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人散文 > 雷鋒叔叔,你還認識嗎?

雷鋒叔叔,你還認識嗎?

手機:M版  分類:寫人散文  編輯:pp958

雷鋒叔叔,你還認識嗎? 標籤:湯姆叔叔的小屋 認識方向

  雷鋒叔叔,你還認識嗎?

  王根生

  今天的作文課上,我給學生講“處處留心皆語文”這個專題,目的教學生用自己的眼睛搜索美。順便談到了雷鋒。這時,教室的某個角落裡傳出一個膽怯而微弱的聲音:“老掉牙了,還談!”

  聽到這句話,我心裡頓時涼了一大截。雷鋒,這個十幾億中國人的楷模,如今在學生的眼裡卻變老了,過時了。雷鋒真的老了,過時了,還是我們不了解雷鋒?

  我沒有勇氣批評學生,請問社會上還有多少人想起雷鋒?這顆比今天任何明星都要明亮無數倍、質量也要重過無數倍的昔日明星,今天卻失去了他往日的光彩,被滾滾紅塵所淹沒。還有幾個高高在上,權威耀眼的國人內心的封神榜上還能找到這個極有分量牌位?如果說今天還有人偶爾記得他,那就是出於某種需要,輕巧地點擊鼠標,從某個煙消香散的神龕里搬下來,貼上富於某種意義的標籤,像燈紅酒綠的華宴上的陪酒女郎。我怎能有勇氣批評這些學生呢?

  當我們把雷鋒從神壇上請下來,才能接近雷鋒,更能理解雷鋒。

  雷鋒傻嗎?

  雷鋒只知道國家,只知道黨和人民,只知道作共產主義這台大機器上的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只知道黨把自己擰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盡職盡責;唯獨不考慮自己的個性需求,不考慮自我價值的體現(雷鋒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很有名氣了,他完全可以像當今的一些風雲人物一樣,用名氣為自己謀取更多的發展機會):雷鋒不夠傻嗎?

  文學上有一句行話,叫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是說人物的成長,離不開特定的時代環境。解讀雷鋒,同樣考慮雷鋒成長的時代背景。雷鋒成長的時代,是共產黨領導人民剛剛推翻三座大山,在一片廢墟之上,建立了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的時代,這是一個百廢俱興的時代,更需要人民豪邁的時代。雷鋒成長在這個時代,必然留下時代的烙印。他的那些豪言壯語,絕對不是一種肉麻的作秀,而是翻身後的人民對共產黨的肺腑之言。這一點,只要看看當今的中學生對搖滾、對歌星、對電腦的痴迷,即使僅僅相差四五歲的青年,也會由衷地產生一種隔代之感,這時,你就能明白時代的烙印是多麼鮮明,你就更能明白雷鋒那滾燙的誓言般的日記是那麼樣的激蕩人心。

  其次,再看看雷鋒的成長經歷。雷鋒7歲時,母親不堪地主的凌辱而自盡,他成了孤兒。他能有後來上學、在縣委當通訊員、在鞍山當工人、在撫順當兵的成長曆程,完全得益於讓窮人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制度,得益於共產黨的培養,沒有了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黨的領導,雷鋒也不會成為雷鋒。一種樸素的知恩圖報心理,讓他由衷的寫出樸素的詩句:“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只能淚淋林。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奪過鞭子揍敵人。”(據雷鋒的戰友回憶,這首詩最早出現在雷鋒的日記中)沒有這種樸素意識的人,還是一個有良心的人嗎?生母怎麼了,養母又怎麼了?中國古老的文化傳統“老嫂懷裡認親娘”,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雷鋒沒有母親,但7歲的年齡,應該記得母親的。所以,對有母親生活的嚮往、羨慕,影響着他的行動。頂着風雨踏着泥濘幫助老大娘找到自己的親人,他感到的不是疲倦,而是幸福感、自豪感。當老大娘的親戚問他的姓名住址時,他便很幸福的回答:“我是解放軍,我住在中國。”我想,對此時的雷鋒來說,沒有比這句話回答得更得體了。而且我還想,看到這位大娘,雷鋒一定想到自己的生身母親,如果自己母親還健在,可能也是這把年紀、這副模樣吧。一種仰慕已久的當兒子的自豪感,幸福感,湧上心頭,哪裡還有什麼困難?兒子給母親行孝心,還用張揚嗎?

