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歲月隨筆 > 九華山行

九華山行

手機:M版  分類:歲月隨筆  編輯:pp958

  在一個煙雨朦朧的清晨,我隨好友一同上九華山遊玩,輕裝簡從的我們自山下乘索道至半山腰,而後步行遊玩。沿着那厚重古樸的石棧緩緩前行,到快到山頂時,山上漸漸漫起了雨霧,絲絲點點,如在雲端一般,隨着腳步愈登愈高,漫起的雨霧便化作點點細雨,紛紛洒洒,撒落群山深處。同來的好友一壁抱怨這陰柔連綿的細雨,原是這雨霧已遮住了許多風景。於我而言,此情此景最好不過了,相比那些崚峋的怪石,蒼翠的群山風景,我更愛這片迷濛的世界。山頂的環境相對山下來說更顯得清幽,和着那迷濛的煙雨,算是別有一番景緻吧。

  繼續依着山路漫漫而行,耳邊不時傳來清脆的鳥叫聲,若是側耳細聽還有那細雨撒在落葉上的莎莎聲,聲聲入耳,連綿不絕。偶爾有一兩滴從枝椏上的新芽滑落,滴答一聲打落在石棧上,像是在譜寫這春日的序曲。陡峭的石棧上,零星的遊人,過往之後,不帶一絲喧鬧,整片群山就這樣靜靜的散發著春日的氣息。

  不知不覺間已登上山頂,由上往下看去,儘是雲霧,一層層、一片片接連着漫過山,漫過樹,漫過一處處初生的小草。風來時,雲霧翻滾,遠處那一處處矗立的怪石若隱若現,而後又靜靜隱沒在雲霧深處,任你極目而望都不得找尋。只是那一剎那間映入眼帘的風景久久的縈繞在心頭。

  隨着時間的推移,走過一處又一處景點,雖都是雲霧瀰漫,隱隱約約能看見一些,卻大致都一樣,清、幽、靜這幾個字最能體現他們的妙處。我們不時走走停停,漫步在這方寧靜的山間,忽而聽到附近有汩汩的水流聲,我們循聲走去,希望能找到一所人家或是一座寺廟,向他們討些山間清泉。慢慢的水聲越來越近了,我們走到一處石棧的分岔口,商量之後便一起順着水聲傳來的那邊石棧徐徐走下去,踩着艱險的石棧前行,近了,不遠處隱約看見一所寺廟。來到寺院門口抬頭一看,只見大門上方高高掛着的牌匾上“大悲院”三個字很是醒目。我和同來的好友懷着虔誠的心情走進這座寺廟,正堂供奉的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寺院不大,卻如這山般一樣的清幽,簡約的廟裡除了擺放應有的事物之外,就沒什麼了。佛語有云:“心誠則靈”,我和好友在心裡默默的拜了拜。不一會側門走來了一位僧人,灰衣布鞋,走近就是道了聲阿彌陀佛,我們向他提出能否給我們一些山間清泉后,這位僧人很快便應允了,我們隨他到寺廟旁邊的一口井旁,只見他拿起不算太大的水桶挽起一桶泉水讓我們喝,我們道過謝之後便喝了起來,泉水甘冽、清爽,正好消除我爬山的疲態。喝完水后,我們和這位僧人聊了幾句,或許是我不太會言語,也或許是這位僧人有些沉默寡言,我們聊的並不多。而後我們慢慢看起這寺廟來,寺院不怎麼大,看的出來這所寺廟應是新建不久,又落在這山間偏僻之處,因此顯得格外冷清,不多久后我和好友便一同離開了,臨走時,我們往這寺廟捐了20元香火錢,雖然不多,卻也算是我們的一份心意吧。走時這位僧人出門相送,我們一壁道謝。走了沒一會那個僧人喊住我們,說是你們的傘忘了拿了,我好友趕忙下去拿傘,拿到傘的我們很是真誠的謝過了他。繼續前行我心裡想到,這兒有位樸實僧人,雖然他不善言語,但他那顆熱情滿滿的心已溫暖了我。

  時間悄悄流逝,已到下午時分,我們依着那蜿蜒的山路下山而行,一路走來儘是寺廟林立,每一座寺廟門前那濃濃的香火,籠罩着這片山間,狹小的山路上人來人往,走在這段山路上已覺很是擁擠,那一個個上山的人們,或老或少,大都帶着一把把香燭,想是專程上山敬香的,那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上浮現出滿滿的笑意或是期望,懷揣着自己的願望上山禱告神明,願能得到神明的庇佑。還有那一片片已成“商業化”的寺院,已脫離了他們的本質,看到這心裡泛起了一絲悲傷,一絲對他們的憐憫,轉而化為一聲哀嘆。。

  我是一個比較信佛的人,可我喜歡較多的還是那些佛的禪理,至於把自己的願望交給神明,這對我來說應是一種奢求,而我也從不奢求。喜歡佛院里的禪理,喜歡佛院的清幽、寧靜。下山時山間的那座“大悲院”久久回蕩在腦海,我想大悲院的本意應是悲憫世人,醒悟自身的意思,就如那位僧人一般,懷着熱情,懷着一顆淳樸善良的心去對待我們生命中過往的每一個人,讓那顆質樸的心永遠散發著溫溫的暖流。

您正在瀏覽: 九華山行
網友評論
九華山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