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紅色之旅演講稿—信仰之光

紅色之旅演講稿—信仰之光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得得9

紅色之旅演講稿—信仰之光 標籤: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奧巴馬開學演講 紅色故事匯

  前幾天,院里組織我們去韶山作了一次革命考察,我想在座的很多朋友都去過那個地方,那間樸素的茅草屋以及門前的半池綠水,對於早已見識過名城大川的我們,可能只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風景,可是,那天雖是細雨鰨卻是人流如梭,在紀念廣場上,人們列隊整齊,獻上花環,深深三鞠躬,當時,一位遊人和我聊天,感嘆:在這裡真的能感受到偉人的精神,感受到信仰的凝聚力。是啊,在這裡,主席屹立的身影已不是一尊雕像,而是一種不老的精神,一種信仰的符號,濃縮了中國共產黨八十年坎坷歷程,彙集了千萬仁人志士的畢生嚮往。

  生活中的一個標誌、一個符號,都有其特定的內涵和價值,給人們帶來無盡的遐想和深思,忽然間想問在座的各位幾個問題,你有過黑暗中哀哀的哭泣嗎?你有過叢林中迷失的記憶嗎?你有過世界就此停滯不前的絕望嗎?看着各位青春的面龐,我知道你走出來了,而且還活得挺好,那麼你記得是什麼支撐着你走向光明的彼岸呢?或許,你清晰記得,或許,你已連同傷疤一起忘記。人是如此,國亦如此。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不敢揚言學富五車,卻也可縱觀古今,是什麼把中華民族拯救於危亡的沼澤?是什麼喚醒了四萬萬勞苦大眾,扛起民族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旗?是什麼點燃了南湖紅船上的星星之火,推動中國革命的燎原之勢?是什麼讓往日的英雄流着血淚仍不滅心中的嚮往?是什麼讓當今的中國充滿希望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不容置否的答案我們瞭然於胸,那就是信仰。

  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經常會被很多平凡的身影感動,也時常提醒我們,我們還有信仰,這個社會還需要信仰。

  ____年_月,年僅__歲的任長霞倒在了為之奮鬥不息的公安事業上,忠實的履行了“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神聖誓言。

  有人說她對群眾柔情似水,對罪犯正氣如虹。

  有人說長霞是鎖,是大家心中一把安全的鎖,她已成了千家萬戶的門神,是貼在百姓心裡燙金的福字。

  同是那一年,某省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牛玉儒因病去逝。

  一位出租車司機說:“書記的為官和為人,值得我們給他叩首!”

  有人說:這是一個多麼優秀的蒙古男人啊,我沒聽過他渾厚的蒙古長調,但見過他為民眾坦誠的胸懷;我沒聽過他蒙古語的鏗鏘音節,但見過他為民眾高舉過頭頂的祈福銀盞......

  一位蒙古詩人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百姓的樂平民的憂,時時刻刻牽挂在心頭,鋪平一條條路,豎起一座座樓,心血澆開一片花海,生命寫春秋!

  這是人民群眾的心聲!是人民群眾發自肺腑的讚美!

  很多人都在問:何以對他們有這麼高的評價?那是因為他們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們憑着心中那份相信正義的信仰,憑着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的信仰,用汗水和生命譜寫着共產黨人的動人篇章。

  哲學家薩特曾說過:世上有兩樣東西是亘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晨,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今天,我們眼前的世界前所未有的繽紛和嘈雜,我們的內心面對着來自四面八方的誘惑和衝擊,我們曾一度堅信和執着的信仰也似乎變得撲溯迷離。生活在和平社會,我們無法回歸炮火紛飛的年代,感受碧血丹心的赤誠,也無法在生和死的決擇中驗證內心深處的信仰,那是否意味着我們可以把信仰,用和平的花團錦簇來掩埋?我想這個問題值得每個人深思。

  你是否還記得這樣一個名字—徐本禹,一個已經考上經濟學研究生的大學生,用自己最珍貴的兩年時光,來到大山深處孤身支教。《感動中國》節目獲獎致辭如下:“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於他的責此文來源於任,也許一個人的力量,還不能讓孩子眼睛鋪滿陽光,愛,被期待着,徐本禹點亮了火把,刺痛了我們的眼睛。”徐本禹,這樣一個同齡人對信仰的堅持,讓我們更多了前行的勇氣,當這信仰之光閃耀在中華大地的時候,有誰能拒絕它的方向?當這信仰之光燃燒在每個人的心中的時候,有誰能拒絕它的溫暖?

  親愛的朋友們,人們常說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在座的青年,都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讓我們以青春的智慧,歲月的忠誠,捧起信仰之光的璀燦,引領一群群鮮活的生命,開創中華兒女的世紀輝煌!

您正在瀏覽: 紅色之旅演講稿—信仰之光
網友評論
紅色之旅演講稿—信仰之光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