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世俗評說 > 襄樊改名襄陽,不是折騰是什麼

襄樊改名襄陽,不是折騰是什麼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小景

襄樊改名襄陽,不是折騰是什麼 標籤:經濟學是什麼

  傅伯勇

  2010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複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這一舉措在網上掀起熱議。據此,付瑞生近日在新華網寫了一篇《襄樊改名襄陽,究竟成本幾何》的文章,對襄樊改名襄陽大加讚賞,認為“襄樊改名襄陽,的確是一次歷史性的大動作”,認為“這(更名成本)一億元的數目就是誇大其詞”,認為“現在改名只是恢復這一千年古城的本來面目而已,確切的說,這不是改名,而是正名”,認為這不是“瞎折騰”。

  我們現在不妨來看看他的觀點。

  第一個觀點,“襄樊改名襄陽,的確是一次歷史性的大動作”。是的,的確是一個“歷史性的大動作”。因為先有襄樊市領導的異想天開,然後又有所謂的專家學者的鼓噪助威,再有意淫民意的“90%同意更名”,最後有國務院的批文這一尚方寶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性的大動作”。不知道原襄樊市還有沒有其他的“歷史性的大動作”,如象深圳一樣突飛猛進,如象大連一樣井井有條,如象溫州一樣銳意活躍。

  第二個觀點,“這(更名成本)一億元的數目就是誇大其詞”。原襄樊市是一個擁有150萬左右人口的地級市,轄區人口588。88萬人,包括襄州、襄城、樊城3個城區,另有三個開發區及棗陽市、老河口市、宜城市、南漳縣、保康縣、谷城縣。城市更名后,到底會有多少成本?我們不妨粗略的算一算:政府申請更名費、資料費、專家費、往返北京的差旅費、吃喝玩樂費,估計1000萬元(或許過少);588。88萬人辦理二代身份證、戶口簿、到當地派出所辦理相關證件的車船費和生活費等以人均50元計,共計2。9444億元;12個縣市區每個縣市區以80個行政事業單位(含黨群系統)計,大大小小的團體、企業、公司以10000個計,共10160個單位,每個單位2枚印鑒(法人章和財務章),每枚章100元,更換印鑒的費用就需要花費203。2萬元;招牌、門頭更換等其他費用估計1000萬元。幾項合計3。16億元。一些反駁者說更名成本要花一億元,果真是誇大其詞呢還是保守估算?

  第三個觀點,“現在改名只是恢復這一千年古城的本來面目而已,確切的說,這不是改名,而是正名”。不錯,如果要正名可能全中國就太多了。筆者生活的鳳岡縣就要正名為“龍泉縣”,西安就要正名為“長安”,中國就要正名為“華夏”,丈夫就要正名為“夫君”,妻子就要正名為“賤內”,父親就要正名為“家父”……不知道這和石家莊要改名正定、荊州改荊沙、幾個城市爭當“夜郎”又有啥區別?如果都這樣,我們不妨將改革開放放在一邊,來搞一場轟轟烈烈的正名運動算了。

  還有人美其名曰“這是一種意識的覺醒,是尊重歷史、尊重民意和文化品牌意識的覺醒”,看來全國其他地方還沒有“覺醒”,還沒有尊重歷史、尊重民意和尊重文化品牌。如果以改名來尊重,就能夠“覺醒”,那麼中國人(當然除了今天的一些襄陽人、一些專家、一些高層的糊塗官)則太麻木了,太不“覺醒”了。

  附:

  襄樊改名襄陽,究竟成本幾何?

  新華網(2011-01-10)

  稿件來源:新華網作者:付瑞生

  襄樊改名襄陽,的確是一次歷史性的大動作。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城市更名最怕是折騰,修改各種地圖、公章、證件、招牌等都會產生成本,整個行政成本將至少達一億元。

  不知道這一億元的賬是如何算出來的。我想,如果僅僅公章證件招牌就花掉一個億的話,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這個市的行政規模過於龐大,公章太多自然花錢多;二是更名之舉鋪張浪費,吃飯宴請慶功喝酒放鞭炮燒錢玩。如果如上兩點都不成立的話,那這一億元的數目就是誇大其詞。

  改名的經濟成本是看得見的,還有看不見的“文化成本”。古人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是表示對自己家族姓氏的忠誠,再就是換個名字,就像換手機號,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成本肯定不低。因此,名字不能輕易換,就像古董不能時不時就拿出來洗洗,洗掉了包漿事小,破壞了文物事大。

  但是,翻翻歷史,清風不識字、無故亂改名的事情還真不少。例如唐肅宗對安祿山的“安”字反感,30多個城市被迫改名,安定由此改名保定。最誇張的是到了後來“破四舊”年代,一句“許多地方的名稱、商店的字號,依然散發著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腐朽氣息,毒化着人們的靈魂”,讓北京王府井大街改為“防修路”,景山東街改“代代紅路”,杭州的“豆腐弄”改“鋼鐵巷”等等。

  可見,自古不是地名可改不可改的問題,而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問題,是行政力量壓倒歷史文化,壓倒老百姓意願的問題。當年把襄陽和樊城合稱襄樊,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為了革命和行政的需要人為強制合併,並不是歷史自然演化和文化逐漸融合的結果。按照聯合國地名專家組的說法,地名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改名只是恢復這一千年古城的本來面目而已,確切的說,這不是改名,而是正名。

  再者,這和石家莊要改名正定、荊州改荊沙,乃至幾個城市爭當“夜郎”完全不一樣,這幾個才是純粹瞎折騰,依然是為了某些眼前利益讓行政力量壓倒歷史文化傳承。

  有人說,你說的歷史文化傳承太虛,畢竟現在要掏出白花花的銀子。那麼就去看看台北和上海吧,特別是台北,一條條路名都對應相同方位中國地圖上省份和城市。台北襄陽路就夾在武昌街和衡陽路中間,如果你住在襄陽路,想回家看看卻只有“悵然”。當然,報道說,襄樊沒了,年輕人失去了歸屬感。其實,襄陽沒了,所有讀三國長大的華人才感覺沒了根。如今正名付出一些成本,是當年一時衝動的懲罰,是在向粗暴的發展觀贖買我們的記憶,贖買歷史的靈魂。不可一錯再錯了。

您正在瀏覽: 襄樊改名襄陽,不是折騰是什麼
網友評論
襄樊改名襄陽,不是折騰是什麼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