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關於回娘家這件小事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文/王鶴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這首詩的字面本意挺清楚的,無非采葛之女,稟告“師氏”要回家看望父母。很符合《新老年法》的“常回家看看”精神。但關於這首詩的解讀歷來多有爭議,《毛詩序》說此詩“安父母,化天下以婦道”。此外還有諸如“后妃”“士大夫妻”“女奴”等階級性的詮釋。不過讀完這首詩我首先想到的倒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河北民歌”《回娘家》。“左手一隻雞 ,右手一隻鴨 ,身上還背着一個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兒喂……原來她要回娘家. 咿呀咿得兒喂”實在是太喜感太形象了。令人過耳不忘,頗有今日洗腦神曲的風範。其實這首歌本不是河北民歌,最早是台灣歌手鄧麗君演唱的《小媳婦回娘家》,因為政治原因,當時大陸是不讓聽鄧麗君的“靡靡之音”的,所以1984年春晚朱明瑛演唱這首歌時將此曲報為“河北民歌”,曲名改為《回娘家》。不管怎麼樣,這首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歌曲道出了廣大婦女同胞的些許心聲。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門,即詩中所謂的“歸寧”、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見岳父母,則有向他們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親之誼。在我家鄉每年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子攜夫挈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天津人則稱之為“姑爺節”。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日子。
回娘家也是女人的一種情結吧,幾多牽挂,幾多感恩。女人婚後就有了兩個家,一個生你養你的家,一個自己新成立的小家,就女子而言,婚後回家變成了回娘家,多了一個“娘”字,那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家似乎多了份距離,但恰恰是這份距離又倍添了份親切。是近了?還是遠了??原來對回娘家的概念還只停留在去姥姥家玩的概念,結婚以後基於妻子對回娘家的熱衷,我漸漸理解了,娘家似乎成了女子婚後的一個支撐性歸宿性的的存在。休憩一下疲憊心靈,抱怨一下婆家生活。女人活得不易,源於有兩個家——兩個無法分出輕重,無法割捨,卻又很難兩全的家。曾問過一個結了婚的朋友,女人何以對成家后還對娘家如此眷戀呢?她說“娘家也不是說有多好,而是回到娘家心裡好輕鬆,可以有父母依賴,可以撒嬌,可以隨便,是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也許吧,不管婚前和娘家關係怎樣,婚後都會變的溫馨起來,這是不是也是距離產生的親切呢?譬如詩中喜形於色的采葛之女歸寧父母前溢於言表的激動與興奮。
還有另一種不那麼溫馨的回娘家,那就是夫妻吵架后,妻子為懲罰丈夫而進行的有目的地的離家出走。這似乎也可以作為“回娘家”的另一種科學定義啊,呵呵。“回娘家”是中國女人特別熱衷的遊戲,她們喜歡用這種方式來懲罰對方,然後又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對方上門求自己回去,生怕男人就坡下驢從此不理她們了。一旦男方來了,又總是要擺擺架子,把男方數落一頓,這才裝作勉為其難的樣子,回到二人世界。因吵架而回娘家會有很多負面作用的。我一直覺得夫妻間矛盾一旦父母介入的話會增加很多麻煩。如果丈母娘開明還好,如果丈母娘一味維護女兒,那簡直就是災難啊。在糗百上看過這麼一則笑話“本人好女婿一枚,前天跟老婆吵架,跑回娘家了,剛剛給丈母娘打了個電話,一句話沒說,丈母娘來了句:放心,你壓力大我了解,晚上就把那傢伙給你趕回去,你忙你的,下次我不讓她進家門!”話說這樣的丈母娘才是值得膜拜的。
古時歸寧父母是件很鄭重其事也很平常的事,如今卻淪落到用法律形式來規定兒女必須常回家看看。當傳統孝道美德從道德層面下滑至法律層面來強制執行,是當代社會的悲哀,也是需要我們深深思考的。
by巫昂:
相關範文
- ·回家這件小事
- ·唱歌這件小事兒
- ·初戀這件小事觀后感
- ·《初戀這件小事》觀后感
- ·《初戀這件小事》
- ·戀愛這件小事
- ·暗戀這件小事
- ·青春這件小事
- ·村姑回娘家
- ·正月初二回娘家
- ·回家與回娘家
- ·第一次跟媽媽回娘家
- ·高考勵志講話稿:關於高考這件事
- ·父親節徵文:關於父親的小事
- ·還說一件小事
- ·一件小事
- ·一件小事的啟迪
- ·一件小事
- ·一件小事
- ·一件小事
- ·一件小事
- ·一件小事,我已記了24年!
- ·一件小事
- ·學習《葛明榮做一名幸福的中小學教師》
- ·兩會代表提案:關於對小區物管公司加強
- ·家長會發言稿:關於分數有話說
- ·關於羅大佑的文章:關乎老文藝的二三事
- ·雪馬:關於《我的祖國》創作隨想——回
- ·關於回憶的唯美句子
- ·關於回憶童年的句子
- ·關於回憶的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