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辛已年初冬隨家人游常寧宮

辛已年初冬隨家人游常寧宮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因些事需去長安,恰有一頗大的車子隨行。於是我們一大家十餘口人樂融融齊聚一起,奔常寧宮而去。

  常寧宮位於神禾原畔。原腳下是汩汩流淌的滈水;南望是連綿不斷,起起伏伏的藍黛色秦嶺山巒。低覓近前卻是一地綠色。

  到了常寧宮,開了房間,就有了根據地。置放了隨身什物,便想着去玩。於是便有了新的組合。孩子們在忙着找遊戲廳;弟妹們便急着支起了麻將桌。不善麻事的;或此刻還不想參與的人便集合在一起,在常寧宮遊玩。

  常寧宮頗具神秘色彩的地方就是“蔣行宮”。據言是上世紀三十抑或是四十年代,蔣介石在西安的居所,即謂之行宮了。既是一代皇室之行宮,其規模之宏;其設置之盛是可以想見的。而那又是在戰事頻發的年月,於是在行宮內便有了一秘密洞府。

  密洞依原而建,縱深數里。高低錯落,蜿蜒曲折。洞內路徑,或平緩或陡峭;或狹窄或寬闊。除了稍大的議事廳幾處外,還有側室數幾。洞是磚券石箍,十分堅固。洞內洞外遍是圖文並茂的大幅介紹;只恨個人的記性太差,看過去就了了了。

  說是蔣行宮,此地其實早已聞名遐邇。據傳,常寧宮之名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封。

  據說李世民之母竇氏去終南山降香;在返回長安城途中,未曾料在此地遭遇了歹人;連忙藏身於崖旁的一個洞內。而吉人自有天相;歹人作惡未遂,卻被一天外飛石砸的粉身碎骨。於是此地便有了御筆親封:藏身洞、飛來石。而且均有實物見證。再而便有了廟宇。只是今日廟門緊鎖,進不得內里,也就無從了了了。

  常寧宮現在卻是一處集休閑、度假、會議、娛樂的福地。我們一行人等高而低、低而高的游遍了洞府;又興興然列座於議事廳會議桌邊。正襟偉岸,衣冠楚然。面含靜默,屏聲斂氣,煞有介事的照了張似在欣然與會的相片。議員們皆臉帶肅意,不苟言笑,道貌岸然。意猶未盡之際,於是又在議事廳外,分別合影。以示紀念。

  常寧宮的另一個去處,便是《創業史》著者柳青的創作室。

  所謂創作室,依然是故人蔣氏行宮內的一洞窯。窯頗大,內置舊式的寫字桌,桌上擺放了筆墨文稿。寬大的木床;椅子及式樣很老的沙發。據說《創業史》第一部的寫作與改稿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柳青生活於長安皇甫村十數年,而常寧宮與皇甫村比鄰。《創業史》中所謂的湯河岸;蛤蟆灘都有着滈水的影子。柳青紮根於農村,全身心生活於農村。與農民甘苦與共,心心相連;同度時月,同度艱難。柳青躋身於社會生活的洪流之中。從時代的高度;歷史的高度;馬列主義辯證法的高度;從對那一時期社會發展、國家建設的認識高度。由低而高;再高而低;由表及裡;去偽存真。發現、思考、記錄了那一歷史時期中國農民特定的風格面貌及其精神內髓。以自己特有的筆觸;揭示、發掘、演繹了關中地區乃至中國農村的千萬農民群眾;在歷史與社會的變遷中,所表現的精神風貌與人文鏡像。柳青給中國歷史及文學事業留下了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

  柳青憩息於常寧宮側的神禾原畔,他的眼帘里依然映現着滈水兩岸;乃至於中國社會的變化與進展。他依然在關注着國家的進步與人民的幸福。可以告慰先賢的是:現今的國家發展了,進步了,強大了;人民幸福了。中國正在以優秀的身姿屹立於世界;世界以中國的雄起屹立而自豪!

  常寧宮的夜景依然是美麗的。甬道邊矮矮的燈柱晶瑩透亮,似顆顆明珠散綴於角角落落。光的餘暉映照着一棟棟式樣各異的別墅。夜靜人寂的常寧宮安然泰然。而原腳下的滈水此刻卻升騰起了浩浩淼淼的霧靄來;輕霧籠罩的常寧宮飄然欲仙。人亦隨之入了仙境。

  而室內更是熱鬧景象。火鍋店的桌邊圍坐着我們老老少少數幾人。在這寒風凜冽的冬夜,守着滾燙汩汩的煎湯涮烤;亦有香醇美酒潤喉。兄弟家人聚在一起;談文學;話人生。議時事;謀發展。“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別是一番韻味在心頭;使人頓生恬美、安逸、幸福之感。而人生的福祉和安詳,在某種意義上說亦不就是若此么。

  常寧宮的遊歷是短暫的;而感受卻是特異新穎的。好在常寧宮距城非遠,十餘里遙。再游常寧宮已在謀划之中,來日方長亦可從長計議;而常寧宮的未來必將會更為秀麗端莊,美景無限。

您正在瀏覽: 辛已年初冬隨家人游常寧宮
網友評論
辛已年初冬隨家人游常寧宮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