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跳“忠字舞”的那個年代

跳“忠字舞”的那個年代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pp958

  提起“文革”時期的“忠字舞”,五六十歲的人都印象深刻,那是偶像崇拜和造神運動的產物。那個年代,人們每天都要手拿“紅寶書”早請示、晚彙報。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還要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胸掛毛主席像章,要唱“語錄歌”,背誦“老三篇”。幾乎所有的東西上都印有“毛主席語錄”,幸好布匹上沒有印,不然裁縫無法下手剪裁,人們就沒有衣服穿了。還要經常憶苦思甜,吃思甜飯和憶苦飯。去買毛主席像要說請,不能說買。去理髮,理髮員要先說“為人民服務”,去理髮的人要回答“毛主席萬歲”后才能開始理髮。那個年代,一切東西都憑票供應,票證滿天飛。一切文藝活動都被禁止,一年到頭都只能看八個“樣板戲”。

  “忠字舞”是從北京傳向全國的,嚴格說來,並非是林彪、“四人幫”的發明,只是他們把它發揮到極至罷了。“忠字舞”古已有之,《通禮義纂》云:“古者臣於其君有拜謝稽首之禮,自後魏以來,臣受恩皆以手舞足蹈以為歡喜之極也。”本來是稽首拜謝的禮節,還嫌不夠“忠”,於是演變為誇張的藝術化動作,手舞足蹈起來。李商隱《韓碑》詩寫唐憲宗讓韓愈撰《平淮西碑》時,“愈拜稽首蹈且舞”,還說“金石刻畫臣能為”。從新舊《唐書》中可以看到,臣下向皇上謝恩時,是要舞蹈一番的。

  有時候,迫不得已,也要舞蹈一番。唐中宗時,御史得罪了宮中巫師,巫師借百官大會報復,裝神弄鬼詐稱先帝的敕令,辱弄御史一番才放他走。因為有敕令在前,御史還得“舞蹈拜謝而去”。當然也有發自內心的。張說在接到封他為三品官的聖旨時,發瘋般的跳起“忠字舞”,甚至趴在地上,吻舉薦他的王毛仲的腳。因為有這種表示忠誠的舞蹈,外族對唐朝的使節也提出這種要求。雍王李適領僚屬會見回紇可汗,可汗硬要求李適跳這種舞,雖據理力爭才免去,但卻挨了回紇的一百鞭子。古代的“忠字舞”多跳《回波舞》,沈佺期、崔日用跳《回波舞》向皇上請求陞官的事,熟悉唐代典故的人都知道。在封建時代有這種舞蹈不足為怪,誰知二十世紀60年代“忠字舞”風靡全國,這也許是封建意識在舞蹈上一次可悲的迴光返照吧!

您正在瀏覽: 跳“忠字舞”的那個年代
網友評論
跳“忠字舞”的那個年代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