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張純如———一個無法忘卻歷史的傳奇女子

張純如———一個無法忘卻歷史的傳奇女子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張純如———一個無法忘卻歷史的傳奇女子 標籤:只有一個地球

  “你們不會希望,一個人,在她的餘生,如行屍走肉般活着……之所以這麼做,因為我太軟弱,無法承受未來那些痛苦……我知道,我的所作所為,會把這種痛苦的一部分加於他人,尤其是那些最愛我的人。請原諒我,因為我無法原諒自己。”

  這是她的遺言。

  這位著名的華裔女作家張純如,於2004年11月9 日決絕地在美國於加州蓋洛斯自己的車內吞槍自殺,結束了她年僅37歲的風華生命。

  張純如生於1968年3月28日,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是抗日國軍將領張鐵軍,后曾為台灣中華日報總主筆。其父當年是台大物理系“狀元”,其專著《量子場論》在美國理論物理學術界頗有影響。張純如的母親一直從事生物化學的研究工作。張純如之名“純如”,出自《論語 八佾第三》“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繹如也,以成。”意為純正和諧。張純如,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出生,在伊利諾州長大。張純如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先是攻讀計算機專業,20歲時,她放棄了即將到手的計算機專業學位,轉學新聞專業。1989年從伊利諾伊大學新聞系畢業后,她先是在美聯社和《芝加哥論壇報》擔任記者,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了寫作碩士學位,從此開始了專業寫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書《蠶絲——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廣受好評,也因此贏得了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計劃獎”,並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等的贊助。

  性格文靜的張純如從小就喜歡寫作,喜歡這種自由表達的方式。在她看來,寫作是傳播社會良知。真正的作家不是玩文字遊戲,而要通過文字來傳達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童年的時候,純如與父母談話時,父母經常會提到遙遠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個叫南京的城市裡發生了些什麼,她的祖父如何逃離那個人間地獄,滔滔長江水如何被鮮血染成了紅色……1994年12月,當張純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殺的黑白照片時,更是感到了無比的憤怒。的確有南京,的確存在大屠殺,但是為什麼有人否認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說類書籍里,居然沒有一本提及這段本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純如為這一現象震驚了,幾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卻無人知曉日本人在中國進行的大屠殺。她為此感到陣陣心悸。

  對於在美國這樣的物質社會來說,一個年輕女孩花幾年時間去寫一本歷史著作,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年輕人都要爭分奪秒地奮鬥賺錢、成家立業。不過,這位當時只有25歲的女孩有一個念頭:“這本書能不能賺錢我不管,對我來說,我就是要讓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發生的事情。”《南京暴行》出版后,她對美國讀者的熱情反應也感到意外,她說,“這本書雖然重要,但我以為只會得到圖書館的垂青。”但純如也相信,真相是不可毀滅的,大家要同心協力,以確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記。

  她曾是智慧與勇氣的化身。

  1997年,她出版《南京大屠殺》一書,講述了二戰期間,在中國南京,平民被日本士兵屠殺的慘烈景象。這本書在1998年進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那一年,她29歲,是第一個如此年輕就獲此榮耀的華裔作家。而且,她沒有止步於此,而是繼續為那些邊緣群體發出聲音。在她2003年出版的《美國華人》一書的序言中,她表示,她有職責去駁斥美國新聞報道里對中國人的成見,她要讓別人看到真實的,三教九流的美籍華人的生活,看到那些修築鐵路的華工後代,大字不識的工廠工人,白人夫婦收養的小女孩,等等。

  仔細觀察,她所秉奉的態度的差別,並非是出自國家。她也替美國人說話,譬如那些二戰期間,在菲律賓被日本俘虜的老兵。他們大都來自美國中西部,在被俘后,曾度過一段地獄般的時光。在他們找到張純如,希望她來寫他們的故事後,她覺得自己無法拒絕。她對被侮辱的,被損害的,被遺忘的,有着特別的敏感。在村上春樹言說的高牆和雞蛋之間,她無疑是會選擇“雞蛋”,在這一點上,她有着很東方式的“俠肝義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整個事件的荒誕處,在於這個在生命結尾處自稱軟弱的女子,曾憑藉智慧與勇氣蜚聲世界。

