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黃河故道桃花源

黃河故道桃花源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得得9

  黃河故道桃花源

  ——阜寧羊寨旅遊散記

  要不是鹽城朋友邀請相聚,我還真不知道我們江蘇境內竟然也有條古黃河。不能不自嘆自己才疏學淺、孤陋寡聞。

  在阜寧的羊寨,聽詩人姜樺介紹后,我才知道:江蘇境內的黃河,是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杜充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東流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今浚、滑一帶的故道,不再進入河北平原,而流入淮地的。這是黃河下游變遷史上第四次重大的改道,也形成了黃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後來在明萬曆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遊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成為今天的古黃河(也叫廢黃河)。在我們江蘇境內,從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

  阜寧縣境內的羊寨鎮背依着這條古黃河。一座叫做古黃河的大橋高架在古河之上,橋面停車,放眼四望,真有點“欲窮千里目”之境界也。329省道從這裡經過,南由阜寧,接204國道;北通漣水,接寧連高速公路。古黃河大堤,高高低低的樹木和花草,橫亘綿延,紅綠相映,流溢出一股說不出的韻味與氣魄,煞是壯觀。

  出乎意料的是古黃河大橋旁,竟然還有個“桃花源”。源內除了當家的桃樹外,其它花草樹木品種也很多,雪松、銀杏、黑松、香樟、勁竹、合歡、桂花、廣玉蘭、梅花、石榴、水杉、紫荊、紅楓、月季、黃刺梅、芍藥、菊花等等,可謂群芳鬥豔,琳琅滿目。啄木鳥、白頭翁、翠鳥、黃鸝、白鷺、雲雀等鳥類隨處可見。源內樓台亭閣一應俱全,小橋流水自成一統,沙灘河彎自然生態,曲橋花池更得水土之利,風情之美。幾處農家的碧瓦粉牆掩映在果樹幽篁之中,又為桃花源抒情的曲調中增添了許多和諧的音符。

  優美的生態環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這方的生態的優越。善於開拓的阜寧人,還在桃花源內的河灘沙丘上建造了好幾座蒙古包。在綠色擁抱中,讓我有了正像老舍寫的“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新,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感覺。

  正值盛夏,儘管酷熱難擋,但我一看到蒙古包,自然會想到那“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胸中瞬間升起一絲涼意,浮躁的心一下清爽了許多。我去過草原,我知道草原上的蒙古包是用毛氈搭成的圓型穹廬狀的氈包,但是,這裡的蒙古包卻又不同於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蒙古氈包,它全部是用木材製成的。這也許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地區材料作鋪底,而重疊的又一文化特色吧!

  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燦燦的油菜花,又白又粉的蘋果花,這裡匯成了花的海洋。就連道路兩旁,各種細小的野菜花也亮麗得動人。再加上萬絲倒掛的楊柳,形成自然生態的桃紅柳綠、百花爭春的景色。也許是這裡春天該有的色彩,全都有了,所以來這裡觀光踏青的人特別多。因此,羊寨鎮人民政府把每年的4月8日定為桃花節,是很有意義的。當年,著名書法家尉天池遊覽之後,讚嘆不已,並在這裡欣然寫下“蘇北桃花源”五個大字。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春天,桃花汛期,古黃河水東流入海,此時乘坐竹排由西向東漂流,則是桃花源內最具觀賞、趣味、浪漫的事。竹排緩緩前行,撐排手每撐一篙,景色都在變化,河水或綠或藍。載人的竹排從水上飄過,在詩畫一樣的樹林中穿行,舉目可觀黃河古道,俯首能賞水中游魚,側耳能聽林中鳥鳴,伸手即觸碧波清秀,令人目不暇接,真乃一派“小小竹排江中游”的輕鬆與浪漫!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風景。古黃河,在幾百年的人與自然奮鬥,人與自然相融的過程中,也有了一種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澱。在羊寨鎮,我看到了一隻桀驁不馴的石雕羊,品讀到了曾經有過的羊城軍營,了解到了羊寨的來歷,體味到了羊所具有的精神品質。在這裡,不再會見到“咆哮萬里觸龍門”的泛濫之災,如今的古黃河再沒有“黃患”之憂,在羊寨黃河古堤,無處不樹,無處不花,綠樹彩花相映成艷,一樹一姿,一花一態,因為古黃河水的潤澤,而充滿了一種安謐和寧靜。我只是一個匆匆過客,站在羊寨桃花源的黃河古道回首遙望,幾多歡欣,幾多感慨:人生就該像這條古黃河吧,收起所有的凄風苦雨的黯然,綻放色彩斑斕的美麗,就會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生活。

  羊寨做到了,而你,能做到嗎?

您正在瀏覽: 黃河故道桃花源
網友評論
黃河故道桃花源 暫無評論