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時事評論 > 談“情”說“漲”

談“情”說“漲”

手機:M版  分類:時事評論  編輯:pp958

  據媒體報道,前段時間中國各地普遍出現了農產品價格持續性上漲的現象,尤其是雜糧和蔬菜,更是“高燒”不退。

  食品接力漲價,從“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軍”,再從“糖高宗”到“油你漲”、“蘋什麼”接力不斷,新詞也層出不窮。“打醬油”一詞再次火爆。深圳的醬油、蘋果、砂糖貴過香港,許多深圳居民越境採購。隨着土豆、蘋果、方便麵、服裝多種產品接力上漲,搶購大量生活物資囤積家中的所謂“海豚族”橫空出世。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諾骨牌,除了農產品價格集體上漲外,人們發現,有關吃、穿、住、行的價格都在上漲,物價因素正在影響着每個人的生活……

  房奴,卡奴,孩奴,婚奴……“杯具”的是,現在又多了個“菜奴”。仔細對比,你會發現,總有一個稱號適合你自己的。前幾年我們還曾矯情地說,“跑不過劉翔,你得跑得過CPI”,現在我們終於明白,跑過CPI其實是個更難以企及的夢想,畢竟劉翔還有受傷的時候,但物價上漲的步伐卻幾乎從未停止。很多人對本世紀以來國內幾次物價高漲都還記憶猶新:2004年,由於糧食減產CPI達到3.9%;2007年,由於豬肉短缺引起物價上漲,全年CPI達4.8%;2008年全年CPI漲幅達5.9%。

  “漲”本來是個中性詞,如今卻成了一種私慾的象徵,這不能不讓人痛惜,我們面對這些現象卻無能為力,只能任由它漲下去。但是我們的自身素養呢,是不是也該一路上漲呢?

  談談中國的國情吧,不該漲的,漲了。

  有人說,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快餐”社會,人們奔波、忙碌,早已忘記堅守自己的本真,膨脹的慾望充斥了整個社會。一幢幢高聳入雲的大廈,一個個忙於鑽營、私慾不斷膨脹卻不願止步的身影,無一不向我們昭示這樣的一個道理:“錢漲、權漲,這才是硬道理!”於是乎,每個人都在忙碌,每個人都不肯停下來,因為你停了,別人卻再往前沖,那樣你就落後了,有時候哪怕是只剩一個軀殼,也要拚命往前沖。有人只盯着名利,根本不會去想一想自己是否需要這樣做?於是,在金錢與物慾的世界里,為了瘋狂地獲取更多的利益,良知可以漠視,道德可以淪喪,物慾橫流的浮躁社會,開始變得唯利是圖。

  看,眾說紛紜的“微博”;聽,“戲說歷史”的悲劇;還有已經不再是傳說的天價房的誕生,由浮躁思想引發的“搶鹽防核”鬧劇等。因為“漲”,我們失去了理性,只知道“物價漲”“漲工資”,只知道彼此擁擠着,一路向前,漲、漲、漲!

  再談中國的國情吧,該漲的,沒有漲。

  現實生活中,我們一直希望有一個“世外桃源”,那裡環境優美,氣氛祥和,生活愜意,人們坦誠相待,彬彬有禮,人們有着較高的素質。但是現實生活中又是怎樣的呢?我們的素質又是如何呢?這些本該隨着社會的高速發展而發展的“珍寶”又在哪裡呢?當人們看到小學生瀟洒的叼着煙,自由出入網吧時,當粗言穢語被當作家常便飯掛在嘴邊時,當我們一次次踐踏我們的歷史文化時,當外國酒店和公共場所的告示牌上專用用漢語醒目的寫着“請勿觸摸”和“請勿吐痰”時,我們的素質,我們的修養又在哪裡呢?