  然而,最後她卻開槍自殺。 如此一個俠義女子最終選擇自殺,讓很多人大惑不解。

  壓跨她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她的成名,曾讓她風光無限, 但更多帶給她的卻是盛名之後的負累:自殺前張純如的生活狀態也是非常糟糕,各地馬不停蹄地巡講和簽售,和嚴重的睡眠不足,透支了她的全部體力。更為嚴重的是, 因為《南京大屠殺》曾引發日本右翼勢力的瘋狂攻擊,而在張純如精神出現恍惚期間,也確實有一個至今不明的小線索,就是她曾經表示自己在演講時,遭到外人威脅,她甚至一直自責,自己沒有處理好這個事情,並因此頗有些魔怔。外界所以有她是被威脅而死或者是他殺的猜測,並普遍認為因為這次書寫殘忍的寫作,可能給她帶來繼發性創傷。

  而另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是,自殺之前的一段時間,她發現了自己千辛萬苦,通過代孕母親(因為她和丈夫免疫系統的衝突,所以無法自己生育)生下的兩歲兒子得了自閉症。這也許是生活給她最沉重的打擊。有句著名的話說,上帝在給你關閉了一扇窗的同時,卻打開了另一扇窗。這句話也可以倒過來說:上帝在給你打開一扇窗的同時,卻關閉了另一扇窗。這也許更符合張純如的生活,如果辯證地看待生活,也不致於讓她更加抑鬱。生活中集千順及萬愛於一人的例子畢竟太少,各方面都平順的人幾乎不存在,尤其對一個成功的作家來說,付出的艱辛和孤獨要比常人多得多。

  -她的自殺,留給人們太多的謎。儘管外界有種種揣測,但可以確定的是她確實是自殺,而自殺的直接原因,是她在被診治為抑鬱症后服用藥物的副作用,導致了她的很多幻覺和自殺傾向,而不是因為寫作。一種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卻誘發了自殺傾向,這是張純如身上的又一處荒誕。

  張純如在一生中共完成三本書,包括《中國導彈之謎》和《華人在美國》。《洛杉磯時報》形容她是“最好的歷史學家和人權鬥士”,是“在美國成長的華裔青年模範”。出名后,很多美國的二戰老兵都想請她做代言人,而她十分認真,每封郵件都回。張純如的突然辭世,在北美大地產生了很大的反響,也讓國人感到震撼。她留給了我們一段難忘的記憶,所說的記憶,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南京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而張純如最為引人注目之處,就是她寫下的歷史紀實著作《南京暴行》引起了美國乃至西方世界對這段歷史的關注,也喚醒了華人世界對這段歷史的記憶。

  在純如辭世前,正在進行她的第四本書的工作。這本書主要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菲律賓巴丹半島 和日軍作戰的美軍坦克營官兵,他們後來被日軍拘禁並殘忍虐待。在一次去菲律賓做調查的旅行中,身心崩潰的純如患上了抑鬱症,曾一度不得不住院治療,此後她一直承受着抑鬱症的折磨。許多學者認為,從《南京暴行》到她新近寫作的美國二戰被俘軍人受日軍虐待的歷史,都是盡顯人性惡劣、殘忍血腥的歷史。這些內容也與張純如的病因不無關聯。在《南京暴行》的寫作過程中,純如就經常“氣得發抖、失眠噩夢、體重減輕、頭髮掉落”。也有人說,對人類的絕望是純如自殺的主要原因。張純如曾說,寫作使得她對人性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人什麼事都做得出,既有做出最偉大事業的潛能,也有犯下最邪惡罪行的潛能——人性中扭曲的東西會使最令人難以言說的罪惡在瞬間變成平常瑣事。讀過她的書,許多讀者都會對人類的獸性和仇恨,產生憤怒與絕望。作為作者,純如是在長期忍受這種憤怒而絕望的煎熬,她的憂鬱症也許早已埋下了根苗。

  -她的父母曾回憶:“她以前從來沒有自殺的念頭,但後來醫生說她患了憂鬱症。……她是一個很完美主義的人,自己又有小孩,精神壓力很大,晚上不能睡覺,有些吃不住。”那段時間,張純如白天睡覺,晚上寫作,電腦鍵盤上ABCD四個鍵已經磨損。此次赴寧,二老也將把這個鍵盤連同張純如的眼鏡、衣服等遺物贈送給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同時,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為張純如製作的雕像也將在紀念館揭幕。

  兩位老人清楚得記得純如最喜歡的座右銘是美國哲學家喬治·桑塔亞納的名言:忘記歷史的人將重蹈歷史覆轍。“只有吸取歷史教訓,才能有未來的和平,”她的母親張盈盈說,“中國人要像猶太人一樣,讓全世界記住這段歷史。”據二老介紹,美國教科書的二戰史都是歐洲戰場的內容,很少談到日本侵華。然而1997年以後,很多華人草根組織都致力於推動把亞洲戰場和歐洲戰場同時寫進教科書。令人欣慰的是,該提議已經得到加州政府同意。

