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解讀楊牧與他《楊牧文集》

解讀楊牧與他《楊牧文集》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解讀楊牧與他《楊牧文集》

  當我捧着兩本沉甸甸的《楊牧文集》上、下卷,猶如朝聖者的心態獲取到夢寂已求的《聖經》般感恩。

  對於一位繆斯的追隨者,詩神的目光總是與詩者聯繫在一起,詩神的目光總是青睞於詩者。楊牧是詩者,是“詩之天使”,更是詩神的“護花使者”。否則,這兩本凝重的著作會從天而降么?

  我作為一名詩之愛好者,能見到大師級“護花使者”的真容笑貌,得益於“機緣”的賜福,讓我更加堅定詩神的魅力無處不在。

  2004年9月11至13日,對兵團農一師的文學青年們來說,是一件文學盛事。這一天上午,來自農一師各條戰線的文學追隨者早早地坐在課堂上等待一位令人慕名已久的詩人給我們講課————-他就是被喻為“邊塞三詩人”之一的楊牧先生。

  上午九點三十分(新疆時間),60歲的楊牧神態慈善、朝氣十足地向學員們走來,走向為我們學員們授課的講台。這是為期三天的農一師文聯文學講習班開學典禮的一幕。也是我久慕其名第一次近距離聆聽這位著名詩人的藝術感覺。由於課程的安排,時間的關係,楊牧先生不顧旅途的疲憊,給學員們上了整整兩堂課,一天的時間。他講的第一句發自肺腑之言的話:“我是兵團人!我回來了!”,表達了一位老兵團人回故鄉的吶喊真情,把陌生的楊牧與兵團的鄉情與今天的新一代軍墾兒女的心靠近了,把我們這一群正生活在塔里木的軍墾第三代人的距離拉得更近、更近……。

  在授課之前,楊牧先生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把他一生的生命體驗濃縮地介紹給我們,使我們感受到坐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真實而平凡的楊牧、可敬而可近的楊牧、可親而可人的楊牧。

  楊牧先生,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也是傑出的“新邊塞詩人”中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飽經滄桑的作家。14歲時就發表處女作,因中國特定的社會原因和歷史條件,20歲的他被迫流浪到新疆石河子148團,當過農工、文教等工作。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活了20多年的楊牧,對新疆兵團的那份特殊感情,在《文集》中的開首篇《鄉情》、《在經緯儀的觀測鏡里》、《別了,地窩子》、《槍與儀器》中表達得真實而藝術。翻開《楊牧文集》,我們發現,在那“文革”時期的歲月里,64年至65年,他僅僅寫了上述的四首詩。從此,中斷了創作十多年。36歲才以一首自嘲自諷而在“堅毅的臉上閃着淚光”的《我是青年》震撼詩壇,成為“一代人的心聲”,也整整影響了一代人。這也是楊牧的成名作。《天狼星下——-中國。第一百萬零一個盲流的歷程》是一部長篇紀實文學,對他個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述,對於中國,則是一次“民族靈魂的深刻透視”,它“詳盡記錄了詩人在特定歷史年代所遭受的苦難,為讀者深刻體味和嚴肅思考苦難人生留下了許多經的脈絡、緯的層面”。《邊魂》是楊牧生命體驗的“大徹大悟”;“我奉崑崙為我的故鄉/毋須索隱天地玄黃”,“流浪的路/比所有的路都顯得長”,就是探索人的心靈歷程的“生命之歌”。

  楊牧先生給我們學員們授課的第一個話題是《對中國詩歌現狀的思考》之感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通過自己一生的體驗和創作,真實而深刻地闡述:“詩歌,一個尷尬的話題。用六個字概括:還是好、不太妙。”作為詩人,敢於面對現實,敢於講真話,這就是具像的楊牧。楊牧先生的第二個話題《關於詩歌創作的十二點提示》即《送你的十二句話》反映了一位老詩人對詩神的感悟,也是對後輩青年詩歌作者的囑咐:

  一、你的詩就是你的生活。(一定要詩性地認識你的生活)

  二、你的內心是最可靠的。(注意第一時間的第一感受)

  三、心是詩人命根子。(詩人的每一次作品都是處女作,詩歌是生存的第一次命名)

  四、好與壞都不要叫出聲來。(意忌淺、語忌陋、詩忌成語、詩忌口號)

  五、像譜曲一樣譜寫你的詩。(文如看山不喜平,婉轉一點才是詩)

  六、給別人留點空間。(詩意就是空間,讓人產生廣泛的聯想)

  七、想得遠點。(文無古今,真情不變。要有一點歷史的蒼茫感)

  八、看得寬點。(詩,底氣要足,大氣!)

  九、要點韻或者乾脆不要韻。(詩要自然,要有“內弦音”)

  十、注意你的座位在哪裡?(詩人是最具個性的人,你的個性就是你的風格)

  十一、讀點與詩有關的詩。(采眾家之長,補體驗之短)

  十二、千萬不要你死我活。(詩人要互敬、互愛、互補、互鑒)

  楊牧倡導:“詩,必須回歸。回歸真誠、回歸母語、回歸詩歌的法則”。創造一個民族的語言,任務應該交給作家、詩人。

  學習班的間隙,我以年輕詩心的衝動,在師文聯主席張曉虹的引導下,帶着自己的一疊習作,走進楊牧先生下榻的農一師二招賓館110房間,拜見楊牧先生。先生並不見怪我的冒失,以一位長者的身份與我交談。交談中,先生告訴我他去過我的家鄉————-湖南隆回縣,並與家鄉的詩人匡國泰有緣同游過家鄉的苗寨,在這一點上,我許多的顧慮打消了,比較隨意地與長者交談。

  交談中,我放開談及了湖南一批我熟悉的有影響的作家和詩人:李元洛、匡國泰、何立偉、彭浩蕩、於沙以及“新鄉土詩派”的江堤、彭國梁、陳惠芳等代表人物。還有四川社科院研究“錢學論”的陳子謙先生。這些人當中,楊牧先生大都比較熟悉,有的還是詩友。臨別時,先生與我合影留念,並拿出新出版的文集為我簽名,讓我感到先生厚重的人格魅力潤沁心靈。

  學習班結束后的日子,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以一顆詩心去細細品味《楊牧文集》的厚重感。《楊牧文集》上卷為“詩”,下卷為“文”。文集收入了他的全部主要著作,包括他的代表作、成名作、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產生過不同影響的作品、被列為國內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及中學語文讀本的作品、被選入國內各精品讀本和已被譯為英、法、德、意、日、羅馬尼亞文字的名篇,也包括一些探索性的作品,是我國新時期最具影響的代表性詩人之一。芬蘭籍華裔作家、翻譯家奚梅芳女士身在北歐的“千湖之國”為楊牧先生編輯這套文集,也緣於她曾經是生活在兵團工作20多年的一位“上海支青”的緣故,有過與楊牧同樣的“兵團情結”。她更像一位文物鑒賞家,在浩如煙海的作品中發現了楊牧的“貨真價實”。更為看重的是她發現了善於把北方文化的粗獷與南方文化的細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楊牧作品。這也是《楊牧文集》最突出的詩文特點。

  也許,在我未來人生之路的歷程中,有詩相伴,縱然沐浴風雨雪霜,我也會把生活的潮起潮落視為詩情畫意、雲霞滿天……。每個人一生的信念和追求構架他心目中的“上帝”。生命的理念為他心目中的上帝“驅使”。因為每個人心目中的“上帝”——-是情歸傾訴的港灣。

您正在瀏覽: 解讀楊牧與他《楊牧文集》
網友評論
解讀楊牧與他《楊牧文集》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