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九月的庄稼人

九月的庄稼人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九月,對每一位上班族最為高興的事情也許莫過於兩個假期,中秋三天小假剛過,就迎來了國慶三天的假期,再加上調休的假期,總共七天。七天的時間裡,有的出去旅遊一番,在欣賞祖國山山水水的同時,藉以慰籍自己疲憊不堪的身心;有的圓自己中秋假期短暫沒能和父母團員的遺憾,回去和親人小聚一場;有的可能蝸居在家,蒙頭大睡。

  九月,也是庄稼人最為忙碌的一個季節。記得著名音樂家喬方寫過這樣一首歌曲,就是描繪九月的庄稼人的。

  九月九,秋風起,

  庄稼人兒早早起,

  高梁紅來大豆黃,

  五穀那歸倉人兒喜。

  拉大鋸,扯大鋸,

  家家門口那唱大戲,

  迎姑娘來接女婿,

  滿天哪歌聲和笑語,

  高興的日子放聲唱喲,

  豐收的時候喜洋洋,

  往日的呀苦和累,

  算了個什麼,

  九月呀等着我。

  北方地區,農村地區、庄稼人長大的孩子們,有誰沒有聽過這樣的民謠。

  中秋小假,自己又一次親歷了生於斯、長於斯的山村,又一次身臨其境的體會了歌麴生命價值,又一次目睹了童年的往事,又一次見證了九月庄稼人心酸的幸福。

  如果我不是庄稼人出身,也許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就是對農民生活的真實描述,似乎古代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雖然古代階層分“士、農、工、商”。農民排類於第二位,可是, 總管整個古代,農民依然是最辛苦的一個階層。

  千年的花開花落,萬年的水來水去。

  變來變去,農民依然是李白詩句里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千年不變的寫照。

  中秋假期回去,雖然短短的三天假,但是還是幫助父母幹了不少農活,收割了莜麥、拉回來粟子,還有時候餵豬、趕牛------

  其實一直以來,我對干農活毫無興趣,甚至小的時候都鄙視農活。認為沒本事的才呆在農村、苦守着毫無生機的田地,辛苦勞碌一輩子。

  所以刻苦、努力、發誓要走出農村,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脫離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庄稼人生活。

  在上大學以前,莊稼活一樣都不會幹。大學畢業以後,每當放假或家裡忙的時候,回去偶幫幾次,慢慢的學會了播種、撒肥、除草、收割、拉莊稼、碾莊稼……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農民的苦與甜、辛酸與喜悅

  人不無知枉少年,我曾經怨過農耕的苦,當我冒着炎炎的烈日在勞作幾乎懷疑自己就要中暑時,我看着前面勞作的父母親,看着隔壁家七十多歲的老人奮力勞作時,我知道並且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

  農村人,七十多歲了還在趕着牛車,勞碌的奔波在田地里。城市上班族人,五十多歲,幾乎就停止了體力勞動,不得不用晚上的舞蹈去鍛煉自己一二。

  有時候我想,也許這就是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村與城市的不公平吧!

  但是無論他們多麼勞碌,城鄉二元結構能否改變,我感覺農村的庄稼人都很幸福。其實,幸福很簡單,這世上,幸福無限,只存心間,只要我們攜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我們就會擁有幸福。

您正在瀏覽: 九月的庄稼人
網友評論
九月的庄稼人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