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塔爾寺隨想

塔爾寺隨想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聽到青海,腦子裡首先冒出兩句詩:“青海長雲暗雪山”“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一路西行到達西寧,從車窗向外看去,天空一半是灰色一半是藍色,那灰色的一半下面便是西寧市區。由於地理位置偏西,晚上八點太陽尚未下山,我站在酒店的窗口向外望,陽光透過灰濛濛的天空,顯得無精打采,我疲憊地倒在床上,想着這幾天走過的路,從西安到會寧再到蘭州再到西寧,途中翻六盤山,過黃河,沿湟水而上,為了適應高原,按照計劃,我們將在這裡停留一天,次日一早前往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西寧市湟中縣,車子轉了個彎,眼前豁然出現一座氣勢恢宏的寺廟,寺廟前遊人如織,導遊帶我們走進大門,開始介紹塔爾寺的歷史。

  塔爾寺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十六歲時,他離開家鄉前往拉薩學道,母親思念他,託人捎信給他,並附上一縷白髮,然而他為了傳教沒有回去,為了慰藉母親,他畫了幅畫讓人帶給母親,隨畫送去一封信,讓母親在此地建塔,言:見塔如見兒。後來人們在有塔的地方建寺,由於先有塔後有寺,故名。後來宗喀巴創立了黃教,塔爾寺成為黃教四大寺院之一。

  經過一座幽靜的院落,導遊說那是活佛的住處,並且談到前些天一場佛會的盛況。

  活佛?班禪,達賴,我突然想到了倉央嘉措。

  那是一個傳奇般的人物,若他不是活佛,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詩人。可上天註定,他偏偏是活佛。他所做的一切在別人看來違反了作為喇嘛的規矩。更何況他是達賴。

  他享受着活佛擁有的一切,被人敬仰,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他依然我行我素,毫不掩飾自己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他把風馬、瑪尼堆寫進詩歌,一路走來見了不少,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東西,在他眼裡成了愛情的象徵。長廊下,一排一排的朝聖者在磕長頭,地上的石板已經磨得光滑透亮。不知何處來的兩個喇嘛走進殿裡外面磕長頭的朝聖者也沒有停止,他們都是藏傳佛教忠實的信徒,此刻正虔誠地參拜自己的偶像,我不知道他們中是否有倉央嘉措式的人物,或許這樣的人物是他們眼中的叛逆,但是倉央嘉措並沒有做錯什麼,他只是敢於把自己追求的東西展示出來罷了,他的內心還是將佛作為唯一的信仰。

  抬頭看見大殿金頂,這是真正的金頂,用三百多公斤黃金砌成的頂,在中午的陽光照耀下發著絢麗奪目的金光,不知當初是誰提出來的,我想他一定是懷着對佛的無比敬意,要不怎麼會用金子做頂讓大殿發出象徵佛光的金光?

  轉過經筒,我腦子裡突然響起一首旋律: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指尖······

您正在瀏覽: 塔爾寺隨想
網友評論
塔爾寺隨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