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機器人9號影評

機器人9號影評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機器人9號影評(一)

  不能總說中國動畫片的教育性強,《9》讓我們看到,西方動畫片的教育性也不差。我們以前所說的西方動畫的思想性,從這部影片看有向教育性轉化的趨勢。

  教育性和思想性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強調普適美德,什麼團結友愛,什麼互相幫助,就是小學生道德品質課上要宣揚的那一套;而思想性則是非普適的,是作者、導演想表達的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哪怕是對現實的一種無奈也好,總之是個性化的思考。《9》中的那種機械主義末世論,以及對人與科技關係的考量,不能說不深刻,主題也不可謂不大,但可以說毫無新意。是思想性還是教育性,不在於主題的大小與深刻程度,而在於它是否已成為社會普適價值觀。

  從這點上來看,想創造出一部有思想性的、而不僅只是教育性的影片,其實是挺難的。連言論自由的西方都陷入了某種思維惰性之中,更何況我們所處的這種還並不完全開放和自由的言論環境呢。所以還是不要過多地指責中國的動畫從業者了吧。我們能創造出好的文化產品是幸運,西方創作不出好的文化產品是罪過。

  本文以教育性與思想性的話題為引子,想談一談這部動畫為什麼在北美的票房成績不佳。當然,這個“不佳”是相對的,和動輒票房過億的美國動畫大片相比,同樣造足了宣傳攻勢的《9》上映1個月只有2900多萬美元的北美票房,這其中還有1/3是上映首個周末創造的。如果不是其在全球市場上還有900萬美元的斬獲,它想收回3000多萬的預算可能都要費些力氣。

  這部影片從製作技術上講無疑是很高的,CG技術應用得恰到好處,拍攝技巧上也着實費了一番心思。但為什麼票房成績不佳呢?上述的主題上的無趣當然是原因之一,其實還有兩個問題值得中國動畫業者注意。

  一個是北美觀眾的收看習慣問題。北美觀眾看動畫片不是去陶冶情操去了,而是去找樂去了。拿着一包爆米花,看到爆笑處哈哈一笑,全場觀眾都在與影片進行着以“笑”為核心的互動,這才是快餐文化的消費精神。受感動、引發思考那都只是額外效果。可是《9》這部影片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就沒有設置1個噱頭,全片色彩陰暗,氣氛低沉,讓人們嘴裡嚼着爆米花都不敢發出一點聲響,這根本不是美國人看動畫片的初衷和習慣所在。

  另一個是人物形象的問題。看到不少評論都認為布偶人似的角色設計是這部作品非常出彩的一個創意,我覺得恰恰相反,這個布偶人從角色設計的角度看可謂相當的失敗。

  首先它一點都不可愛,既不像史萊克那樣胖得可愛,也不像小丸子那樣Q得可愛,反倒為了突出所謂的成人性或者新奇感,搞得像個活殭屍。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形象就覺得它不會有什麼市場前景。動畫是以形象營銷為核心的一種文化產品,你做一部動畫最終是把形象留在人們心中,授權最多的也是形象的使用權。倒不是說一定要把形象設計得可愛才行,但是一定要把形象設計成人們會對其有購買慾望的樣子,可愛至少是最能激起人們購買慾的一個設定。市場對新奇感並不會100%的持接受態度,如果是藝術動畫,你設計一個非常實驗性的形象還可以,但是對於商業動畫來說,這種嘗試無異於冒險。說句題外話,歐洲商業動畫最大的問題就是把藝術動畫的那套邏輯拿來檢驗市場,結果往往是碰釘子。

  如果說形象上不太符合以往易於被觀眾所接受的類型,也不要緊,你可以用人物性格來彌補觀眾對其外形的疑惑。《9》的問題恰恰在於主人公不僅長得差,而且可謂毫無性格可言。和皮克斯的瓦力相比,兩者都是機器人,也都不屬於美型之類,身上都是斑駁陸離,但是瓦力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有一個突出的品質:痴情!因為它的痴情,它的斑駁才成為可愛之處,它的行為才具有可貴之處。人們讚許的、欽佩的、認同的、消費的正是它痴情的性格。那麼9號機器人值得人們讚許、欽佩、認同和消費的性格是什麼呢?你說不出來,因為這是一個太過一般化處理的英雄。他身上具備的所謂的優秀品質,不過都是我們一開篇所講到的教條性質的東西,比如不放棄朋友、勇敢、執著等等,而這些已經不足以激發人們的消費欲了。

  因此,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才會不盡如人意。

  機器人9號影評(二)

  文/家鑰

  人類科技發展至今,我們對“機器”這個詞彙已經不再陌生。通過機器,我們可以實現許多人類力不能及的事情。但當科技發展到“機器”與“人”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了所謂的“機器人”之時,人類就會本能地開始思考,而接下來便會自然而然產生對機器人的不信任感和對未來無法預知的恐懼感。所以說,科技有時是把雙刃劍,試想如果人類的一些偉大發明被全權操控在思想邪惡之人手裡,那麼就很可能會像這部電影里的情況一樣,我們人類終將自食其果。