  長在美國的張純如從小聽父母講侵華日軍的罪行,到圖書館卻幾乎找不到這方面的英文材料。後來到 中國親自調查情況后,決心要讓西方讀者了解中華民族這段苦難的歷史。張純如的父母說,女兒最大的願望就是寫很多書,至少寫10本,打算每三年寫一本。此外,她一直想拍一部世界級的日本侵華的電影。“對於美國的年輕人,電影的影響要比書籍大得多。”張純如的弟弟張純愷說。張純如的父母說:“現在重要的不是沉湎於悲痛的過去,應該向前看,繼承她的意志,完成她未了的心愿。”2011年5月,由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所寫的回憶錄《無法遺忘的女子----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之前後》正式出版。

  純如辭世后,她的出版經紀人蘇姍·拉比納說:“我和她經常通話,最近她告訴我,她無法繼續完成這個寫作計劃了。很顯然,她感到很悲傷。”純如的丈夫道格拉斯也認為,是工作害了她。她多年來調查日軍二戰時期的暴行,從《南京暴行》到她準備寫一部關於在菲律賓關押的美國被俘軍人受日軍虐待的歷史的新書,接觸的全都是無比殘忍和血腥的歷史事實,一個個悲慘故事讓她陷入痛苦深淵,加上艱苦的採訪和寫作,最終導致她崩潰。道格拉斯還說,純如是工作狂,工作異常投入,“她總是把自己推向極限,經常工作到累倒為止。”張純如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習慣,她每天下午5時起床,晚上等丈夫睡覺后開始寫作,直到丈夫早上8時上班,她才去睡覺。這樣,她可確保寫作時的投入,不受任何外界影響。

  2004年8月,張純如飛往肯塔基州採訪,但一抵達目的地就病倒了,住院治療三天後飛回舊金山。工作不順讓她很沮喪,她開始接受心理治療,但她放不下手頭的工作,很快又埋頭整理寫作材料。此後張純如精神狀態時好時壞,9月就有過一次自殺的苗頭。到10月她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惡化,無法照顧幼子,夫婦倆將兒子送到伊利諾伊州的外公外婆家照看。

  純如死前留下了一張紙條,要求家人記住她生病前的樣子,她說:“我曾認真生活,為目標、寫作和家人真誠奉獻過。”她的遺體葬在在加州洛斯蓋多聖安東尼牧場的天堂之門公墓,墓碑上寫有這樣的話:“摯愛的妻和母親,作家、歷史家,人權鬥士。”

  新美國人權義基金會在為張純如喪禮送上的詩歌是這麼寫的:如彩虹一般你帶給人間;美麗·希望如彩虹一般你展現;天地間一座橋樑;如彩虹一般你只能短暫的逗留;留下來的人們只有無限的回憶;如天使般你代表;善良·勇敢;如天使般你是她的使者;為正義·你為無言者請命,為歷史見證;為人道·你付出自己的生命。

  看完-關於張純如的影像資料后,我心裡一直久久不能平靜,看着這個比自己年齡大不了幾歲的有才華的女作家,心裡曾經敬偑和震撼不已,以她的出生來看,沒有親臨二戰的殘酷,卻寫出如此沉重題材的作品,實在是不易的。如果內心沒有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感,就不會寫出這樣有份量的力作。隨着她的第一部作品出版,-我曾想她以後的寫作之路一定更加深遠和豐富,這樣的才女,誰能不佩服呢?然而,世事難料,她卻以這種方式自決,毅然絕然地離開了這個曾帶給她鮮花亦有刀劍的世界。可惜啊,才華橫溢就這樣過早地凋謝零落了,讓無數人無比惋惜和痛心疾首。對於她的父母來說,如果早知是這樣的結果,也許寧願讓她做一個平庸的人,哪怕沒有耀眼的光芒,或許能讓他們的內心更容易接受一些。

  關於純如的死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非常痛惜,他曾對記者說,“對於純如的父母和孩子,他們失去的是女兒和母親;對於中國人,他們失去的是一個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對於整個世界,他們失去的則是一個勇於說真話並努力讓別人相信事實的人。”--這何嘗不是呢?

  -----僅以此文獻給在我心中永遠活着的張純如。

  ---------------------------------------------------------------------------------------------------------------------------------2014.2.22.

您正在瀏覽: 張純如———一個無法忘卻歷史的傳奇女子
網友評論
張純如———一個無法忘卻歷史的傳奇女子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