  雷鋒和戰友相處很好,他打心眼裡把部隊當成自己的家,──別人有家,家縱然在萬里之遙,但那裡畢竟有着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姊妹;而雷鋒卻沒有。他以一種積極的心態,看待戰友情,因為在這裡,他找到了親兄弟的感覺。戰友家裡遭到洪水的侵襲,雷鋒以戰友的名義,更為準確的說,以兒子的名義遞去了200塊錢,用“慷慨解囊”這個詞來形容,只會辱沒雷鋒的形象。我想,當他在郵局匯款時,一定是萬分激動的,因為他體會到了親兒子的感覺,親弟兄的感覺。給自己家裡遞錢,還用向社會表功嗎?

  雷鋒去看病,經過一個建築工地,被這火熱的勞動場面深深的吸引住了,便立即投身到這股勞動的洪流中,直到最後離開,也沒有告訴別人自己的名字。這就是雷鋒!他沒有家,在他的心裡,黨就是自己的母親,社會主義就是自己的家,為自己的家裡幹活,還用表功嗎?

  僅僅這樣理解,還未免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

  儒家有這樣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封建時代的官員,尚能把這句話作為自己修身立世的座右銘,那麼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中國共產黨的教育下,將自己的親情推及到整個國家,整個人民,在那個年代,完全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釋。只不過在今天有些人身上,濃烈刺鼻的人間的煙火味,嗆得他們的眼睛辨不清美醜,把責任當成了承諾,把任務當成了口號,才演繹了一個個蜀犬吠日的故事。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偉人的這句話,讓我們看到平凡一兵的更多的可貴之處。雷鋒生活的時代,沒有婁山關上的冽冽西風,沒有雲州西村驚人的風雪,也沒有上甘嶺上衝天的火光。但他同這些用雄一樣偉大。他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從不考慮自己的榮譽地位,忠誠地、始終如一地實踐黨章的諾言。當今天的人們被浮躁的空氣所熏染,無怨無悔矢志不移地尋尋覓覓,探索到達鋪滿鮮花、掌聲如雷、封妻蔭子的中南捷徑時,驀然回首,面對這座豐碑,卻一下子流露出茫然的困惑。雷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後代的哲學家發現了一條久違了的真理:無為,就是有為。

  解讀雷鋒,靠一篇文章,顯得太不沉穩了。我僅僅從人之常情的角度,管窺雷鋒,便會覺得雷鋒的可親可敬,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我們社會中活生生的普通人,是成長在人民中間的一位普通英雄。雷鋒傻嗎?不,他的所作所為,之能讓我們深深的理解一個詞“高尚”,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對這個詞,對這個人產生深深的敬意。

  撥開籠罩在歷史上空的浮雲,我想說的是,雷鋒是一個好兒子,黨和國家、人民的好兒子;面對着他的事迹,我們的良心在經受拷問。雷鋒是一位好叔叔,全國孩子的好叔叔,也許他的年齡該給孩子們當爺爺了,可我寧願孩子們仍然稱他為雷鋒叔叔,像我們當年唱的“雷鋒叔叔望着我們笑”一樣,因為雷鋒的年齡已經永遠定格在22歲上。他的形象,永遠是戴着六十年代的棉軍帽,穿着那時的軍裝,無論坐在汽車駕駛室里、入迷地讀書,還是戴着鮮艷的紅領巾、給少先隊員講故事,還是推着裝滿磚瓦的人力車、奮戰在建築工地上,那張稚氣未脫的圓臉龐上,永遠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雷鋒不老,雷鋒的形象正如同他的肖像,永遠那麼年輕,充滿青春的朝氣,屹立在我們靈魂中最神聖的地方。所以,我願意世世代代的孩子,都稱他為雷鋒叔叔,哪怕他的年齡完全可以作太爺、太太爺。

  英雄,離不開普通,雷鋒的周身充滿着凡人的氣息。雷鋒是人,而不是神。“人人皆可成堯舜”、“見賢而思齊”。雷鋒是一座光滿萬丈的燈塔,照亮了我們的道路,讓我們在心靈狂躁的時候,能冷靜下來,看清自己的道路。雷鋒是一本書,讀這本書,讓我們能時時對照自己,反思自己,使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人到底該怎麼活着才有意義。雷鋒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報上刊載的美國西點軍校號召學員學雷鋒,就是鐵的證明。

  把偉人從神壇上請下來,讓他走到百姓中間,我們會倍覺親切,甚至可以和他無拘無束地拉家常。這個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用自己的目光,零距離地打量他,我們才能從外在到內心,對偉人了解得更加透徹,我們才能真正有一種矯正人生方位的緊迫感。

  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看到雷鋒叔叔望着我們笑。

  2006年元月21日於臨潼迂公齋

您正在瀏覽: 雷鋒叔叔,你還認識嗎?
網友評論
雷鋒叔叔,你還認識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