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主持詞 > 唐之韻解說詞

唐之韻解說詞

手機:M版  分類:主持詞  編輯:小景

  唐之韻解說詞(一)

  從九世紀二十年代末到十世紀初唐朝滅亡這八十年,文學史上稱為晚唐時期。這時,宦官的勢力越來越大,把持朝政;官僚的黨爭也愈演愈烈,【誓不兩立;】而藩鎮對抗則逐漸向軍閥割據過渡,終於把唐王朝滅了。

  晚唐詩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詩人心中都好像壓着一道王朝末世的陰影,往往流露出莫名其妙的感傷情緒。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紗[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李商隱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游苑》),雖然這時離唐王朝滅亡還有半個世紀,但都有一種大廈將傾,狂瀾已倒的驚惶。這種情緒越往後就越濃。

  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經當過宰相,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所著《通典》是我國第一部記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這種家庭環境,使杜牧不容選擇地要把自己放在高起點上來安排人生道路。他注意“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意[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這顯然是把自己當出將入相的政治家來要求。他寫過政治軍事論文,還註釋過《孫子兵法》,很以這方面的才能自負。像他的《赤壁》,就以軍事家的眼光來看待這次戰爭。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字面的意思是說,六百多年後的詩人還在赤壁找到沒有鏽蝕盡的斷戟,可見赤壁之戰的激烈。當年周瑜若不是東南風幫忙,用火攻僥倖擊敗曹操,恐怕東吳的兩個美女大喬和小喬,也會被曹操捉到銅雀台去。顯然,在杜牧看來,戰爭的勝敗決不像歷史記載的那樣帶有必然性。也可以推想到,這裡面有他自負的傲氣;【要是有我精通兵法的杜牧在,我就能從容不迫的擊敗曹操,用不着靠東南風幫忙來僥倖取勝了。】在《題烏江亭》這首詩中,他也以軍事家高瞻遠矚的目光來看待項羽的垓下之敗。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垓下決戰全軍覆沒后,自殺是項羽唯一的選擇。這一點杜牧不可能不明白。他之所以出語驚人,認為項羽應當“包羞忍恥”,“捲土重來”,並不是肯定項羽有這種能力,只不過從軍事家的角度來看,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打個敗仗就徹底認輸罷了(安徽和縣霸王祠)。

  這裡是安徽貴池杏花村。貴池為唐代池州州治所在地。杜牧為池州刺史時,曾寫下這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這首詩一般,妙就妙在有人改寫成一個獨幕劇。“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時間和布景。人物則有“路上行人”和“牧童”兩個。路上行人“欲斷魂”地說:“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着回答說:“杏花村”。有時間,有布景,有人物,有對話,可以說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一個劇本。【可以肯定,這是世界上最短的一個獨幕劇。】

  杜牧自視甚高,極想有一番作為。可是他並沒有脫穎而出的能耐,時代也並不特別照顧他,給他一試身手的機會。加之他秉性剛直,又愛發議論,因而,二十六歲成進士后,有十幾年時間一直在節度使手下當幕僚。他本來就是個風流才子,既感到鬱郁不得志,於是就放浪形骸之外,乾脆留連於歌樓酒館之間,寄情酒色,留下了好些風流故事。“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留的[贏得]青樓薄倖名!”(《遣懷》)這是一首傳誦很廣的詩,抒發的就是他這種心情。詩中也流露出悔恨,說明他並不想過這種生活。

  杜牧最擅長七言絕句。他的絕句不僅在晚唐,就在整個唐代,也是當之無愧的一大家。這種成就,自然得力於他的學識和素養。詩人是生活的導遊,應當指給人看一些就在眼前而常人卻又不容易發現的美景和險境。杜牧自負有出將入相的才能,還朝這方面做過努力,這就使他進行創作構思時,能視點高,視野大,從而使它[他]的絕句境界特別寬廣,並寓有深沉的歷史感。像這首《江南春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這首詩用鳥瞰取景的手法,把千里江南鶯啼燕語、綠嫩紅肥的明麗春光鋪展在讀者的眼前,使讀者的心胸也似乎擴展到能容納千里的幅度。后兩句借南朝迷戀佛教,大建佛寺,導致國力貧弱而終於淪亡的教訓,來提醒晚唐統治者不可再蹈覆轍。詩人從眼前的實景切入,但到第三四句卻一筆盪開,由實景進入虛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既是眼前實景,又是想象中的虛境,亦實亦虛,似真似幻,使詩的意境一下就擴展開來了。

  在《泊秦淮》這首詩中,杜牧更是以政治家的深沉表達了對時事的憂慮。

  煙籠寒水月籠紗[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第一句寫暮煙涼月籠罩着寒水荒沙,一片凄涼。第二句的視點變化,由遠景切換為近景,鏡頭對準淮河邊一家酒店。后兩句畫面再次切換,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正在唱《玉樹後庭花》的歌女,由此引發出詩人對“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深沉感慨。《玉樹後庭花》是陳朝滅亡前夕陳後主製作的歌曲,被後世稱為亡國之音。那個歌女唱的也許真是《玉樹後庭花》,也許只是一般的流行歌曲。但由於詩人心中有一幅陳後主荒淫亡國的圖像,而且蜻蜓點水一樣老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疊合點。此情與歌女唱歌的此景一碰,立即爆發出靈感的火花,詩人眼前就展現出一個新天地。他表面上是指責賣唱的歌女不顧國勢的日益危機,還在唱這種靡靡之音,實際上是指責晚唐士大夫毫無心肝,在國家風雨飄搖的時刻,還這麼醉生夢死地享樂。

  他的詠史詩也非常出色,像著名的《過華清宮》第一首: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就用馬隊由四川馱運到長安來給她吃。詩人尖銳地諷刺了唐玄宗這種荒唐行為。驪山上的華清宮,在安史之亂中被嚴重毀壞。如今,遠望華清宮又那麼金碧輝煌,有如一堆錦繡。第三四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人又採用運實入虛的手法,由眼前實景躍進歷史記載中的虛景。華清宮又修建好了,用馬隊到四川去馱荔枝的荒唐事是不是也會重演呢?詩人提醒最高統治者,要記住安史之亂的歷史教訓,再不能像唐玄宗那樣為所欲為。這種深沉的感慨,大大提高了他詩歌的品位。

  由於胸襟開闊,杜牧寫的山水風景詩,也顯得特別高朗爽健。【像至今還經常有書法家用來寫條幅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按國人傳統的審美心理,賞秋就一定要帶出幾分悲秋的情緒來。這首詩寫秋景卻一點不衰颯,還這麼神氣高揚,這是很少見的。“霜葉紅於二月花”,這個飽含哲理的詩句,尤其受人賞愛。

  杜牧的好朋友許渾,也應當順便提一筆。他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大概是無人不知的。遇到有跡象表明重大事變即將發生時我們說上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就足以說明一切了。包含這句詩的這首七律就不說了,還是來看看他的《塞下曲》吧: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這樣切入詩題來凸現戰爭的殘酷,角度選得非常別緻,讀了叫人觸目驚心。由此我們自然回想到意境相同的另一首詩,這就是唐末詩人陳陶的《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這首詩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度。許渾雖然也在控訴,但感情比較內斂,這首詩的控訴卻飽含血淚,直到今天,讀起來還使人傷心慘目,潸然淚下。

  唐之韻解說詞(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唐之韻解說詞
網友評論
唐之韻解說詞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