  2005年,導演申·阿克拍攝了《機器人9號》的短片版本,這部風格怪誕的動畫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並且還為他拿下了一個最佳短片獎。本片正是源自於這部同名動畫短片,而這部時長僅為70多分鐘的電影版本在完整地延展故事之餘還不乏美國製造的動畫片與科幻片兩者的特色,在影片氣氛與情感的營造和渲染上顯得尤為突出。難怪在看完短片之後,導演蒂姆·波頓說:“這部短片是我看過的短片里最具有感染力的片子。申·阿克所創作出來的未來世界的圖景和人類社會的概念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震撼,而且在情感上讓人產生了共鳴。”而本片黑暗詭譎的風格也與那部2005年由蒂姆·波頓執導的《殭屍新娘》頗有相似之處。

  如今的美國電影人似乎越來越對未來世界充滿好奇。去年的一部《WALL·E》在大膽想象末世、營造浪漫景象之餘還賺盡了票房與口碑,而在好萊塢,這類科幻與動畫結合的題材也逐漸趨向大熱。對於此類炙手可熱的題材,好萊塢電影人一向不會輕易放過,而且會一直拍到泛濫。於是,在影片伊始,《機器人9號》便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此時人類所製造的機器向人類進行大肆的屠殺,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分崩離析,地球上死寂一片……《機器人9號》在開篇便迫不及待地勾勒出人類末世的蒼涼景象,而凝重逼真的畫面更不遜色於一部真人電影。

  可能由於本片是從一部短片誕生而來,在故事性上並不是做得很突出,片長之“濃縮”也說明編導在“填充”這部電影的時候多少會有些乏力與刻意,甚至還有沉悶的成分參雜其中。但作為一部動畫片來說,《機器人9號》的劇情設置雖不及《WALL·E》那般動人卻還稱得上合格,反而是導演出色的人物塑造與氣氛營造功力為影片加分不少。片中的科學家將自己的靈魂分配給9個小機器人,於是便產生了人物性格各異的局面。正因如此,本應屬於人類的複雜情感也統統被賦予到他們身上,我們甚至可以依循着這幾個機器人找到許多人類自身所具有的對待困難的積極性及陰暗面。所以,從某個角度上來說,與其說導演在拍攝《機器人9號》這樣一部披着機器人外殼的動畫片,不如說是在拍一部以人類作為主角的真人版電影,例如《我是傳奇》這樣的科幻片,簡單的情感線索也可以相當震撼。

  即便這部電影完全喪失了那種沒心沒肺的笑料,導演也摒棄了大量對白使得觀影過程略顯沉悶,但其在娛樂性的營造上還是可圈可點的,幾場動作戲可謂精彩刺激。除此之外,導演還不忘對人類科技的極速發展進行了沉重的思考,拍攝動機絲毫不像一部純商業的美國動畫片,也大大有別於那些爆米花電影。這部《機器人9號》甚至成為供身處大時代背景下的成年人進行自我反思的嚴肅教材。從本片可以看出,如今美國的動畫世界不再是以多種娛樂元素的混搭與堆砌作為最大使命,而是着重於賦予影片耐人尋味的深刻內涵,並提醒着地球上的人們要有種居安思危的危機感,在科技不斷進步之餘用人性的本真儘力保護我們的家園,這樣地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機器人9號影評(三)

  今天看完了9,很感動嗯就這樣。

  1號代表妥協,2號代表探索,3號4號(雙胞胎)代表求知,5號代表恐懼,6號代表思想,7號代表抗爭,8號代表莽撞,9號代表希望。這九個機器人其實就是教授人性中9個側面。

  最初是1帶領大家躲過了滅頂之災,我覺得這裡面有兩層含義。首先,當人面對無法逆轉的災難之時,妥協往往是唯一可取的態度,也就是所謂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想必這也是教授把妥協放在1號的原因吧,如果一開始就讓9當領導,恐怕早就玉石俱焚了。第二,1帶着大家躲進了教堂暗示着當人們向現實妥協時,信仰可以提供某種庇護,但由於失去了希望(9還沒誕生),這種庇護滋生的只能是兩種極端——徹底的妥協或者病態的魯莽,正因如此1和8才會在最初的團隊中佔據領導地位。

  按照我的理解,教授的計劃是讓9拿着那個徽章,帶領躲過戰火的大家幹掉大機器人的,誰知人算不如天算,9誕生以後被教授的屍體嚇到,並沒有去碰那個投影盒子,也就無從知曉徽章的用途,反倒陰差陽錯把大機器人激活了。好在教授早就把這種情況計算在內,你認真看可以發現6的脖子上掛着一把鑰匙,我想教授造6的本意就是讓他提醒9那個盒子的存在吧,更有力的證據便是6不斷重複地畫著那個徽章。

  教授的投影中提到,那台大機器人缺少完整的人性,而教授的人性被分到了那9個機器人體內,也就是說,即便他們無法完成使命,全部被大機器人吸去靈魂,那麼大機器人將獲得完整人性,脫離機器的範疇,從而改造世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教授看似魯莽地把徽章交給9個脆弱的小機器人了——無論他們能否摧毀大機器人,世界都會獲得重生。

  教授的開場白說道:our world is ending.but life must go on!這裡life顯然應該翻譯成生命而不是生活,由此可知教授並非指望9能摧毀大機器人,帶着他的人格生活下去。他只想讓生命得以延續。

  不管怎麼說,這部影片中教授才是最強悍的存在。

您正在瀏覽: 機器人9號影評
網友評論
機器人9號影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