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一、分析現狀:孩子不“悅讀”的原因。 課外閱讀是孩子們求知、啟智、奠定良好素質的重要平台,但是廣大學生面對課外閱讀不是笑逐顏開,積極歡迎,而是愁眉苦臉,消極應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缺乏對課外閱讀意義的認識。閱讀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種,但是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和家長對“閱讀”這個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誤區。他們認為,閱讀就是指讀好語文書,只要鑽透那薄薄的一本語文書,認真上好那短短的一節語文課,做對那無數的練習題,那就算是高枕無憂了。有着這樣錯誤的認識,他們自然對課外閱讀是不屑一顧,認為看課外書是不務正業。

  2、缺乏閱讀的時間和精力。小學生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在“考試猛於虎”的今天,孩子們的時間表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幾乎沒有一絲兒的閑暇空餘:早上至下午都是坐在課堂里上課,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時間則是在題海中苦苦掙扎,雙休日還有名目繁多的各種培訓班在等着他們。孩子不是超人,海綿里的水再擠也是有限的。在這樣情況下,試問他們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來輕鬆地“享受”課外閱讀的樂趣嗎?

  3、缺乏讀物選擇的權利和自由。孩子的課外閱讀是關係著孩子文化積累和心靈成長的大問題,但總有一些家長和教師以“影響功課和考試”為借口,認為課外讀物是“閑書”,有意無意的限制着孩子們閱讀的自由。筆者的鄰居有個上二年級的小男孩,在父母的要求下,幾乎每天早晚都會聽到他琅琅的讀書聲,但是翻來覆去總是語文書上的那幾篇。但是再經典的好文章就如同再美味的佳肴一樣,若是天天都吃,也會膩味的。薄薄的一冊語文書在家長的眼裡就是“聖經”、“寶典”,聽着那有氣無力的聲音,我不禁心生同情。如果打開他們書包,你會發現裡面充斥着各種教輔用書或是《快速作文》等作文書。面對考試,面對家長所擔心的未來競爭,孩子們沒有自由選擇的閱讀權,極具功利性的“課內閱讀”正敗壞着孩子們的閱讀胃口,消耗着他們的閱讀熱情。

  4、缺乏閱讀的檢測與評價。 “書海無涯,舟楫安在?”對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而言,什麼東西最應該被重視和保護起來?那就是興趣!而孩子的興趣又主要依賴於家長和教師的評價。但是目前語文教學的評價中,恰恰就是缺乏對孩子課外閱讀情況的評價機制。一學期終結僅有的一張試卷上,基本上都是語文書上的內容,教輔書上的題型,有多少是檢查和評價課外閱讀的情況的了?單一的測評方式就是對學生一學期語文知識和素養的唯一評定標準和評價依據。這種評價機制忽視了學生的動態發展,嚴重挫傷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二、解決問題:讓孩子真正“悅讀”起來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課外閱讀中真正的“悅讀”起來了?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結合在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和思考,我總結出以下幾點方法:

  雙管齊下----消除主客障礙,明確課外閱讀的意義。要想讓孩子明白課外閱讀的意義,從內心裡真正愛上課外閱讀,筆者認為,需要具備內外兩方面的的條件。所謂內部條件,就是指學生自身在主觀思想上要了解課外閱讀對於自己的語文學習和一生髮展的重要性。教師可先利用時間向學生宣傳和介紹古往今來眾多偉人因愛讀書而最終有所成就的軼事,如陳毅吃“墨水”,毛澤東鬧市讀書等故事,利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向他們學習的志向;教師還可利用班會課、文體課等時間給學生講各種有趣的故事或者組織好書推介會,讓學生感受到課外知識的奇妙與有趣,從而愛上課外閱讀。所謂外部條件,就是學生所處的客觀環境。只有外部客觀環境對學生起着良性的促進作用,學生的課外閱讀才會得持續的發展。這裡的外部條件又分成兩種:一種教師自身要提高對於課外閱讀的意義和作用的認識,第二種是指孩子的家庭要充分理解和支持進行課外閱讀。父母要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持鼓勵、支持的態度。目前絕大多數家長限制甚至於反對孩子進行課外閱讀,他們的理由是:影響功課和考試。他們認為孩子的年齡還小,自控能力差,而在升學和就業壓力都如此之大的今天,作為家長有責任監督他們在最重要的階段做最重要的事。對於家長們的擔心以及對課外閱讀的誤解,教師可採取多種手段與之溝通和引導: 1、如以“告家長書”的形式或者是召開家長會的方式與其進交流,介紹課外閱讀的好處,列舉世界上的一些偉人、名人,無不是從童年大量的閱讀引起閱讀的興趣,遷移為強烈的學習興趣、求知慾而走向成功的,讓他們明白課外閱讀對孩子終身發展的重大作用,消除家長將“閱讀”和“考試”相互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充分認識到考試只是孩子一個階段性的人生體驗,而課外閱讀則會伴隨他們一生的發展;