  我國素稱“禮儀之邦”“文明古國”,可是,有誰記得最基本的禮儀,最基本的文明呢?有些人恐怕早已將這些東西拋諸腦後了。中醫、茶道等文化,我們為何要去爭呢?這本來就屬於我們的,只是我們不懂得去保護、去珍惜、去欣賞,而是任由他被人奪去。看到別人將我們的傳統文化搶去了,心裡是否有些憤慨呢?那自己為什麼不去好好珍惜呢?我們的素質又在哪裡呢?造成這樣的“情”,這樣的“漲”的原因又在哪裡呢?

  韓寒在《我的祖國》中如是說:“我的祖國已經越來越顯現出浮躁,狂熱,悲哀,迷茫的氣息。社會在財富的迅速積累下,糜爛與墮落,國富民衰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各級政府處處想着與民爭利,社會兩極分化異常嚴重。富人們肆無忌憚的忘乎所以,窮人們走投無路般的苟延殘喘,青年人的思想在社會的約束中扼殺,中年人的幸福被居高不下的房價擊碎,老年人的健康被日益污染的環境毀滅。學術界一潭死水,文化界死水一潭,政治界腐敗墮落,娛樂界本着娛樂至死的精神,麻痹所有還有一絲想要抗爭與改變的人們,所有中國人都在爭騙搶奪,生怕自己被別人擠下去。高油價,高房價,與民爭利的地方政府綁架了整個中國的向前發展,弱小的人民只有在網上穿着馬甲,搞笑娛樂,無奈自嘲,解構雷人。這便是如今國家最大的可悲。看似表面的歡聲笑語一團和氣掩蓋着深深的悲哀。看似繁榮向上的祖國,卻處處充滿了不可預測的危機。”誠然,有點誇張的陳詞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一方面,后工業化帶來了潔凈與效率,也帶來了邪噁心理與浮躁心態。回頭看看幾十年前的童年,簡單的生活環境,純凈的心靈世界,讓我們內心平靜,待人謙和。而生存土壤以商品生產為目的的工業社會,正在改變着人們的社會心態。如今這樣的心態正伴隨着市場經濟的轉型在國人的內心中滋生出來。伴隨着對那些假大空“精神”認知漸清,商業價值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價值取向;而體制不完善,市場不規範,法制不健全,也讓一些腐敗分子、官倒和不法投機商一夜暴富,使國人產生了仇富等不平衡心理等等,社會在金錢和物慾中逐漸變得浮躁起來,人們的頭腦逐漸浮躁得“漲”了起來。一旦長時間受困於對社會現象的認知有偏差引起的不平衡狀態,反過來,又會加深對社會現狀的認知偏差,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社會的浮躁,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淺。經濟發展是浮躁產生的本源和推動力,但經濟發展只是浮躁產生的必要條件,制度的不完善才是浮躁產生的充分條件。人們在逐利本能的驅動下,不顧一切追求利益。其中一部分膽子大、敢作敢為的人,率先突破傳統觀念和規章制度的束縛,或者通過有意利用某些制度空白的機會,甚至通過鑽制度不完善的空子,獲得了意外的成功,成為眾人羨慕的“英雄”。榜樣的力量引起全社會的躁動和仿效,人們之間的情緒感染使得浮躁的社會氛圍很快形成。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的金錢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個時期,人們剛剛從傳統封閉、物資匱乏、貨幣奇缺的社會中走出來,開放社會的一切難免使得人們頭昏目眩,導致認知和判斷上的偏差乃至扭曲。基於過去“貧窮與經濟拮据”的恐懼性集體記憶,導致人們以為金錢就是一切,有錢就有了一切。

  該醒了吧,別一說“漲”字就只想到股票、工資、鈔票,至少還得留一絲清醒:“漲”我們的素質,“漲”我們的修養,這才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的朋友們啊,當你們在談“情”說“愛”的時候,能否也談談“情”,說說“漲”,反思反思,解決解決呢?

您正在瀏覽: 談“情”說“漲”
網友評論
談“情”說“漲”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