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夏日雜記

夏日雜記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一

  江南七月,隨着梅雨季過去,就進入高溫暑熱階段。早上七點,走在去單位的路上,頭上已是驕陽似火,不一會就汗水淋漓。這時,頭腦中情不自禁地浮現出年少時讀過的《詩經》中“七月流火”的詩句。但仔細一想,好像不對。因《詩經》全書只是年少時囫圇吞棗地瀏覽過一遍,沒有仔細研讀,這首《七月》也僅記下這一句,但它似乎不是指天氣炎熱的。於是,一到辦公室,就打開電腦,在百度中搜索“七月流火”。原來詩開頭幾句是這樣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這裡的“七月”是農曆七月,相當於現在陽曆的八月。這裡的“火”,不是指火一般的天氣,是指大火星,即心宿二,每年夏曆五月,黃昏時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後,就漸漸偏西,時暑熱開始減退,故稱“流火”。古人發現大火星逐漸向西遷移,墜落時節,天氣就開始變涼,就要準備過冬的衣服。於此可見,做學問不能馬虎,不能望文生義,否則,就可能貽笑大方。尤其是教書育人者,一馬虎,就可能會誤人子弟,不能不嚴謹。

  據網上說,2005年7月12日,郁慕明到人民大學演講,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在致歡迎詞時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這一件事引發了對“七月流火”的正確用法乃至復興國學的廣泛討論。有些人主張,這是誤用,而且和人民大學致力於推動“國學復興”的做法不符,因此當糾正。而另一派觀點則認為,這種詞義演變比比皆是,例如“明日黃花”等,是詞義的正常變遷。當代陽曆七月相當於農歷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天氣,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十分貼切,屬於借形詞,符合詞彙發展規律。我想,雖然社會上這種詞義演變現象屢見不鮮,但作為教師在課堂上,作為最高學府里的教授、校長,不能不嚴謹,即使要借用一下,也需點名是借用,否則是誤人子弟。再如“明日黃花”,雖然常有人為“昨日黃花”,現在高考試卷中往往有成語運用正誤的選擇題,如果出現句子中的成語有“昨日黃花”,你能判他是正確的嗎?我想無論是命題者還是改卷者都不會答應。因“明日黃花”出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意思是:既已相聚一起就不要急着回去,還是趁菊花盛開的重陽節賞花為好。因為,倘等到明日,重陽已過,不但人觀之無趣,恐怕飛舞的彩蝶看了那過時的菊花也會犯愁的。後來大家便將“明日黃花”作為成語,用來表示事情已過期之意。作為教師,就應向學生講明該成語的來龍去脈,這樣才能避免出現誤用現象。

  二

  中午,從辦公室去食堂就餐,要走十分鐘左右。行走在如火烘烤的水泥路上,我想起了《水滸傳》中,白勝吟誦的四句詩:“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苗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記得自己年少時,也曾在盛夏的烈日下的田中拔過秧,插過稻,臨近中午,酷熱、勞累、飢餓,多重痛苦交織在一起,每捱一刻都是煎熬,坐到清涼的樹蔭下歇息成了當時最大的渴望。現在,那種艱難的日子早已過去,也很少看到有農人在烈日暴晒的中午在農田上幹活。這本來是好事,可卻有另一種殷憂在。看看小城四周郊區,已基本上沒有農田,即使零星的有一點,也是有的長荒草,有的只是農家種着的一點小菜。我以前工作過的集鎮,原來四周是大片水田,但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幢幢樓房。就是我老家,典型的山村,以前因田地少,凡是能種莊稼的地方都會種上莊稼,即使是屁股大的地方,凡是有泥土的,都會種上作物,捨不得浪費,現在即使是整片的稻田,也有任其長草的。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高速發展,但糧田也在不斷銳減,不能不使人擔憂。

  最近,有人在微信上發了一則袁隆平的一篇文章,但是否真的是袁隆平寫的也無從考證,內容的確使人震驚。其中提到土地問題、糧價問題、種子問題、養殖問題。根據農民種植投入,大米每斤5元才能保本,現在的糧價,農民不可能有種糧的積極性,現在糧食大量進口;種子很少有農民自留的,大多依靠國外公司提供種子,轉基因農作物大量湧入國內;正常養殖,根本不能盈利,用激素催長的豬、雞、鴨及水產品充斥市場,這一切,對我們國人的生活、生存構成十分嚴重的威脅。

  近幾年來,我家很少在市場買肉類產品,豬肉盡量爭取去鄉下買農民家養的;蔬菜利用屋頂花壇自己種植,但所有的食物要做到百分百自給也是不可能的。每天中午去食堂吃的,就很難保證其安全。中國是十三億人的人口大國,保證其吃得飽,吃得安全,確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三

  傍晚,下班回家。家,夏日應是清涼的所在;冬日應是溫暖的港灣。今天回到家中,卻感受不到一絲清涼。宋代楊萬里在《夏夜追涼》中寫道:“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我推開頂樓通向平台的小門,站在樓頂平台上,舉目望去,不見竹木,只有鋼筋水泥構成的城市森林。近處花壇中栽種的黃瓜、絲瓜、蒲瓜,雖在連日暴晒下,出現了大量枯葉,但總體上還是綠意盎然,在月下,在晚風中,泛着銀光,也透出一絲涼意。

  我搬出一把藤椅,坐在平台上,雖偶或有晚風掠過,但並沒有多少清涼的感覺,因內心煩躁,再又是這苦熱的夏季,自然也就沒有了清涼感。人說,心靜自然涼。現在,連家都不是清涼之所在,那又去何處尋覓清涼之所在!我思索着,尋覓着┄┄

  2014.7.28

您正在瀏覽: 夏日雜記
網友評論
夏日雜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