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記事散文 > 第一次學習刻鋼板

第一次學習刻鋼板

手機:M版  分類:記事散文  編輯:pp958

  (1963年春)

  1963年3月到7月,我被介紹到龍岩專區中學俄語教師訓練班學習。在這段時間裡,我不僅提高了俄語水平,還學會了刻寫鋼板。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我們這個俄語訓練班是由龍岩地區教育局直管的,雷局長和秘書陳振民來主持開班,兩位老師執行教學任務,學員的學習、生活委託給龍岩師範管理。我們的兩位老師都已經五十多歲了,陳老師是龍岩人,溫老師是連城人。從布滿滄桑的面容上,我們推測他們都有過不平凡的經歷。我們共有38名學員,但堅持到結業的只有35人。從結業照片看,有19男16女,不知什麼原因,陳老師也沒有參加結業照相。

  開班以後,我們的作息時間跟師範學校同步。因為我們是“學員”,將來到中學教書,似乎比師範生“高一等”,師範學校也對我們“特別照顧”。師範生每天早晨都得早操——記得他們最時興的就是唱着岳飛的《滿江紅》練習打拳,而我們呢,與其說不會做不如說懶得做,乾脆就不參加早操。所以,師範管生活的老師對我們有些意見,說我們“愛睡懶覺”。其實我們好些人都在默默地、勤奮地學習或工作。就我本人來說,那時天天早晨都得刻鋼板,每天最少要刻一兩張蠟紙。為什麼呢?

  雖說我們是來學習的,但是沒有課本或任何可用的教材。因為我們都是高中畢業生,能調到這裡來,應該說命運都相同——高考落地,俄語不錯,所以,高中課本對於我們來說已經“過時”。大學的俄語課本呢,或者一時難以獲得,或者拿來不太適用。因為我們是“短訓班”,顧名思義,必須速成才能應急。如果採用大學教材,雖然知識“很系統”,但耗時必長;倘若節選其中內容,又恐“斷章取義”或“掛一漏萬”,還不實用。於是,兩位老師只得“臨委受命”,一邊編寫教材一邊上課。老師非常勤奮,常常為編寫教材工作到深夜。

  然而,編寫的教材只在老師的講義夾上,學員們手頭沒有哇,怎麼辦呢?

  剛開始,老師寫在黑板上學員動手抄。但是這樣不僅費時,效果也參差不一。有人提出拿到印刷廠去印。這就更難,不說當時龍岩印刷廠沒有俄語活字,根本沒法排版,單說教材本身是老師臨時編寫的,不可能交出一整套材料給印刷廠去製版。在當時連打字機都少有人用的時代,唯一的辦法就是用鋼板刻寫,用油墨印刷。又有人說,請師範的員工刻印,而師範方面回答:“油印可以,但不會刻寫。”是的,他們都沒有讀過俄語,連字母都不會寫,何況還有其他更高的要求?找不到任何途徑,到頭來還得依靠我們自己。於是,老師開始刻寫鋼板。這又難了,別說兩位老師沒有摸過鋼板,即使他們會刻寫,既要編寫還要刻印,他們能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嗎?最後,班幹部開會決定:由我們學員自己刻。

  注意已定,班幹部動員大家報名。當時報名的就有十幾個人,我也算其中一個。師範學校幫我們找來兩三副鋼板、鐵筆,送來了兩筒蠟紙。大家急着試刻,有人像使用圓珠筆那樣輕輕劃過,只在蠟紙上畫出痕迹,沒有刻透,試印不出來;有人着力重刻,卻又劃破蠟紙,只能作廢。我拿起鐵筆試刻時,也覺得鐵筆不聽使喚,劃得輕了印不清楚,刻得重了容易破損。原來那鋼板不是平面的,而是有縱橫交叉的紋理,仔細看時,鋼板面上是細密的突起。鐵筆在蠟紙上劃過時,筆尖與那些突起接觸,就會打出連續的小孔,所謂油印,就是把油墨透過這些小孔留在紙上。蠟紙有厚度和韌性,用力太輕,只會留下一道痕迹;鋼板和鐵筆都很堅硬,用力太重,自然就會把蠟紙戳穿。

  經過幾天試驗,我和另外四五個學員刻寫的效果比較好,不但較為清晰,書寫也較為流利美觀。於是,班幹部和老師就決定由我們幾個人輪流刻寫教材。

  從此,兩位老師分工編寫,我們幾個配合著刻寫,老師編一課,我們刻一課。老師今天編寫,我們明天就把它刻寫出來。刻寫完畢,我們交給老師轉交師範油印室。為了及時將教材刻寫出來,我們幾個人經常早晨、晚上加班,中午也不休息。一段時間之後,大家的刻寫的質量越來越高,速度也越來越快。可以說,我們短訓班的所以材料,從語音到語法,從單詞到課文,從練習到測驗題,都是由我們幾個人刻寫出來的。到訓練班接近尾聲時,我們每個學員都擁有一本一寸多后的油印材料,它凝聚了老師的心血,也滲透了我們的汗水。

  7月19日,我們訓練班結束了,但是我們沒有舉行結業考試。我猜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沒人給印刷試卷。因為如果要考試,試題還得由我們學員自己刻寫,這樣的考試自然沒有多大的意義。

  實際上,我們在俄語班訓練的成績是顯而易見的。到這年九月,我們35名學員絕大部分派到各間中學去上俄語課(後來知道有極少數分派到小學代課)。我被分派到母校永定一中,跟專科畢業的陳崇遠同任初一年級的俄語教學。在教研組其他老教師的帶領下,我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效果也不比陳老師遜色多少。此外,我在短訓班期間練就的刻寫鋼板的本領,在教學實踐中也派上了用場——刻寫練習題和考試卷。

  附記

  刻鋼板的技術,我後來不斷提高。到永定一中的第二年,各校普遍削減俄語,轉而開設英語。我於是被“富餘”出來,安排到教務處專事外語(含英語)刻寫。其時,我對刻鋼板有了更多的了解,如鋼板按紋理粗細分有粗紋、細紋,按紋理走向分有橫紋、斜紋、平紋、交叉紋(還分直角紋和非直角紋),還有兩面同紋和兩面不同紋,等等;鐵筆有普通刻寫的尖頭筆,還有用來填塗的大大小小的圓頭筆,還有專供劃線、專供畫圖的各種專用筆。蠟紙也有田字格、文書格等各種式樣。刻寫方法和刻寫字體也有了很多變化。幾年後,我的刻寫本領終於在辦《工地快報》時大放光彩。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項刻寫本領都還一直為我的教學服務着。

  2011-3-3

您正在瀏覽: 第一次學習刻鋼板
網友評論
第一次學習刻鋼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