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情感故事 > 黃忠傑散文集《鄉情的足音》解讀

黃忠傑散文集《鄉情的足音》解讀

手機:M版  分類:情感故事  編輯:小景

  《鄉情的足音》是黃忠傑的第一本散文集。幾十篇散文,或長或短;或寫人,或記事;或抒情,或議論,無不表明着作者的人生態度和寄託着作者對故鄉對親人的真摯感情。《鄉情的足音》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幅吳地的民俗圖、風情畫。故鄉的小巷、山泖、古塔、風鈴,兒時的老師、夥伴、鄰居、親人,溫馨的夏風、草葉、明月、古渡,生動活潑,栩栩如生,一齊走進讀者的視野中來。讀者似乎聞到了枇杷的香味,聽見了河塘夜渡的欸乃漿聲,看到了余山、小崑山、天馬山的奇姿異景,聽見了故鄉父老鄉親的吳儂軟語。故鄉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寄託着作者的真實感情。過去了的一切,都成為作者的親切懷念。黃忠傑的筆下,寫得最多的是溇塘,那口橢圓型的溇塘,貫穿了作者這部散文集的始終,寄託了作者幾十年的深厚感情。幾十年的風雲,圍着這口溇塘上演,溇塘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黃忠傑熟悉生活,熱愛生活,故鄉的風俗、民情、方言、物產、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及歷史沿革,在他眼裡無不充滿着生活的詩意。從這個意義上說,是生活造就了他。沒有生活,就沒有《鄉情的足音》。

  散文是着意揮灑自己感情與感覺的一種方式,情動於衷,發自內心。散文需要感情與感覺,它們是作家對生活獨到的領悟和尋覓的鑰匙,散文是作家對生活的蒸餾與提純。作家感受生活感受人世的敏銳細膩或粗疏遲鈍決定了藝術的高下優劣。溇塘、小港、曲巷,成為黃忠傑散文中精心營構的獨特世界,成為黃忠傑審美想象中的固定地域,故鄉的父老鄉親成為黃忠傑審美體驗的對象。因此,黃忠傑的散文處處體現了一個”情”字,人情,鄉情,風情,乃至血緣親情。黃忠傑珍惜這種感情,黃忠傑是一個清醒的人,他沒有將自己對祖輩及其父老鄉親的那種割捨不斷的血緣親情停留在感恩、歌頌、再現這樣一個層次上。黃忠傑對歷史的變遷、世象的複雜和人生的艱辛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更寬容,更清醒,他已把這種崇敬、景仰的感情還原成一種認同和皈依。

您正在瀏覽: 黃忠傑散文集《鄉情的足音》解讀
網友評論
黃忠傑散文集《鄉情的足音》解讀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