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我這一輩子(一)

我這一輩子(一)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得得9

  在湖南省株洲縣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住着一戶姓譚的人家。兩間破草房,草房的門前有一條小水溝。過了小水溝不遠處有一個起名為潭神灣的水塘,再往前走就是一座不太高的土山。土山的後面,就是當時本地有名的華石煤礦了。

  1936年7月,在一間破舊的草房裡,一個女嬰呱呱落地。但這並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任何喜氣,因為女嬰的前面已經有了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對於窮人來講生孩子並不是好事,因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就意味着多了一張嘴吃飯。儘管女嬰的父母每天拚命地幹活,也不能讓家裡的孩子們吃飽。看見眼前骨瘦如柴的一群兒女,父母的心像被什麼東西抓一樣的疼。

  一個新生命降臨到了這個已經揭不開鍋的家庭,無奈的母親抱着這個幼小的生命,真是又心疼又發愁。

  這個女嬰就是我。父母給我取名——秋林。

  我的父親叫譚動生,我的母親被人們稱呼為霞妹。大姐銀妹,二姐元妹,三姐德妹,哥哥長林,還有一個弟弟叫長發。我在家中排行老四,還有兩個妹妹我是很多年以後才知道她們名字的,因為她們出生的時候我已經離開了家。

  我家共十口人。父親長年給地主扛活,由於他經常填不飽肚子,多次暈倒在水田裡。我母親給有錢人家當奶媽,卻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吃上奶水。為了這,母親沒少哭。

  打我有了記憶起,這個家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為了養活全家,父母什麼辦法都用過,但是根本改變不了現狀,每天一家人只能在苦熬中度過。那時,年幼的我看到的是父母疲憊的身影,聽到的是我們這一幫孩子喊“餓”的聲音。那時,我經常突發奇想:要是有一碗白米飯吃該有多好啊。

  我就在這樣的環境里慢慢長高了。

  打記事起,我就開始跟哥哥去放牛。

  哥哥8歲就不得不去割草,因為父親給地主扛活,用的是地主家的牛,喂牛的草料人家是不管的。牛幹活吃草很多,哥哥上午和下午都要去割,一天要割回滿滿兩擔草才夠牛吃。

  那時我經常跟在哥哥的後邊跑,有時也干點兒力所能及的活。有時草割不夠,我們就多割一會兒,到天黑了才回家。

  後來,家裡實在過不下去了,父母合計了很長時間,就咬牙讓年齡尚小的大姐嫁人了,二姐被寄養到姑姑家去放牛,三姐被送到一個姓侯的人家作養女。姐姐們都走了,家裡冷清了許多。但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好過。

  那時我和哥哥每天放牛,拾柴,挖野菜。有時我們兄妹倆也在野地里開心地玩上一會兒。我不聽話的時候,哥哥就講鬼故事嚇我,所以我什麼事都聽他的。

  有一件事,我記憶深刻。

  我和哥哥放牛的一天,忽然烏雲密布,雷聲滾滾。我從小最怕雷聲和打閃,於是拚命地叫哥哥救我,誰知哥哥覺得我好玩,故意對我不理不採。我嚇得大哭着跑到牛肚子底下躲起來……哥哥這才過來找我。

  那時我們不僅飯吃不飽,就連炒菜用的鹽都買不起。我經常背着魚簍子去田裡撈蝦米,再去華石煤礦用蝦米換鹽。一大碗的蝦米只能換一小把鹽。每次換鹽回來,我都小心翼翼地走路,生怕不小心跌倒了,把鹽撒在地上。因為沒有放鹽的野菜,在嘴裡轉來轉去怎麼也咽不下去。

  那時,我特別想讀書,可是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去讀書啊。我好羨慕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可以天天背着書包去讀書。

  跟哥哥一起放牛時,我常常在學堂外偷聽先生講課。至今我還記得先生讀的“人之初,性本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哥哥看見我不放牛去聽讀書,就把我拽回來,然後說:“你讀什麼書啊,好好放牛吧,要不然回去又該挨罵了。”我不情願地回到牛身邊。放着牛,心裡邊還背着“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但背了半天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那個時候,我是多麼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背着書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呀!上學成了我小時候最美的夢。但這樣的夢沒做多久,我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您正在瀏覽: 我這一輩子(一)
網友評論
我這一輩子(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