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的情愫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好久沒回家了,儘管才隔兩個多月,但對於我而言已經夠長久了,眼看端午節快到了,回家的興奮勁又湧上心頭。如果有人問我最愛的地方是哪裡,那答案絕對只有一個,家!
時間如流沙過隙,悄無聲息卻從不為誰停留。轉眼就到了面臨實習的關頭,回趟家已經是很珍貴的了,再回家時將會時隔半年,因此,2013年的端午節,註定讓我難忘情牽。
以前總覺得寫文章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寫的,有什麼話,說出來就行,並自作聰明的以為自己又得出了一個經典的心得。不過現在看來,我覺得自己錯了,而且還錯得很離譜!事實上,有些話,無關痛癢的,隨口說說倒也無礙;即便是很重要的,說出來的也不一定說得全盡,因而總會有所缺憾。人的語言最多的用處是用來溝通交流的。當然,我們的溝通交流還要有傾聽的對象,但我們內心的那份真實情感卻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的,並且我們不可能口無遮攔,全盤豁出。這時,我也會自然而然地被一種意識驅使着,執起筆,在紙上盡情綻放心火之花!
出門在外,誰能不想家?人是孤獨的動物,因為害怕寂寞而相互靠攏,這便是一種歸屬感。離家思家這也是一種歸屬感,正如人們害怕寂寞而求相聚,正如身體懸空而求腳着地。只有等到自己的心有地方可擱放,才能安心的,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的過每一天。我很欣慰我愛家、想家,我覺得家是一種溫暖的字眼,並且這種自然流動的意識給了我最大的安全感。這樣的話,無論我身處何方,離家多遠,我的心與家的距離就會越近。我是每天都過得很開心的,總感覺自己的心裏面充滿陽光,很亮很溫暖。我想,這應該也是家帶給我內心的那份莫大大安全感,使我得以自信陽光的奧秘之所在吧!
自古有很多求學求仕之人都會遠離家鄉,而且一別便是多年,為了抒發思家情愫,不得不寄情於詩中。猶記北宋著名詩人李覯的一首《鄉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錢鍾書說:“詩歌里有兩種寫法:一是天涯雖遠,而想望中的人更遠;二是想望中的人物雖近,卻比天涯還遠。”這首詩屬於第一種寫法。詩人寫空間距離之遠,遙望家鄉的視線被碧山、暮雲層層阻隔,給人以故鄉遙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詩人歸鄉無計的無奈和痛苦,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真摯濃厚的思念之情。在我看來,李覯和古代大多詩人一樣,寫到思念家鄉的詩,不能夠不傷感惆悵,讀到他們的思鄉詩,怎能不讓人垂淚呢?我欣賞他們的才思,也不批評他們的不堅強,只是我在想,我們為什麼不能把思念家鄉轉化為生活的動力呢?因為家,開開心心,因為家,放飛夢想!或許,古人處在一個追名逐利的社會現實中,面對生存和名利,離家是唯一的選擇,而這種被迫離家使他們內心的歸屬毫無着落,不得不在某一時刻爆發,內心的恐懼空寞全都轉化為紙上書寫的淚水。
當然,現如今的社會也很殘酷,但現代人的智慧遠遠超過前人。為了某些目的,我們也不得不離家遠行,而總有一天 ,我們又不得不想家,那是很自然的一種情感,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是這樣回答:
離家我想家,但我不失落!
離家我想家,但我不哭泣!
離家我想家,我會記得常回家!
離家我想家,我只會在心裏面微笑,我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