣上車以後,發現這百年古董一點都沒有倚老賣老。銹跡斑斑的鐵軌,古典的木銅製車身,略顯笨重的車門,現代的玻璃車窗,售票員大大咧咧的東北語調,這些都讓我原本十分敬畏的老電車顯得非常真實甚至有些憨態可愛。老電車車身很長,座位很少。當時正趕上下班高峰,車裡擠滿了趕路的人。
車身內,有竊竊的談着私人話題的當地市民,有拿着手機聊微信的年輕人,當然也有讚美大連浪漫風情的外來遊客。老電車在行進的過程中,不時的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車子經過路段,時而能看到都市喧囂的霓虹、熱鬧的廣場,時而又有豎著老電線杆的老街道、老房子。時尚與古典,喧囂與靜謐,無形的對比,如此的反差,坐在大連老電車上,總是讓人不經意間就走在了時光的隧道中,歷史的空氣會像大連的海風一樣不時的向心靈湧來。
不管怎麼說,有軌電車是大有年頭的東西了。據說中國最早的有軌電車出現在北京,時間是1899年,是由德國西門子公司修建。電車行駛中,司機常用腳觸動掛在車下的腳鍾,因而會發出“叮噹叮噹”的響聲,北京人便形象地把它稱作“鐺鐺車”。香港是在1904年開通有軌電車,他們的叫法與北京類似,稱作“叮鐺車”。最與眾不同的便是哈爾濱人,他們稱作“摩電”。要說國內叫法最規範的莫過於濱城,老大連一直把它叫做“有軌電車”。
隨着社會發展,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等城市都拆除了老電車,而大連卻將它保留了下來。2009年,北京前門停用多年的“鐺鐺車”再度被使用。2013年5月,我在北京曾專門乘坐了“前面1號”老電車。與大連不同,北京是為了營造古韻,滿足現代商業功能和恢復傳統風貌而改造前門大街的。北京電車道兩側是灰磚砌成的青瓦房,很像大連東關街。
佩服大連人的智慧,羨慕濱城人的幸福。他們讓老電車成為了城市的風景線,許多外地遊客來大連,都要坐一坐老電車,感受那歷史與浪漫的味道。老電車再次證明,這世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那些穿越歷史塵埃,保留歲月滄桑的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