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學作文 > 六年級作文 > 改革開放30年 3000字作文 ( 手機版 )

改革開放30年_3000字

分類:六年級作文  字數:3000字  編輯:小景

1978  “革命”與“發展” 

  1978年2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華國鋒作了題為《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而奮鬥》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打倒“四人幫”是我國歷史上又一個偉大轉折,標誌着我國第一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勝利結束,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報告用約1/3的篇幅論述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們”“要”堅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把揭批“四人幫”的“鬥爭”和“我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上述引號中的詞彙也是報告使用頻率最高的10個實詞,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是主要強調布置工作和任務、表達決心和願望的“要”(“不要”和“要不要”等被當作單獨詞彙另計),比如,“要搞馬克思主義”、“要徹底改變”、“要加強物價管理”等。“要”總共出現了198次。 

  1978年是一個既號召“革命”和“鬥爭”,也強調“發展”和“建設”的年代;也因此,報告主要由表示階級鬥爭和經濟建設的兩類語彙組成。報告中有許多感情色彩強烈的詞彙,比如:惡毒、小丑、污泥濁水、一小撮、倒行逆施、反攻倒算等,此外還有“他們以十倍的瘋狂,百倍的仇恨,到處煽風點火”等語彙。這些飽含“革命激情”的詞彙和語句只出現在這一次人大換屆的政府報告中。此後的6個報告不再使用的詞彙還包括:敵人、地富反壞、走資派、反動派、叛徒、流氓、法西斯、剝削階級、階級鬥爭、腐朽等。但與此同時,強調“洋為中用”,反對“固步自封”也只有那個年代。 

  貧下中農、知識青年、人民公社、路線教育、政治運動等也是那時的專用詞彙。 

  備戰、備荒;反帝、反修、反霸;興無滅資;愚公移山等此後不僅從報告中永遠消失,也從中國大街小巷的牆壁上日漸淡去。 

  10年“文革”結束不久的1978年,也成為知識和知識分子的春天,學術界、科學家、腦力勞動等詞彙出現在報告中;但旋即,它們又銷聲匿跡。而“知識分子”亮相的次數也是30年間最多的一次。 

  在約3.1萬字的報告中,“農業”一詞出現32次(“農業機械”等被當作單獨詞彙另計),也是1978年至2008年7次政府換屆時提到最多的一次。報告用約1800字來論述“全國動員,大辦農業”。在號召“科學種田”的同時,報告也強調:“所有社隊,都要深入進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堅持不懈地向農民灌輸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克服資本主義自發傾向”。這也是“灌輸”在7個報告中唯一出現的一次。 

  論述“國際形勢和我國對外政策”的部分則有約4400字,篇幅之大在7個報告中僅略少於1988年。報告中出現最多的國家名稱是“蘇聯”(14次,另外還有“蘇修”等稱呼),這主要緣於:它“是最危險的新的世界戰爭策源地”,且“亡我之心不死”,“甚至狂妄地要我們改變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當然,“這完全是白日作夢”。這也是“狂妄”和“白日作夢”等在7個報告中唯一出現的一次。 

  報告以“戰無不勝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萬歲!”結尾。在這次報告后,“萬歲”沒有再出現過。 

  1983 “中國特色”與“振興中華” 

  1983年6月6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按照新憲法選舉產生的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使用頻率最高的5個實詞是“我們”、“建設”、“經濟”、“發展”、“要”,其中“建設”和“經濟”比1978年有了大幅增加。而1978年報告的第一實詞“要”則銳減6成。大幅下降的還有:“社會主義”由1978年的104次降為39次,“無產階級”則由37次降到1次。 

  “改革”、“提高”則有了大幅提升,兩個詞彙均跨入使用頻率最高的10個實詞;其中“改革”1978年僅提到6次,而1983年則達到54次,增加了8倍,這還不包括新出現的“體制改革”等詞彙。此外,“企業”也由21次增加到37次(“鄉鎮企業”等被當作單獨詞彙另計)。 

  一個特別的現象是:報告中數字出現的次數比1978年增加了1倍多,而本次報告的篇幅比5年前減少了1/4強,只有約2.3萬字。更多藉助數字說話是報告的一個明顯變化。 

  報告提及“蘇聯”的次數大大減少,而“提高警惕”則永遠消失。 

  報告中另一個突出的變化是“革命”的式微,從1978年出現86次(“革命家”等被當作單獨詞彙另計)驟降到1983年的3次,這其中還包括“改革也是一場革命”的新說法。1978年報告中“革命”一詞是出現第6多的實詞,而1983年則淪落至幾近600位。 

  在有千餘個1978年使用過的詞彙退隱的同時,1983年報告中出現了數量更多的新詞彙,比如:撥亂反正、機構改革、經濟特區、承包經營、聯產承包、引進技術、外匯、關停並轉等。 

  “市場”與“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一起出現,報告也強調絕不能讓“一切向錢看”的“腐朽思想”自由泛濫。 

  報告也首次強調:我們的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堅持不懈的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思想教育人民,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與此相關的新詞彙還有:法制觀念、法制建設、顧全大局等。 

  事實上,一些詞彙不僅新出現在1983年報告中,而且自此成為報告的必用詞彙,比如:中國特色、穩定、發達國家、祖國統一、機構改革、對外開放、不正之風等。 

  中國體育健兒多次打破“世界紀錄”的同時,也使得“振興中華”的口號傳頌於報告、響徹於神州。 

  “物質文明”首次出現,電視機、洗衣機、家用電器等也隨之而來。然而,縫紉機、自行車、手錶等“耐用消費品”卻只出現在1983年的報告中,1978年的報告也許是無暇提及,而此後的5個報告可能是不屑提及。 