  2、如開展“親子閱讀”等家庭閱讀活動,創造濃郁的閱讀氛圍。事實證明,家長愛讀書的家庭,孩子基本上也愛好讀書。號召家長們在家多讀書,給孩子以良好的薰陶和感染,甚至和孩子共讀同一本書,讀後共同交流讀後的感受和體會。這種方式不僅會讓家長們也感受到書的魅力,而且能增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篇二: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課外閱讀對學生拓寬視野,性情的培養,人生的成長等,具有深遠的意義。課外閱讀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教育家藩菽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據有關心理學的調查表明,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及內容與課內理解課文有密切的關係,前者對後者的影響不但直接而且明顯。”因此,輔導學生課外閱讀,首先要使學生明白這個道理,並經常強化這一思想,以激起學生閱讀學習的迫切要求,進而變為閱讀活動的內動力,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閱讀,主動閱讀。

  為構建高效課堂的需要,學校安排我上一節高年級課外閱讀指導課,斟酌再三,我決定指導學生讀《中華上下五千年》,因為這是一本故事化的歷史讀物,閱讀這本書利於用故事建立起孩子的歷史知識系統,有助於今後進一步學習;增強運用語言文字獲取知識的能力;積累材料,有利於提高寫作水平。

  課外閱讀指導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並讓學生學會閱讀,為此,本節課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二、初步了解書籍。三、指導讀好書中的一個小故事。四、拓展全書閱讀 五、小結延伸。其中三、四環節為本節課的重點,教給學生方法后,讓學生交流,以便學生掌握這些方法,並把自己閱讀所得與他人分享。本節課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掌握了讀書方法,但由於時間關係,這堂課有一個很大的遺憾,那就是沒有設置一個環節,讓學生提問。我希望能夠再次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的慾望,將在閱讀課上進行,讓學生把這一書讀得更加深入。

  總之,在課本外的閱讀活動教學中,我認為,關鍵是落實一個“實”字,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真實地閱讀,並且常抓不懈,這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賞析能力、寫作水平,提高學生人文審美素養的最基礎的一環。如果說“語文學習”是一艘駛向勝利的船,那麼,“課外閱讀”就是帆。讓我們一同“揚帆啟航”吧!

  篇三: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語文的學習,不外乎是教會學生學會閱讀,閱讀是理解課文、寫作文的基礎,而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 基於這一點,在自己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強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1、建立班級圖書角,動員每位同學帶三本書。有了書之後教學生怎樣閱讀:可以讀好的文章、詩歌、故事,可以看,可以摘錄,可以剪貼(自己訂閱的小學生學習報,按相關知識點),可以做(相關練習),還可以整理收藏當作資料以供複習時查找。

  2、每天拿出20分鐘供學生自由閱讀,逐步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3、要求學生每天寫一句話,可以是摘錄,也可以是感想。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想逐步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我想我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好的,應該也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的,但實際的情形、效果卻並不樂觀:

  1、閱讀課上居然有學生看着看着,書本換來換去。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他們不是喜歡閱讀,要求有閱讀課嗎?閱讀不是一件自由、寬鬆、愜意的事嗎,不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放鬆和精神享受嗎?怎麼會進不了狀態呢?

  2、從交上來的讀書記錄看,三分之二的同學停留在應付老師上,連自己抄什麼東西都不知道。這種現象的本質是:仍有不少同學未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仍然不會閱讀,更不會思考、也沒有感悟,思想膚淺,感情貧乏。

  對此情景,我調整方案:

  1、作為教師,自己要抓緊讀書,拓寬閱讀面,提高閱讀素養,這樣才能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走向高品位的閱讀,才能更好地激發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

  2、建設書香型班級。鼓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藏書庫,並在班級書櫃進行不定期的交流,以形成“人人有書讀”的局面,“人人愛讀書”的氛圍。

您正在瀏覽: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課外閱讀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