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經八仙洞越過了“夏至線”

經八仙洞越過了“夏至線”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pp958

  相距三仙台不遠,接近台東和花蓮的交界,有一個八仙洞。因山崖不穩定,有滑坡和滾石的險情。只有潮音洞、靈岩洞等二、三個靠山腳的洞對遊客開放。上山的路已經封鎖,但側面辟了一條遊覽道,有梯步逶迤而上,只是有些陰森森的,無人問津。開放的一、二個洞都成了佛家的地盤,有人說“靈岩寺”,洞前的碑刻與大陸元代“大靈岩寺碑文”的書風完全一致。當自認是其分支。只是似未聽說八仙何時皈依了佛教?亦或是守山道童愚昧,錯認觀音作了主母。我想至少道教還窮不到出賣、出租地皮吧?

  從開放的洞穴看,雖不太出奇,也令人頗覺幽雅。特別是第一洞的洞口,從裡面望出來,很像台灣的大半截地圖。據說這裡原來的地名叫水母丁,這些洞是水母精的巢穴。因其為害人間,被八仙合力將此山抬離海面。斬妖除邪後作了東遊時的別洞。潮音洞原與大洋相通,故至今可在洞內聆聽海浪潮聲迴響。登上洞頂,更可眺望太平洋海天一色的壯闊景象。好在就在路邊,大家下來方便、活動一下也就那麼十來分鐘的時間,算給旅行社做完一次例行的功課。

  花東公路大部分在山地或丘陵地帶。海岸平原狹小,僅個別地帶稍寬。常常一邊望着大洋,一邊靠着草木郁蒼,峻岳連峙的山岩行駛。但到花蓮的豐濱鄉后,海灣處有一片較寬的平台。在環島公路邊,矗立起一座外形挺拔、壯觀的北回歸線紀念碑。很新,聽說才落成幾個月,為一塔型狀建築。碑頂有南北和水平相交叉的圓球、圓柱形的標誌,碑體上書“北回歸線”幾個大字。中間有狹長細縫,碑石台上刻有北緯多少的精準度數。有二十米以上高,在這空曠田野上,特別引人注目。顯出一種濱臨東海岸、雄鎮太平洋的氣勢。這裡自然成了景點,眾多的遊客在那裡,爭先恐後地佔位留影。

  這碑,我以前也見過。就是古代說的夏至線。究畢它環繞北半球一圈,通過的國家和地區多達十幾個。單在我國就穿過雲南,廣西,廣東,台灣四個省區。很多地方,特別是旅遊業興起后,都開始建碑吸引遊客。據說豪華氣派的北回歸線紀念標誌在廣東;海拔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在雲南。台灣則東、西海岸都有,加上這新修的,算是比較密集吧。很多年前,在由黔出川南下的途中。我第一次見到的標誌碑,好像是剛踏入廣西地界不久,在一條普通公路邊。有一個矮矮的碑座,上面刻了些字。雖然很簡陋,但當時對心靈的震撼很大。心想從溫帶進入熱帶了,不知受不受得了?我從小怕熱的。後來說起,成了笑話。其實世界上,這線那線都是人為的。僅代表地理、氣象、或疆域、權力的歸屬而已。

  同行中有聽信傳言,特意站在碑的中縫處,從南、北向的圓孔中伸出雙臂,去感受熱、溫分界的。有人問感覺到了吧?答:好像是那麼回事吧!引得大家捧腹不已。

  在一條溪河的入海口,汽車盤旋到了半坡的台地上去用午餐。這是旅遊管理處特意安排的餐廳。不但有規模,且居高臨下,坐落在太平洋岸邊。河口也有一離岸小島,風景極美。可以一邊享用美食,一邊聽着太平洋的濤聲伴奏。只是時至正午,沒有高大樹木遮蔽,雖然早已進入溫帶線。但卻較先前更熱,大家貓在空調屋內,沒人願外出去賞景。車隊過花蓮而未入,徑直向太魯閣國家公園駛去。

您正在瀏覽: 經八仙洞越過了“夏至線”
網友評論
經八仙洞越過了“夏至線”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