  有意思的是,“消費者”也只被1983年的報告顧及。這類只出現在1983年報告中的詞彙共約700個,其中與違法犯罪相關的詞彙包括:兇殺、強姦、盜竊(“貪污盜竊”被當作單獨詞彙另計)、搶劫、劫機、鋌而走險等。這些詞彙出現在報告后不久,中國就開始了第一次“嚴打”。 

  1988 “改革”與“初級階段” 

  1988年3月25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國務院代總理李鵬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展”首次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實詞,比1983年增加了一倍多(“發展中”等被當作單獨詞彙另計),並在此後的4個報告中一直穩居首位。在這個約3萬字的報告中,一個更大的變化是“改革”的崛起,共出現121次(“體制改革”等被當作單獨詞彙另計),是1983年的2.24倍,1978年的20倍,一躍成為使用頻率第5高的實詞;也是7個報告中出現最多的一次,“改革”在1988年達到了頂峰。 

  “企業改革”也首次出現,報告指出: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特別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的活力,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當前改革的關鍵是根據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實行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與此相關的新詞彙還有:招標、承包、股份制、合同制、產權、分流、分稅制、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租賃等。 

  個體經濟、房地產、集資、債券等也進入人們的視野。 

  在強調對外開放的年代,外貿、外商、外向型、外資、投資環境、留學生、海關等詞彙也應運而生,而被用來衡量涉外經濟成效的“美元”一詞也開始頻頻出現。 

  公務員、審計、政企分開等則是報告在談及政府機構改革時使用的新詞彙。與此同時,腐敗現象、貪污腐化也出現在報告中。 

  報告承諾:在加快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要積極而又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對話”一詞儘管現在仍在流行,但當年卻有着特別的內涵,1988年報告就將其定義為“是各級政府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同人民群眾溝通思想,加深理解,消除隔閡的有效途徑。它既是進行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新形式”。 

  正當權益、呼聲、民主政治等同時也催生了“公民”的誕生。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違紀、失職、瀆職等是報告在談及進一步加強民主和法制建設時出現的新詞彙。 

  報告首次提出要發揮“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作用,並鼓勵對官僚主義和違法亂紀等腐敗現象進行實事求是的“公開批評”和揭露。 

  脫貧致富、創新、吸收外資、尊重人才等新詞彙表明的則是政府的某種期待和努力。而旅遊業、鄉鎮企業、專利制度等則是改革開放的新事物。 

  初級階段、小康、一國兩制、三通等從此開始流行。 

  關係民生的“食品”首次出現在報告中,儘管也涉及食品衛生,但當時更多關注的卻是食品價格和食品供應。唯獨出現在1988年報告中的“緊俏商品”、“進口商品”等反映的也是當時的市場供需。 

  “迷信”的出現意味着部分民眾的迷茫、無助和新的精神寄託,而“假冒”的“時有發生”則不僅是因為不法之徒的貪婪,也有管理的“不善”。 

  “商品經濟”是曇花一現的新詞彙,此後即被更新的詞彙所替代。但企業家、出口創匯、獨資企業、期貨等儘管沒有新詞彙代替,卻也是只出現在1988年的報告中。這類沒有“連任”的詞彙還有:按勞取酬、企業承包、包干、參股等。 

  只在那時提及的還有:世界文明、主人翁、勤勞致富、人人平等、人道主義等。 

  此外,1978年和1983年兩個報告都使用,但自1988年起卻廢棄的詞彙則是:黨政軍、帝國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列主義、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繼續革命等。 

  1993 “市場經濟”與“股票” 

  1993年3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國務院總理李鵬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約1.9萬字,在篇幅比1988年減少1/3的情況下,“開放”一詞卻增加了約1倍;與此同時,“問題”的出現也更為頻繁。 

  如同1988年的報告一樣,“發展”、“要”、“建設”、“經濟”、“改革”仍然是出現次數最多的5個實詞,只是“建設”與“經濟”互換,此時更強調“建設”。 

  報告中,“市場經濟”取代了“商品經濟”。與之相關,第三產業、外匯儲備、高新技術、並軌、宏觀調控、股票等開始出現。 

  “流動人口”和“社會公德”也開始被報告關注。 

  “電冰箱”、“電話”首次進入報告,與之一起湧來的還有“偽劣商品”。 

  “民主化”是報告出現的新詞彙,但它出現的地方有兩個:一是表示“努力實現決策的民主化”,二是強調“國際關係應該民主化”。 

  那是一個國內、國際形勢都發生巨變的時代,也是從那時起,反腐敗、武裝警察、嚴厲打擊、危機等開始成為《政府工作報告》的必用詞彙。 

  前3個報告均使用,而自1993年後的4個報告不再使用的詞彙包括:超級大國、第三世界、和平友好、資本主義等,此外,光榮、熱愛、熱烈、揭露等都不再提及。“輿論”也不再被關注。 

  事實上,有近400個詞彙只出現在1993年的報告中,其中與違法犯罪有關的包括:毒品、拐賣、聚眾賭博、賣淫嫖娼、徇私舞弊、貪污受賄等,而與經濟有關的則是諸如:經營承包、利稅分流、雙軌制、治理整頓等。

您正在瀏覽: 改革開放30年30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改革開放30年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